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上映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给观众们留下无数经典台词,最深入人心的,却是这一句:“无论你去哪里,你总是会遇见你自己。”当那个爱慕虚荣的农家少女与整日做着作家梦的穷小子相拥于瓢泼大雨之中的时候,她得到的是真挚的爱情和久违的浪漫与天真。
农家少女霍莉·戈莱特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只身一人去了纽约。她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甚至没有一技之长,唯一拥有的就是一张漂亮的脸蛋。于是,年纪轻轻的她周旋于各种有钱的男人间,陪他们聊天吃饭,以此寻求谋生之道。
霍莉迷恋奢侈品,她会专门绕道去蒂凡尼,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橱窗里的珠宝,一边吃着廉价的早餐。手头但凡有点闲钱,她都会用来购买漂亮的衣服和珠宝,因此总是无法攒下积蓄。她心里渐渐升起了一个念头——她要嫁给一个有钱的富翁,从此过上安定的生活。
有一天,一个名为保罗·瓦杰克的穷作家成为霍莉的邻居。同霍莉类似的是,他靠着有钱女人的“馈赠”来维持生计。保罗越了解霍莉,越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他渐渐爱上了她。保罗洗心革面,自力更生起来。他向霍莉表达了心中的爱意,一心想要帮助她走出生活的泥潭。然而,霍莉却无情地拒绝了他。
一番周折后,霍莉幡然醒悟,她戴着保罗送给她的廉价戒指,与保罗相拥于大雨之中。
霍莉从小过惯了穷苦的生活,所以比常人更加爱慕虚荣。在她看来,只有金钱才能满足自己的心愿,只有金钱才能带给她自由和安全感。然而,当她为了金钱放弃了尊严,拒绝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后,她便亲手将自己锁入了牢笼之中。
正如保罗对她的斥问:“无名小姐,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儿吗?你怯懦,你没有勇气,你害怕挺起胸膛说:‘是的,生活就是这样。人们相爱,互相属于对方,因为这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唯一机会。’你自称你有一个自由的灵魂,是一个‘野东西’,却害怕别人把你关在笼子里,其实你已经身在笼子里了,而且是你亲手建起来的,不管你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它都会一直紧随着你,不管你往哪儿去,你总受困于自己。”
普通人为了谋生必须逼迫自己陷入沉重烦琐的工作之中。而财务自由的人却不受金钱的控制,他们工作的目的不在于生存。追求财务自由无可厚非,但若因为过度追逐金钱而忘了聆听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甚至亲手将自己锁入牢笼却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令人遗憾的是,财务自由的概念越是深入人心,人们越是为了金钱疯狂不已。所以社交论坛上频频出现这样的问题:“拥有多少钱才算是财务自由?”有人在底下评论说:“至少得有500万的存款。”另一些人嗤之以鼻:“500万根本不算什么,1000万都不为多。”
然而,现实生活中,拥有500万乃至1000万的成功人士又有几个能享有真正的自由?他们习惯负重前行,唯恐落于人后。他们的功利之心无休止地膨胀,不计其数的人沦落其中。尤其是那些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孩,她们被物欲蒙蔽了双眼,被金钱侵蚀了内心的单纯,渐渐变得面目狰狞起来。
不要在金钱与自由之间画上等号。哪怕亿万富翁也在为未来焦虑,觉得周身受困、寸步难行,可见金钱与自由的关系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紧密。
有一篇名为《孩子在为谁而玩》的心理寓言:
一群顽皮的孩子总是聚在一户人家屋前嬉闹玩笑,屋里的老人被他们吵得烦扰不堪。有一天,他走出门外,对那些孩子说:“你们让这儿变得热闹了起来,所以我给你们每人25美分,以表达谢意。”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揣着硬币回家了。第二天,他们又聚在老人家门前,吵闹得比以往更大声了。到了傍晚,老人出来了,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耸耸肩膀道:“我没有收入,今天只能给你们15美分。”孩子们略感不满,拿着钱回家了。
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那些孩子瞬间变了脸色,暴怒道:“为什么才5美分,你知道我们有多辛苦吗?我们再也不会为你而‘玩’了!”
当你抱着获取更多金钱的目的去“玩”,或者为了别人去“玩”,这原本轻松畅快的自由时光也变得万分痛苦起来。所以说,真正的自由一定出于内心的热爱,一定不受金钱物欲的奴役。能够拒绝金钱的**,并主宰自我人生的人,才值得人羡慕。
能够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不止有钱有闲,还有一颗不受困的灵魂。他们拥有金钱,却不会被金钱所占有。更不会为了拥有更多的钱去抛弃人生中更珍贵的东西。哪怕有一天他们失去了金钱,也不会因此而迷失方向。
对年轻姑娘们来说,金钱是抵达幸福生活的工具,却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哪怕没有钱,你依旧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依旧可以享受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