只有敢于尝试失败,才能获得成功的希望(1 / 1)

说到失败,很多人都想离它远远的,都想自己不经历失败而直接实现成功。可是,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不经历失败,不尝试失败,一定无法获得成功。失败并不可怕,甚至还是一次实现自我成长的良机,只要善于学习、不断改进,不断积累经验,必然会迎来期盼已久的成功。

有个美国收藏家名叫诺曼·沃特,当他看到很多收藏家都在重金收购名贵物品时,发现了机会,决定收藏一些劣画。

沃特主要收购两种劣画:一种是名家发挥失常的作品;一种是无名人士创作的作品。没过多长时间,他便收集了200多幅劣画。

为了让年轻人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发现好画与名画的真正价值,1974年沃特在报纸上登出一则广告——举办“首届劣画大展”。广告一经发出,就得到了广泛传播,瞬间就成了人们空闲时间的热门话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去参观,有人甚至还专门从外地赶来,画展举办得非常成功。

对于不值钱的画作,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或者将其烧毁,或者束之高阁。可是,故事中的收藏家沃特却将这些画作收藏起来。之后,他大胆尝试,举办了劣画展览,反响极大。试想,如果沃特不敢收集劣画,不敢展览,结果会是怎样?不仅无法发现好画和名画的价值,他也不可能因此扬名立万。

这一故事告诉我们:敢于尝试失败,也是一个获得成功的好时机。

爱迪生曾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能从失败中获得收获,得到的就不只是痛苦的教训了。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德克士并不陌生。它已经和麦当劳、肯德基一起,成为中国境内西式快餐的三大巨头。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德克士创始人蓝赞的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蓝赞出生在台湾一个贫穷人家,小时候跟着妈妈当过乞丐,长大后当过液化气搬运工;为了多赚钱,经常送货到很晚,吃不上公司食堂的饭菜,只能咬牙忍着饥饿。一次,值班时蓝赞饿得浑身无力,便偷偷跑出去买东西充饥,结果恰好被老板看到了。老板不分青红皂白,上前就是一个耳光,打得他嘴角流血。

一个偶然的机会,蓝赞在中国贵州凯里发现了商机。他花费了1000多元购买一只名叫“霸王”的画眉鸟,带回台湾,转手卖了40万元。后来,他又陆续花了几万元购买画眉鸟,带回台湾,却一只都没卖出去。

看到画眉鸟生意没法做,蓝赞便开始将台湾的衣服拿到贵州卖。他东拼西凑了一些钱,在贵阳租了个店面,结果价格太高,乏人问津,只好关门大吉。家人知道了蓝赞的创业境况后,让他回台湾发展。可是,蓝赞曾在家人面前发过毒誓——创业不成功,坚决不回台湾!便没有答应。

蓝赞徘徊在贵阳街头,一个朋友告诉他:贵阳光华路有个废弃的家电商场,共三层,每平方米平均售价六千元人民币左右;与大楼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国贸商场,每平方米的售价都超过一万元人民币。同样地段,差价却很大,即使买下来什么也不做,一年半载后,楼价至少也能翻一番。

蓝赞有些心动,可是创业失败的他,哪来那么多钱?左思右想后,他不顾家人反对,变卖了祖产,凑足了买楼的钱。为了不让这样好的地段荒废,他把一层作为门面店租了出去,打算在2~4层开一家西式快餐店。考虑到贵州人喜欢吃辣,他决定让自己的西式快餐辣味十足。

半年后,装修考究的德克士出现在了光华路上。它色彩艳丽、装修时尚,很快就吸引了众多行人的目光。开业当天,蓝赞还特别邀请了当时走红的歌手黄安到场助兴,第一天的营业额居然超过10万元,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300万元,这是他根本没有想到的。接着,他趁热打铁,先后在贵阳、遵义、六盘水等地开了十几家德克士。两年后,十几家德克士给他带来了上亿元的财富,蓝赞成功了。

回首当时的创业,蓝赞总会说上一句:“失败的下一站就是成功,因为我的坚持,在多次失败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业,才有了德克士。”

回顾蓝赞的创业经历,就是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死而复生的过程。他购买了画眉鸟,虽然第一次成功了,但之后再也卖不出去。之后,他开店创业,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变卖祖产,买了门店,经过一番运作后,赢得了上亿财富。蓝赞确实是个成功者,可是在巨额财富的背后,是他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积累。正是借助多次的尝试,蓝赞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功。成功是需要尝试的,而失败就是需要尝试的内容之一。因为只有尝试过失败之后,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体会到成功的可贵。成功其实离你并不远,就看你敢不敢尝试。

横滨轮胎是日本的一家轮胎企业,它很重视轮胎在抓地力和速度方面的高性能,一直都是国际车赛指定的赛事轮胎。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人们对轮胎的高性能要求不断降低,转而把节油、低碳放在第一位,轮胎生产商都开始开发环保型产品。为了找到能够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新材料,松井仓做了大量实验,但效果都不好。

2005年的一个周末,工程师松井仓带着妻子到郊外的一个橘园里度假。剥橘子时,新鲜的橘油喷出,刺激得松井仓几乎睁不开眼睛。松井仓灵光一闪:“将这些橘油加到轮胎里去,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松井仓从地上捡了一大包橘皮,回到公司,便开始研究起来。同事都觉得这种想法太荒诞了,松井仓却没有理会。轮胎的寿命分为制造、使用和废弃三个阶段,使用阶段的碳排量最大。为了制造一种可以减少滚动阻力降低油耗的轮胎,松井仓把橘油从橘皮里提取出来,用它代替传统的化学材料,与天然橡胶合成。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他终于研究出配方,生产出了第一批轮胎。

横滨公司采纳了松井仓设计的产品,在全球最大的橘子种植国巴西建起了橘油提炼厂。2007年,橘油轮胎正式进入横滨公司的轮胎店,销售火爆。目前,橘油轮胎已经在日本、美国、菲律宾和中国等多家工厂实现了大规模生产,销量远超全球其他轮胎品牌。

橘油轮胎的出现就是松井仓敢于尝试的结果。他的这种敢于尝试的精神,值得每个人渴望成功的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