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了你好”,是最骗人的一句话(1 / 1)

“昭昭,玩电脑会上瘾,妈妈不让你玩是为了你好。”

“昭昭,学跳舞可以提升气质,妈妈送你去跳舞是为你好。”

“昭昭,你不多花点时间学习,将来就竞争不过别人,妈妈不让你出去玩是为了你好。”

……

七岁的昭昭每天的时间都被妈妈安排得满满当当,她做的每一件事都被妈妈规划好了。每一次,她对妈妈决定的事情有所质疑、有所抗议时,妈妈都会对她说:“我是为了你好。”直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昭昭的小宇宙爆发了。

当时,昭昭红着眼眶大声质问妈妈:“妈妈,你老是说为了我好,为了我好,可是我看不到我有哪点好了!”

昭昭为什么不再选择忍气吞声呢?

原来,昭昭最近在小区里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昭昭可喜欢新朋友了,因为新朋友和她年纪一样大,有很多相同的爱好,比如她们都喜欢看《小猪佩奇》,都喜欢穿公主裙,都喜欢读童话故事,等等。

每天晚上吃完饭,爸爸妈妈带昭昭出去散步时,昭昭都会找也出来散步的新朋友聊天,两个小女孩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妈妈喊昭昭回家,昭昭还不愿意回去,这令妈妈有些不满。

这一天,爸爸和妈妈散完步带昭昭回家后,还没有坐下,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对昭昭说:“昭昭,妈妈发现你最近对学习有些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学习的时候也在想着与新朋友聊天的话题呢?为了你好,妈妈觉得你要减少与新朋友玩耍的时间。”

正是因为妈妈的这句话,让昭昭再也忍受不了,才质问了妈妈什么是为她好,到底她好在哪里了。最后,昭昭还哭着说:“妈妈,你说玩电脑会上瘾,可是我都没有玩过电脑,你怎么就知道我会上瘾呢?你又说学跳舞可以提升气质,可你有没有问过我喜不喜欢跳舞?你说要多花点时间学习,我没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在学习上令我的成绩有所提高。现在,你又来干涉我交朋友!如果你做的这些都是为我好,我宁愿你不对我好。”说完,昭昭就回自己房间了。

妈妈听了昭昭的话,不禁有些伤心,她觉得做这些真的是为了昭昭好,可昭昭为什么不理解?昭昭爸爸听完昭昭的控诉后,叹了口气说:“我想,我们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尝试她自己的选择。她说得对,我们没有让她尝试,没有让她选择,又怎么知道是为她好呢?”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和昭昭的妈妈一样,不管什么事,都喜欢替孩子做决定,并且认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才是最好的,理由是自己的人生经验比孩子要丰富。如果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或是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决定,父母就会搬出那句老调重弹的话:“我是为了你好。”可是,父母口中的“我是为了你好”,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吗?

一些父母怕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会上瘾,就从不让孩子玩,但却从来没有想过后果,殊不知不接触电子产品会让孩子与这个信息时代脱节;一些父母替孩子选择兴趣爱好,会选择他们认为对孩子有益的爱好,却从没有想过孩子只有学自己感兴趣的爱好,才能将这个爱好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一些父母剥夺孩子周末的休闲时光,让孩子埋头在学海中,却从没有想过就是机器也需要有休息的时间。

不可否认,很多时候父母口中的“我是为了你好”,的确是为了孩子好,但更多时候,这句话却像一个毒瘤,在慢慢伤害孩子。

有一部名为《寻梦环游记》的动漫电影,电影里的男主角是一个名叫米格的小男孩。米格非常喜爱音乐,可是他的祖母却很反感音乐。因为祖母的丈夫因为追寻音乐梦想而抛弃了家庭,她便认为音乐会毁了一个家庭。

可是米格太喜欢音乐了,他想说服祖母接受他追寻音乐的梦想,但是祖母一点也不接受,而且她还砸坏了米格自制的吉他。米格既伤心又愤怒,他对祖母说:“这样一个家庭真令我讨厌。”说完,他就离开家了。

后来,米格进行了一系列冒险,意外进入了亡灵界。米格重返人间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得到长辈对他的祝福。祖母对米格的祝福条件是,回家之后不准再接触与音乐有关的东西。米格问祖母为什么这么反对他喜爱音乐,祖母说:“我是为了你好。”在祖母眼中,音乐是害人的东西,害得她家庭破碎,而她爱米格,就希望米格不要被音乐所控制。

祖母爱米格吗?当然很爱。但她所谓的爱和所谓的“我是为了你好”,是建立在对孩子的控制上。在这个社会中,像祖母这样“爱之深,责之切”的父母有许多,都打着“我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对孩子进行各种控制。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不知不觉忘记考虑孩子的选择与决定,而孩子也会变得失去自我,变得没有主见。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也不是父母的附庸。孩子总是会有自己的想法的,也有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他终有一天要学会自己做决定。父母需要明白,多次代替孩子做决定的行为,会让孩子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该给予孩子平等交流的权利,给予孩子自己去选择的机会,并让孩子尝试自己做决定。

父母不需要担心孩子会失败,因为只有经历失败,孩子才会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父母只需要做孩子身后最坚强的后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