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思维的墙(1 / 1)

很多时候,我们不成功,是因为将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中。有了这个牢笼,便将自己的人生限制其中,这种人永远不会成功;反之,拆除思维的墙,打破自己固定的牢笼,就一定能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网络上,曾出现过这样一段祈祷词:“愿上帝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我无限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且,赐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这说的就是心智模式的智慧:找到那些我们内心世界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找到那些不能突破的地方去接纳。

简而言之就是,愿上帝赐给我一个好的心智模式。想想看,在你心中,有没有一个关于世界的极限?有没有觉得一些事情是无法做到的?……其实,真正对自己的思想造成限制的,是思维里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在一次企业培训中,培训师周梅认识了安娜。她是一家外企人事部经理,英语和法语说得非常熟练,被任命到欧洲区任职。作为未来全球化团队的一员,安娜可谓是春风得意。但是,安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些担忧:她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能不能胜任海外的工作?

培训中间休息,安娜跟周梅说起了自己的事,开玩笑说:“我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流行什么病,我就得什么病。办公室如果有人发烧,我就跟着发烧,我一直都在考虑要不要接受这个能让自己获得提升的机会。”

周梅说:“冒昧地问一句,你是家中的老大吗?”

她说:“是,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周梅又问:“在你弟弟出生的时候,你是否生过一场大病?”

安娜说:“是的。”

周梅心中暗暗一震,安娜的“病根子”也许就在这里。

其实,这是一个家庭系统中常见的事情:

家庭中,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往往会受到家里100%的关怀;如果第二个孩子出现,孩子就会发现,随着妈妈肚子越来越大,大家对自己的关注会越来越少。直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家里的重心会逐渐转移到第二个孩子身上,使第一个孩子产生一种不被在乎的情绪。

聪明的父母懂得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不巧的是,安娜得了一场大病,睁开眼睛时她惊喜地发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边,一直在关注她!这让她的潜意识里就产生了一个不合理的模式:生病=被关爱,被关爱=生病。也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会潜意识地认为:如果你想被关爱,就生病吧!

在之后的回顾中,安娜意识到自己的恋爱史也是一个与疾病相关的斗争史。从高中开始,她就用自己的大病小病来考验男友,喜欢享受那种被男生抱在怀中,从医院送回宿舍的感觉。安娜的工作其实也是一场疾病史,总会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生病,但是她从不耽误工作,一直坚持,这种精神感动了团队与上司。

其实,安娜需要调整的不是身体,而是内心的心智模式。三个月后,周梅收到了安娜从法国寄来的明信片。她说,她已经顺利地适应了欧洲团队的工作,工作很愉快。她很喜欢巴黎的生活,这里的人生活都很随意,做事却很细致。她还说,自己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