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些合理的“纵容”(1 / 1)

大多数人总是有这样一个思维定式,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纵容,会让孩子变得任性、霸道、我行我素。诚然,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不尽然。很多时候,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样需要父母的合理“纵容”。

“不许拆玩具”“男子汉不许哭”“不能玩泥巴”……诸如此类“不许”和“不能”的条条框框可谓数不胜数,这些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管理孩子的惯用方式。父母们总是乐此不疲地给孩子灌输着各种过分的规定和要求,就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对孩子的约束应该把握一个“度”。有些时候,在特殊的情况下,父母应该放宽这些条条框框,给孩子一些合理的“纵容”,让孩子能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自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孩子只有在犯错中总结教训才能成长。如果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如何能明事理、辨对错呢?当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地看待,而是盲目地指责孩子,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软弱,失去本该有的天真烂漫和灵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现在的孩子总是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在压抑的学习环境中,变得焦虑、紧张。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孩子需要释放压力,于是他们总是喜欢在做作业时,出来倒杯水缓解一下紧张的大脑;他们总是喜欢在闹钟响过后,继续在**多待几分钟……

其实,孩子的每一个自我“放纵”的行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意图,对父母而言,这些“放纵”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不为所知的。因此,父母不能武断地认为孩子的行为欠妥而严厉制止,而是应该适度地放任孩子的这些“放纵”行为,让孩子将这些行为“放纵”到底,这样既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最终目的,也能让孩子对父母有所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涵涵从小就是个“破坏大王”,总是喜欢拆各种玩具,家里的客厅、卧室、书房随处可见涵涵拆掉的玩具小零件,有时甚至还会把电视遥控器也拆得七零八散。

有一次涵涵把爸爸在国外出差时买回来送给他的遥控警车玩具给“解剖”了,爸爸看到后并没有指责或生气,反而表扬涵涵:“你真厉害,这么复杂的遥控玩具你都能拆开!”

听到表扬后的涵涵露出了得意的笑。随后爸爸便趁机给涵涵讲了一下这个遥控警车的构造,以及杠杆的原理和使用工具的作用,然后爸爸指导涵涵成功地将遥控警车组装起来,并且完好无损,功能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整个过程中,涵涵都听得非常认真,爸爸看到组装成功后兴奋的涵涵,伸出大拇指说道:“儿子你真聪明,都能自己组装遥控汽车了,太棒了!”

从此以后,涵涵更是把“破坏大王”的名号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和以前不同的是,他每次拆完东西后,都会努力地将它恢复原样,一旦确认能正常使用,就会跑到爸爸面前“邀功”,得到爸爸的赞扬;即使没能恢复原样,不能正常使用,涵涵也会向爸爸求助,在爸爸的帮助下“修好”。有时也会有拆开后完全坏掉的东西,但是涵涵的爸爸从来都没有因此批评责骂过他。

在爸爸的“放纵”下,涵涵在中学时就参加了FRC全球顶级的中学生机器人比赛。

是想做像涵涵爸爸这样,给孩子一些合理“放纵”,激发孩子潜能的父母,还是想继续做一名给孩子设置条条框框,不许孩子搞破坏的父母?答案很明显。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破坏,是受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使,他们想弄明白为什么小汽车会跑,为什么小飞机会飞,为什么汤姆猫会学别人说话……这样的行为是值得父母“放纵”的,因为这是孩子发展思维和培养动手能力的动力。

孩子的偶尔“放纵”,会让孩子得到经验、学会思考,从无知变为有知,从愚昧变得聪明,从幼稚发展为成熟。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冰心曾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孩子的淘气和犯错需要父母的合理“放纵”,这才是孩子发展思维和独立创造的源泉,是孩子智慧发展的动力。父母只要善于引导,给孩子合理的“放纵”,他们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

孩子需要的是阳光、空气、水分,而不是温室,更不是成人的捆绑。所以,当孩子在拆大价钱买的新玩具、在泥坑里玩泥巴、在草丛中挖蚯蚓时,请不要怒不可遏,更不要阻止他们。此时作为父母,要做的仅仅是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孩子享受那份自由和快乐的时光,不要担心孩子会把玩具弄坏、把衣服弄脏,因为父母的一点点小“放纵”,会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冒险中学会思考,这才是他们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