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穿透历史的罗生门(1 / 1)

传说中,在人世与地狱之间,隐藏着一个模棱两可之门:罗生门。

在“罗生门”一词源出的日本,罗生门也被用来指喻事实与假象的纠缠。1950年,日本著名电影《罗生门》上映,影片讲述一位武士被杀,随后,围绕谁是杀害武士的真凶,强盗、死者的妻子、借死者亡魂来做证的女巫,以及目击者樵夫,各方都基于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给出了不同的故事版本,从而使得这起凶杀案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在小说和电影的叙述中,罗生门作为一种存在,仍然有被发掘真相的可能,但是在几千年浩瀚迷离的历史事件中,罗生门则是一种难以复原的支离破碎,以及不同利益立场者的叙述纠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历史的阐述,本质上就是一种拉锯于罗生门的话语权争夺战,所以,拨开历史的迷云,在不可能完全揭开真相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地接近真相,是历史阐述者面临的谜之重任。

但真相真的重要吗?又或者,真相就是利益相关者所喜闻乐见的吗?以中国流传的“赵氏孤儿”案为例,从《史记·赵世家》衍生出来的忠义与复仇的故事版本,千百年来都为人所称颂并广为流传。但实际上,我们在《左传》等更为原始的史料中可以发现,“赵氏孤儿”案不过是一场历史演绎的罗生门。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内部国君与公卿、公卿与公卿之间、公卿内部之间的政治斗争中,一场争权夺利的血案,经过赵氏家族等利益相关者不断的渲染,最终被演绎成了一段千古流传的忠义传奇。历史的吊诡正在于此,后世流传的所谓真相,往往只是被需要的事实罢了。

不仅如此,以裴松之补注的《三国志》为例,围绕着吕伯奢之死等各种话题,就出现了众多相互矛盾乃至对立的史料和观点。而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斧声烛影之谜、光绪之死等众多史学疑案中,对于李建成的人品、赵光义是否下毒、慈禧是否对光绪痛下杀手,都存在许多争议。如何穿透历史的罗生门,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但历史存在的意义,又不仅仅如此。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同时,历史也为我们打开了探索生命奥义的津渡。在窥探历史真相的同时,我们也在孜孜以求,追寻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原则,观察自我、观察生命、观察古往今来和宇宙万物轮回演变的奥义。这是一场无法穷尽时空的探索之旅,它将始终伴随人类追寻自我的旅程,直至人类最终陨灭于浩瀚宇宙、化为虚无尘埃为止。

在追寻自我的旅程中,我们在2017年5月,开启了“最爱历史”的创作。从2018年10月起,根据“最爱历史”以往文章精选出版的《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第1部和第2部,一年多来更是一直位居通俗历史类的畅销书前列。于是我们趁热打铁,推出了这本《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3》以飨众多粉丝和读者。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无论历史如何诡异抑或失真,我们都希望在尽可能接近真相的讲述中,探寻到人性的光辉和发展的力量。对于历史,我们始终保持着温情与敬意,因为抚去沧桑,只有爱与敬畏,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珍惜现在和面向未来。

本书的作者最爱君,系“最爱历史”三人创作团队的集体笔名。三名作者分别是郑焕坚、吴润凯和陈恩发,其中郑焕坚和吴润凯都是《南方都市报》原高级记者,同时也是本书的主创作者,另外陈恩发也是本书的主笔之一。

思无止境,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与尘世之中,我们也将始终以敬畏和温存之心,审视罗生门内外的冷暖悲欢与爱恨情仇。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历史,就是读人心,读现在,读未来。

初心不改,是为序。

最爱君 郑焕坚

2020年4月14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