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嫉妒心太强?是你不懂他的脆弱(1 / 1)

在弟弟面前,6岁的妍妍俨然一派姐姐风范。无论自己多心爱的东西,也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都会大大方方地给弟弟。两个孩子欢天喜地,家中似有阳光融融,这让爸爸妈妈内心十分宽慰。

但是爸爸妈妈一旦对弟弟示好,比如拥抱,比如夸赞,妍妍的脸就会立刻黑屏。瞬间,温柔姐姐变身刁蛮公主,“你们对他好,我不喜欢你们了”,然后不由分说将弟弟手里的东西抢走,不再理睬弟弟。

一时间,大的怒,小的哭,家中仿佛寒冬将至。

更难办的是,弟弟也不喜欢爸爸妈妈抱姐姐,而且凡事都喜欢争过姐姐,两个人一起玩游戏,只要弟弟输了,他就会动手打姐姐。

“孩子们为什么这样?”爸爸妈妈对此感到愤怒,担心他们的品性因此变坏。

在计划二胎之前,每个父母都会在内心幻想大宝与二宝和睦相处的场景,但事实上,大宝不喜欢二宝的到来分散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二宝也可能不满意爸爸妈妈对大宝的关注,两个孩子之间的嫉妒行为,经常让父母们感到头疼,常常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并由此作为批评孩子的理由。

其实,孩子的嫉妒行为只是一种情绪反应,我们无须过于惊讶孩子出现的嫉妒心,也不必用嫉妒心评判孩子善良与否。

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品性,从理论上来说,是因为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或能力怀有“本应该属于我”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怨愤的情绪或行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从孩子的角度看,家里存在着另外一个孩子,和自己一起分享父母的关注和爱,他产生嫉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尽管嫉妒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我们也不能假装或忽略孩子之间的这种情绪,而要读懂孩子“嫉妒”背后的秘密,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积极地去应对,如此才能够帮助两个孩子快乐成长。

同情并理解孩子的嫉妒情绪

当我们看到两个孩子互相嫉妒时,首先要做的不是责骂孩子,这会伤害他们的情感。儿童的嫉妒是真实和自然的,这是孩子对自己愿望的本能心理反应,比如“我不再是爸妈最爱的孩子”“爸爸更喜欢弟弟,对他比对我好”的担心和恐惧,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向孩子表示同情与理解,先让孩子冷静下来,通过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道出事情原委,耐心去倾听,努力去理解。

“我真的可以理解,这件事让你感觉很难过。”

“我知道你害怕失去爱,可是我会一直在这陪着你、爱你,我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你,所以你可以放心。”

……

当你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谈心聊天,并表达同情和理解时,会很大程度上帮助他将心中的种种不良情绪释放出来,显然这会比压抑这种情绪好多了。

尽可能减少对另一个孩子的牺牲

当二宝到来时,大宝可能会失去许多权利,例如父母陪伴自己的时间会减少,大宝可能要少买一些玩具等。“因为你剥夺了我的东西,我才会嫉妒你。”当大宝将二宝视为“掠夺者”的时候,他就会仇视对方。所以,父母们要尽可能减少对另一个孩子的牺牲,如果特殊情况需要做出牺牲时,也不要用要求的语气,而是先征求孩子的同意,事后还要向孩子表示感激,给他多些关爱进行补偿。

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面对两个孩子的时候,父母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随意指责孩子的不是,平时要注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当孩子确信得到了父母的厚爱和尊重的话,将缓解他担心失去爱的痛苦,减轻自己不如人的嫉妒情绪,而是倾向于接受自己应有的自我价值。这样孩子就能正视兄弟姐妹,从而平心静气地彼此相处。

鼓励孩子开阔胸襟,扩大视野

任何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不是表现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在那方面。哪个孩子都不可能拥有父母全部的关注,占据生活中所有的优势,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放宽心胸,坦然地面对现实,这样孩子的嫉妒心理就会渐渐减小,直至消失。

比如,引导孩子广交朋友,主动帮孩子承办一次party,邀请好朋友一起参加,让孩子更多、更充分地与集体在一起,接受友谊与集体意识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了解在一个群体中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能力,增强孩子的心理适应力,培养乐观、开朗、大度的品质,可抑制嫉妒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