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原因以后,就要准备思考解决方案了。人们在偶然想到一些措施之后往往想马上实施,但求快并不是上策。我们不能依靠偶然想到的措施,而要找出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决定选择哪一个,这个过程很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尽可能多地找出解决方案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司向职员下达了通知,要求每个人都要加强英语能力。怎样加强英语能力呢?现计划去考虑各方面的措施。
去学校进修、听广播、做习题等,现在想出了好几个主意,但并不能确信已经找出了所有可能的办法,感觉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案。所以现在先把偶然想到的办法进行梳理。
首先,关于第一个想到的“去学校进修”,这也就是借助其他人的力量。这样看来,可以大致分为“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和“靠自己努力”两种方法。
接着是“听广播”和“做习题”。听广播估计是每天早上花较短的时间来听,而做习题需要有完整的时间来实施,解决方案或可以分为“短时间能完成的事情”以及“需要完整的时间来完成的事情”。
另外,按照上面区分的“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和“靠自己努力”两种方法来看,这些对策属于后者。如果把刚刚思考的内容与偶然想到的三个解决方案用图来表示的话,可以梳理如下。
这样梳理的话,似乎有点欠缺平衡。借助他人力量的解决方案应该可以再增加一层的梳理,像靠自己努力的情况一样区分为“短时间能完成”或“需要完整时间来完成”也可以,但我们在这里区分为“借助公司外人员的力量”以及“借助公司内人员的力量”。同时,我们的目标是在每种分类中提出两个备选项,这样的话整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最后,思考一下还没想出来的空白处,有各种方法可以考虑。关于借助公司外人员的力量方面,除了去学校以外,还可以上网课;关于借助公司内人员的力量方面,可以请前辈来授课,或者组织学习会,与几个有共同计划的同事一起学习等。
靠自己努力的方法中,能够每天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事情有阅读英文报纸等,同样是靠自己努力但需要完整的时间来完成的事情有看英文电影等。
以偶然想到的三个方案为起点进行梳理后,总共找出了八个解决方案的备选项。
关键点1. 偶然想到的解决方案要多想几个
关键点2. 考虑成对的概念
关键点3. 分层梳理偶然想到的对策
关键点4. 填写空白格
1. 偶然想到的解决方案要多想几个
本来从第二点开始也可以,但一下子要考虑成对的概念也很难。即使是偶然的想法也没关系,首先从列出两三个解决方案开始着手。
2. 考虑成对的概念
以偶然的想法为起点,思考其背后蕴藏的成对的概念。
在本次的例子中,“去学校进修”是第一个想法。去学校进修也就是由他人来教授,所以可以导出“借助他人的力量”以及“靠自己努力”这样成对的概念。
接着是听广播,这是前面梳理的靠自己努力的一种方法。另外,做习题也同样是靠自己努力的方法。这里可以考虑其他成对的概念。
例如,广播可以在每天早晨短时间地倾听,而做习题就需要有完整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可以梳理出两种类型,分别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事以及需要完整的时间来完成的事。
3. 分层梳理偶然想到的对策
这样梳理出来的成对的概念,如果分层次来表示的话,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但上部的“借助他人力量”似乎还可以增加一个层次。所以我们重新斟酌了去学校进修的意义,从而发现这意味着要借助公司外人员的力量。“借助公司内人员的力量”与“借助公司外人员的力量”这两个成对的概念,可以放入第二个层次,再进一步梳理,并以每个要素找出两个对策为目标,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4. 填写空白格
这样思路的框架就完成了,下面可以思考空白格有没有相应的对策。
除了去学校进修以外,借助公司外人员力量的方法还有在网上参加由外教所教授的英语课。借助公司内人员力量的方法还有请前辈或懂英语的人员来授课,或者开展小组学习会等。
可以自己每天用短时间来完成的事,除了听广播以外,还有阅读英文报纸。同样是靠自己努力但需要完整的时间来完成的事,还有看英文电影等。
练习题
远程办公的模式逐渐固定以后,你发现存在沟通机会减少的问题,希望进行改善。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考虑呢?
解答
首先,列举出几个偶然的想法。
·决定出勤日
·增加线上会议的次数
·加长线上会议的时间
我们尝试列出了三个偶然的想法。
第一个想法是“决定出勤日”。这是基于想增加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所以第一组成对的概念可以梳理为,在现实环境中工作或者在网络环境中工作。
后面的线上会议次数增加以及时间加长,都是属于网络环境中的措施,因为与上述的概念相同,所以我们尝试考虑其他成对的概念。刚刚列举的次数与时间,都是关于量的增加,作为成对的概念,我们用量的提升以及质的提升作为一组。
整体思路梳理如下。
与刚才的例子一样,这样结构上有些不平衡。在现实环境中决定出勤日,是指决定每周的星期几到公司来,也就是决定常规日程,所以相对地探讨举办活动等也可以是一种方向。
这样整体思路的框架就确定了,接下来是填写空白格。
首先,关于现实环境的常规类措施,刚才已经有一个想法是决定出勤日。决定出勤日不一定是固定在某一天,或许可以决定出勤的天数,例如每周出勤两次。见面的可能性提高,就有可能增加沟通的机会。关于现实环境的活动类措施,可以考虑特别设置沟通日,举办一些仪式。
其次,关于网络环境中提升质量的措施,可以考虑的措施有在上线前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对必要的内容进行集中的讨论,或者提升在网络环境中的引导能力,使线上工作的时间变得更有效率等。
把目前想出的办法总结出来以后形成下图。关于活动类的见面机会,最终只能想出一个对策。虽然设定了每类项目制定两个措施的目标,但如果确实想不出来,也不必勉强。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较全面地提出对策,注意不要为了列出所有对策而花费过多的精力。
STEP UP!
最后,思考一下应该选择什么概念以及以怎样的顺序来梳理。
我们在这里介绍的方法是一边意识到成对的概念,一边扩充选择项。因此,关于以哪些成对的概念去梳理以及如何去梳理思路的层次,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实际上,如下图所示,在第一种排法和第二种排法中,从充分罗列各种状态的角度来说,应该在哪层放置量和质、在哪层放置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其实都一样。也就是相当于2×2的矩阵,没有变化。
另一方面,如果思路是从左至右的,那么两者的意义有一些不同。
A是从区分质和量的角度去考虑加强沟通的措施,B是从区分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加强沟通的措施。
哪一种区分能够更容易让人打开思路呢?相比一下子就要通过质和量来考虑加强沟通的措施,应该是区分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思路更便于思考。建议大家把能够具体想象的分类放置在前面的分层,把抽象度较高的概念放置在后面的分层。如果先思考哪种都一样的话,那么孰先孰后都没有关系。
以上介绍的思路是以偶然想到的措施为起点,用成对的概念来考虑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全面性,同时进行扩充的解决方案。按照步骤来思考就已经达成了目的,其后就是从思考的便利性角度去决定选择什么概念以及分层的顺序等。
小结
√ 重要的是不草率地确定解决方案
√ 以偶然的想法为起点进行梳理
√ 意识到成对的概念会很有帮助
√ 可贵的不是找出所有,而是扩充内容
√ 在思考把什么概念放在顶层时,要以是否便于打开思路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