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仪式感的重要,但是依旧有人认为仪式感并不重要,有没有仪式感无所谓。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有无仪式感的家庭真的不一样。
小宇是我的朋友中非常有仪式感的一位,他和妻子二人无论工作多忙,每周都要给在家乡的父母打三个电话,无论多忙,每半年就要抽出时间带着父母外出旅游一次,每年春节到父母家过年是一个必然的项目。而我另一个朋友张伟,却完全没有仪式感。春节家家都贴春联,挂灯笼,夜里吃年夜饭看烟花,热热闹闹,喜喜庆庆。他们家从来没有这样过,每年除夕那天下午的年饭吃完,晚上早早地上床休息,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而他们两家的孩子呢?小宇家的孩子今年四岁,是一个小男孩,每周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和爷爷奶奶说一句:“爷爷奶奶我想你了”,不然都不许爸爸妈妈挂断电话。幼儿园一放假,马上追赶着爸爸妈妈回去看爷爷奶奶。还总吵嚷着让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买礼物。
而张伟家呢?因为家庭没有仪式感,没有气氛,他们家的儿子小海,每天都阴郁着小脸,一副不开心的样子。一次学校组织孩子春游,孩子们都是第一次春游,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老师刚宣布完,孩子们就在教室里大喊狂欢,只有他冷冷地坐在椅子上,一点儿高兴的样子也没有。
孝顺需要启蒙,爱也需要启蒙,一个注重仪式感的家庭,注重的其实就是对仪式感的启蒙。仪式感,从来都不是心血**,更不是突然的装腔作势,而是深入骨髓的一种习惯。有了仪式感,生活才会变得那么正式,那么讲究,也那么难以忘怀。
仪式感也像家风一样,会传承的。我的父亲就是一个极富仪式感的人。一次,我和父亲到杭州去玩,碰到一个老乡,两个人只是蜻蜓点水地谈了几句,父亲却说什么都要请人家吃饭。那顿饭花了一千多元。一千多元放在今天也不是小钱,父亲平时还节俭,却说难得他乡遇故知,这个钱花得值。后来,家族发起修谱的工作,父亲是最活跃的那个,喊着出钱出力都没问题。很多同姓家人久疏联系,重新联系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更多时候,哪怕只是有一点蛛丝马迹,就要大海捞针般去寻找,每次得到消息,父亲总是主动请缨。那段时间,父亲东奔西走,在省内各地奔波,甚至还飞了两次北京和上海,整个人忙得团团转,他却一点怨言都没有。
那本家谱历时三年多才修缮完毕,当时我也就八九岁的样子。但是我却记得父亲抱着家谱的表情,脸上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和喜悦,以及一种想跟人分享这一切的冲动。
后来,我每每遇到同姓人的亲切感,对同家族的长辈的尊重,以及对同辈人的亲密无间,相信大部分都源于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父母的行为可能暂时得不到孩子的理解,但是那些行为却会慢慢植入孩子的心灵,久而久之就会树立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小时候过年,爸爸妈妈总要给我们买好吃的和新衣服。现在,好吃的和新衣服都不稀罕了,到了春节,我会给女儿在网上淘一些美食,也总给她买两套春节要穿的衣服。起初,女儿对这些并没特别的感觉,可能以为就是正常添置的美食和衣物。于是,我找了机会跟她说:“爸爸小时候,过年是一定要穿新衣的,这意味除旧迎新,旧的过去,新的到来。每年过年,爸爸特地为你买两套新衣,还给你买很多很多零食,是让你体会体会过年的感觉,过年不是平平常常的一天,是很特别特别的日子。”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每到冬至,家里都会安排吃一顿饺子,起初女儿总是犯嘀咕:“为什么偏偏吃饺子,我喜欢汉堡、薯条,我要吃比萨。”我耐心地说:“正月十五吃元宵,三月三吃地米菜鸡蛋,五月初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每个节目都有不同的食物,只有在节日当天吃了相应食物,才算是真正把这个节过好了。”虽然我解释得不是太透彻,但是女儿知道冬至吃饺子,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就不那么抗拒了。久了,女儿想吃饺子了,便会问:“冬至还有多久到,我想好好过这个节。”
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女儿也像我一样注重仪式感。有一次我过生日,因为我平时工作比较忙,把生日的事情早忘到脑后面去了,但是女儿却记得,那天早上我刚起床,女儿就趴在我的床边给了我一个吻,又让我闭上眼睛。等我睁开眼睛,我的眼前已经摆了一张卡片,上面是女儿歪歪扭扭的几个大字:“爸爸生日快乐!”女儿告诉我,这个是她亲手给我画的,等她长大了,挣钱了,一定给我买最好看的生日蛋糕,好好帮我过生日。事情还没完,晚上的时候,我去接女儿放学,女儿硬是把我拉进来蛋糕店,买了一个大蛋糕,我要付钱的时候,她偏偏要拿自己的压岁钱付,说这是她给我过生日,就要花她的钱。
当我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件趣事分享给朋友听的时候,朋友们直夸我有福气。就像一个人,有仪式感的家庭和没仪式感的家庭,从骨子到气韵都会不一样。而孩子的幸福指数也不一样,女儿常常仰着小脸和我说:“爸爸,我觉得咱们家好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