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欲望,总让自己受伤(1 / 1)

这些不可避免的疼痛和无助,毫无疑问让人感到非常不愉快,当我们对此作出反应时,又引发了真正带来痛苦的愤怒、失落和悲伤。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夜晚走进一个漆黑的房间里,脚趾被椅子撞了一下。于是,在你感受到第一类标枪——脚趾传来的疼痛感觉之后,你的愤怒立刻就引发了第二类标枪的射杀:“谁把这破椅子挪到这里的?”然后,当你怀着伤痛,期望得到关爱的时候,你爱的那个人却给了你冷遇。这时你会感到胸闷(第一类标枪),感觉自己像一个孩子一样被人忽视了,感觉自己根本不被别人需要,十分不满(第二类标枪)。

事实上,大多数痛苦其实都是来自这些第二类标枪。

对你而言,第二类标枪经常会通过关联的神经网络触发更多的第二类标枪:对挪动椅子的人的愤怒消退后,你可能会感到羞愧;你爱的人没有关注你,则可能让你感到悲伤。

对你周围的人而言,第二类标枪会产生恶性循环:你被第二类标枪扎伤后的反应,可能引发其他人的反应,并让他们受到来自于你的第二类标枪的伤害,甚至再把这种反应沿着他们的社会关系传递给更多人。

不可思议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发出的第二类标枪,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第一类标枪存在就自己触发了。我们面对的环境本身可能根本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疼痛,是我们自己把痛苦加了进去。比如,有时当我下班回到家,家里一团糟,孩子们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那种环境。这个时候,沙发上的衣服、鞋子向我扔出了第一类标枪吗?柜子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向我扔出了第一类标枪吗?没有,都没有,没有任何人冒犯我,也没有任何人伤害我的孩子。这时,我有必要心烦意乱吗?当然没那么大必要,我完全可以一笑了之,静静地把东西捡起来收拾好,或者和孩子们谈一谈,让他们自己收拾一下。有的时候我的确是这样处理的,有的时候却不是。不是这样的时候,第二类标枪就带着“贪、嗔、痴”三毒飞了过来:贪,让我强烈地希望事物按照自己预想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变化;嗔,让我忧心忡忡、愤怒异常;痴,诱导我把这种事处理得对人不对事。

环境本身不是痛苦,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

最让人郁闷的是,完全积极乐观的事物有时也会向你扔出第二类标枪。比如,如果有人称赞你,那么这就是一个完全积极乐观的事,但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紧张不安,甚至有一点点羞愧,你可能会想:哎呀,我根本就没这么好,没这么优秀,搞不好以后他们会觉得自己被骗了。此时此地,毫无必要的第二类标枪带着痛苦向你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