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幸福。为了让孩子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拼命打拼,努力奋斗,给了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让他们过上比我们小时候要幸福万倍的生活。可是孩子们好像对幸福不太敏感,经常听到家长吐槽,孩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感受不到幸福。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幸福敏感度呢?答案是仪式感。
一个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完成作业,每天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奖励他一颗糖果。这个孩子觉得非常高兴,逢人就说自己有一个好妈妈,好幸福。而另一个孩子,家里经营着一家食杂店,每天都可以吃到糖,就没有觉得能吃到糖有多幸福。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的,每天只能吃到一块糖的孩子,在写完作业的时候才能吃到糖,这个糖更像是奖励和仪式,能让他印象深刻,所以容易感受到幸福。而另一个孩子,吃糖就像他的日常,随时可以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能吃到糖这件事就很难让他体会到幸福。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幸福不幸福,真的和仪式感有关。有一年我在一个辅导班教孩子写作文,一天,在一篇作文里看到这样一段话:“爸爸简直就是一个魔法师,每天都能把饭菜变出花样来,做爸爸的孩子,我觉得非常幸福。”事后我了解,这个孩子从小就脾胃不和,不太喜欢吃饭,身体也不太好。为了让孩子多吃饭,身体好起来,这位爸爸给孩子做饭的时候,就不停地制造花样和惊喜,使得孩子每次吃饭,都像品尝一次视觉大餐,胃口大开。
我还见过这位爸爸,是一个和蔼的中年人,他和我说起孩子的很多成长,比如,孩子小时候身体很弱,他就每天早上和孩子跑步、跳绳;孩子不爱吃饭,就研究菜谱,争取每一餐都不重样;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些抵触,不太喜欢去,他就也背了一个小书包,陪孩子坐在教室里。在孩子成长这条路上,他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都想得异常周到,都做成一种仪式,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宠爱的幸福。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我女儿的身上。我女儿小时候不太喜欢吃饭,妻子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让女儿帮忙盛饭端菜,而且对全家宣布,女儿盛出来的饭特别好吃,所以,以后就要女儿帮大家盛饭。于是每天吃饭,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情景,妻子在厨房喊:“吃饭了,宝贝快出来盛饭。”女儿无论在做什么,都爽利地答应着,之后,飞快地从房间跑出来。盛饭俨然成了她的专属。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女儿开开心心地向人家介绍:“叔叔,你知道我们家谁给大家盛饭吗?是我!”稚嫩的声调里面透出满满的骄傲。
我们还想让女儿参与到做饭的事情中来,以调动她的味蕾,稍微大点的时候,妻子就让她尝试着炒菜。当然,女儿还是小孩子了,所谓的炒菜,也是妻子准备好了配料,把菜倒在锅里面翻炒,快熟的时候,让女儿翻炒几下出锅,然后煞有介事地尝一尝说:“咦,今天的菜味道怎么不一样呢,宝贝炒得真好吃。”然后,女儿就会很自豪,很开心地吃饭,下一次炒菜的时候,还争抢着帮忙。有一次家里做青椒土豆,妻子让女儿炒好后,尝了一口说:“咦,这道菜怎么炒出了小鱼的味道呢?真好吃。”女儿眨着小眼睛,笑眯眯地吃了一大碗饭。后来结果就是,女儿的胃口也好了,“幸福感”也出来了,总是不停地和小朋友炫耀:“你们会做饭炒菜吗?我会!你们妈妈能信的着你们做饭吗?我妈妈能,我妈妈是最好的妈妈。”我每次听了都忍俊不禁。
盛饭本来是一件“苦差事”,可是女儿却做出了满满的幸福感,有时候我就想,真该感谢妻子,感谢妻子把吃饭这件事情,变得这样有仪式感。
现在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孩子不知道感恩,体会不到幸福,甚至不知道幸福为何物。其实,就是没让孩子体会到仪式感。如果你让生活充满了仪式感,那么,孩子一定就会体会到幸福感。
一个作家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小时候他们家生活有些困难,为补贴家用,爸爸每天都到山上砸石头。砸石头非常辛苦,妈妈为了给爸爸补充营养,每天都要给爸爸做两个菜包子,可是爸爸舍不得吃,每天把包子带回来分给他和弟弟。他们又怕妈妈知道,就每天在爸爸下班的时候,到村口等爸爸。爸爸看到他们,就会把包子掏出来,等他们吃完了再回家。
这个作家说,自己当年每天都能吃到包子,就觉得好幸福,现在吃包子比以前容易多了,却很难再体会到当年那种幸福的感觉了。
其实孩子的幸福指数,一直是和家庭的仪式感有关的。我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但是爸爸妈妈非常恩爱,每天吃过晚饭之后,他们都会出去散步,每年的正月十五,会带着我和妹妹去看花灯,每学期开学的前一天,总会带着我和妹妹去买学习用品,每年春节都会带我们回爷爷家过年……这几件事几乎成了我们家固定的程序和保留节目,我和妹妹却觉得非常幸福。我曾经在作文里写过这样一段话:虽然我们家没有多少钱,但是爸爸妈妈从不吵架,我们家每天都其乐融融,笑声不断,我感觉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