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提醒与批评(1 / 1)

提醒对方注意、训斥下属是沟通与交流中最难,也最容易引发职权骚扰的一个部分,因为这两件事的目的通常是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行动。当我们将自己的意志加在别人身上,给对方造成压力,很容易引起对方不快,使对方产生抵抗心理。

一旦使用错误的表达方式,双方的关系很可能会产生永久性的裂痕。为了避免这种最糟糕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注意尊重对方的自主性,意识到训斥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对方的进步。

在训斥中,我们要把握好两点。一个是传达事实,比如“交给你做的资料没有按时交”。另一点是该事实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以及想法,比如“你没有按时完成,让我很困扰”。注意不要说“正常人都会觉得……”或者“周围的人都说……”,将责任甩到其他人身上。

第69条

想要让对方鼓起干劲的话,还是要多为对方着想。

当我们想要让别人打起精神来时,怎样说更能让对方鼓起干劲呢?很多人在感到焦躁的时候,会忍不住对对方说:“你还想不想继续干了?”“你真的有在认真做吗?”或者:“你就不能快一点吗?”然而,这样的表达方式相当于是在指责对方“你为什么不能认真做”“你为什么工作效率这么低”。对方即使真的理亏,也很难坦诚地接受。

如果对方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或是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此时感情就更容易战胜理性,让人忍不住想要指责或是质问对方。这样很容易发展成职权骚扰,所以一定要慎重、冷静地应对。就算自己的主张是对的,也要避免过度指责对方,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那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说才对呢?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具体的事实上,比如:“你最近工作上的表现不是很理想,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果对方给自己的工作造成了影响,可以说“你昨天的工作没有完成,我作为负责人感到非常困扰”,将客观事实告诉对方。重点是先说事实,然后再说自己的感受,这个顺序一定不能颠倒。在此基础上,一定要继续和对方一起商谈今后的改善方法。

第70条

不能强求对方按照你的想法行动。

当你感到恼火时,有没有指责过对方“你为什么不这么做”“你为什么总让我重复说同样的事”?当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很多人都会说出这样的话,这在夫妻或是亲子之间的吵架中尤为常见。

在这种情况下,越是向对方发泄愤怒,强迫对方屈服,越是会导致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无论是多小的事情,都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情感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样只会给对方带来痛苦,甚至使对方恼羞成怒。

此时,请把自己放到对方的立场上来看看。“你为什么不跟我联系”和“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你能联系我”这两种说法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是完全不同?前者会让人忍不住想要还嘴说“我这边也很忙啊”,而后者则更容易让人意识到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困扰。如此一来,对方也一定能够坦诚地回答“对不起,下次我会早一点联络你的”。

情绪的发泄只会为双方增添压力。在出现矛盾时,最好的做法还是先冷静下来,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告诉对方,这样才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第71条

“应该……才对”只会给对方和自己带来压力。

在指出对方的失误时,如果过于强硬,可能会造成职权骚扰,甚至被认定为欺凌行为。例如,如果对方在工作中踩点到,而你对他说“太晚了,应该至少提前10分钟到才对”。在这种情况下,踩点到可能确实不太妥当,但是“应该至少提前10分钟”也只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想法而已。

用自己的主观意见来责备对方,只会让对方产生反抗心理。而对方如果是一个敏感且认真的人,很容易会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甚至因此患上心理疾病。

所以,这样的说法很可能给对方造成困扰,特别是在职场中,要尽量避免这种“应该……才对”的论调。

与此同时,这种说法也会给说话者本人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当一个人固执地坚持某项原则时,一旦自己没有做到,就会产生极大的挫折感。习惯使用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很容易在挫败中产生自我厌恶的倾向。

因此,如果想要指出对方的失误,首先应该说明自己的理由,比如“给相关人员带来了困扰”或者“影响工作顺利进行”,然后再告诉对方“下次请做出改善,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这样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第72条

不要一味指责对方的失误,应该将重点放在解决方案上。

如果因为自己下属的失误,导致一个重要的客户向公司发来投诉,取消了原定的业务往来,你会怎么做?

