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首辅大人热火朝天地奋战在改革第一线时,他家里出事了。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了。
在当时封建传统思想的背景下,“孝”字是一切的首位,如果官员任上父母去世,是需要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的,这个制度自汉朝以来就有,被称为“丁忧”,张居正按规定也必须辞去职务,回家守制。可是他走得了吗?改革大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总指挥的他一旦回家丁忧三年,国家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而他想走吗?好不容易奋斗来的内阁首辅之位,绘制起的大明中兴图也很有可能付之东流,于公于私他都走不得呀!思前想后,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也就是“丁忧”的反义词——夺情。
顾名思义,“夺情”就是中央要剥夺你回家尽孝之情,硬要你留在朝中办公。在宣德、成化年间曾有过夺情的先例,虽然夺情的官员受到不孝的各种骂名,但至少算是个能把张居正留下来的办法。张大人怀着这样的心思,给万历上了一封奏疏,态度暧昧不明,左右为难,一方面表示自己必须要辞职回家,毕竟百善孝为先,父丧如天大,希望皇上念及旧情,容臣处理家事;可另一方面则无比忧心“我走了你怎么办”的问题,一条条一件件摆在万历面前的全都是“我走了你就要完蛋”的结局。所以,张大人一提辞职,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安排好的,立刻就有官员上奏建议要夺情,紧接着很多奏疏跟着上来,都是劝皇上留下张大人的。群情如此,不能不顾念大局,于是,万历的指示很快就下来了,话是这样说的:“朕元辅受皇考付托,辅朕幼冲,朕深切倚赖,岂可一日离朕?……准过七七,不随朝,你部里即往谕著,不必具辞。钦此。”这指示意思就是,朕还年幼,国家大政重如泰山,实在是离不开你啊,你辞职回家朕的江山社稷怎么办?至于你的丁忧,可以过了“七七”丧日,不用来上朝,以尽孝心。嗯,就这样。
是的,就这样。身负重托的张大人“不得不”留下来继续为帝国鞠躬尽瘁,但“夺情”显然是把双刃剑,地位保住了,名声却臭了,和前朝夺情的官员一样,张居正也背上了违背纲常、不敬不孝的坏名,支持他留下的有,骂他的更是大有人在。不要以为张居正官大就没人敢骂,明代的言官,一大特长就是为了“道义”冒死上疏,骂张居正算什么,骂起皇帝来都毫不含糊!一本又一本反对的奏折送上来,还好位高权重的张首辅早已见惯了这种小场面,挨骂怕什么,敢逆流而上进行改革的时候,他就做足了心理准备,对比改革得罪人的程度,一个小小的夺情不过是零头。张居正冷笑着,把骂他的奏折根据言辞的过分程度依次排开,分别给予其主人数量不等的杖责,有一个叫邹元标的,勇敢地骂张大人是禽兽,被送了豪华套餐一百六十大棍,拖着被打烂的屁股贬到南方受罪。这里要提一句,请读者朋友们记住这个倒霉的挨打者,我们的故事之后还要提到他。
虽然张居正靠夺情留在了政府工作的第一线,继续热火朝天地忙着丈量土地、推行条鞭法,看似影响不大,但这件事却真的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