有的人可能会立刻斥责这名下属:“这次全都是因为你的失误,你打算怎么挽回!”“都是因为你的应对方式有问题,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种盛怒之下想要斥责对方的心情,想必大家都能理解。然而按理说,最终的责任还是应该落实到上司自己的身上。一味地将责任推给下属只会将对方逼上绝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别人怀疑你承担责任的能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确认清楚,总结失误的原因。然后让当事人反思这样的失误应该如何避免,总结出正确的应对方法。不要直接告诉自己的下属“当时应该这样做才对”,这样培养出的员工只会一味等待上司发出指令。

如果想要督促对方反省,培养对方的主动性,可以让对方多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如果对方没有相应的积极性和反思能力,光是告诉对方“多反省”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下属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作为上司,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引导下属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此次失败的原因、对策,以及他本人的感受和想法。

第73条

不要光是用“好好做”“下功夫”这种意义不明确的表达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要好好做”这句话。然而,听到这句话以后,大家就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究竟希望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吗?

举个例子,如果说“服装要好好准备”,有的人会理解为需要穿西装,而有的人会觉得牛仔裤配夹克就足够了。

人和人的价值观差异甚大。因此,如果只是用“好好”这样含糊不清的词语来提醒对方,双方在理解上必然会出现偏差,让事务很难顺利进行。

同理,“做得到位一些”“再深入一些”“差不多就行”这样的词也要尽量避开。

如果问题很明确的话,一定要给对方做出具体的指示,例如“这个工作现在刚进行到一半,一定要做到……这样的程度”。

如果想要提醒对方注意着装,可以直接说“这次的商业谈判需要正装出席,不可以穿牛仔裤”;如果想要提醒对方注意言行举止,可以直接告诉他“会议中不要说悄悄话”。这样才能让对方完全理解你的要求。

“大家都懂,不必明说”,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第74条

面对一个和自己不同的个体,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不要对对方进行人格否定。

在提醒对方注意或是训斥对方时,一旦变得情绪化,就很容易将话题的重点从失误本身转移到对方的性格上去。有时只是轻微的责备,比如“就是因为太懒散,所以你才会犯这种错误”或是“出现这种失误你就不觉得羞愧吗”,而有时,这样的责备也会发展为谩骂,比如“我都不愿意和你这种做事随便的人一起工作”,或是“我真是第一次遇到像你这样工作能力低下的人”。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工作中不会如此情绪化,那请你再想一想,自己在面对家人和朋友的时候,会不会一不小心说出很过分的话呢?

这种**裸的人身攻击已经超出了“指导”的范畴,变成了“攻击”甚至是“歧视”,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痛苦。在公司接到的员工投诉中,经常会见到类似的案例。

“懒散”“羞愧”,完全是说话者的主观判断,用这样的方式来训诫对方,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对方的身上。

所以说,这样的说法一定要尽量避免。如果还是想要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对方,可以用“我”作为主语,告诉对方“我觉得叉开腿坐在椅子上不太好看,你觉得呢”。这样保持一种“对方和自己是不同的人”的意识,可以让对话的方式变得更加客观。

第75条

放低姿态,不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

当别人做错了事情,或是不清楚某项工作该怎么做的时候,有的人会摆出一副傲慢的态度讽刺对方:“什么?你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吗?”这样的表达方式非常引人反感,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印象,很容易激怒对方,几乎百分百会给听者留下不愉快的感受。

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却并不一定。甚至我们可以说,人和人所拥有的知识储备肯定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用责备的语气来反问对方,摆出一副“你不知道是你的错”的态度,很可能被看作是一种人身攻击,让别人非常郁闷。

如果说是工作上必须提前知道的事情,可以跟对方说“这个工作的做法你知道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教你”。这样的说法可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让对方对你更加信赖。

如果是新闻或者其他与工作无关的流行话题,对很多不关心这些的人来说完全是无所谓的事。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要对对方说“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这样的话语只会激怒对方,就算和对方是好友,也要少说为妙。

如果想要询问对方是否知道某个东西,可以直接问对方“你知道那个公司出了新产品吗”。如果对方说不知道,我们可以再继续告诉对方“那个新产品非常方便,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