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诺曼底人入侵英国
【诺曼底人入侵以前的英国】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征服不列颠,以及他们改信基督教的情形,我们已经述及了。到9世纪时又有北蛮屡次侵入,为撒克逊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所败,后来北蛮又于1017年入统英国,但是其王位不久后仍由撒克逊人爱德华(Edward)所继承。当爱德华去世时,法国国王治下一个最有势力的诸侯渡过英吉利海峡征服了英国,自立为王,这在英国史上为一件极重要的事迹,入侵的领袖就是法国诺曼底(Normandy)公爵威廉一世。
【中古时代的法国】法国在中古时代原是西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国内分成许多公国和伯国,各有城堡和军队,心目中绝无所谓的国王。10世纪时有一部分大封土如诺曼底、法兰西、勃艮第等,往往能人辈出,几乎如同独立的国家。其中以911年时北蛮民族所建立的诺曼底公国最为强大和重要。北蛮由北欧南下定居于法国西北部以后,就改信基督教且受法国文明的同化,成为法国最开明的区域。入侵英国的威廉一世就是此地的公爵。
【黑斯廷斯战争】诺曼底公爵威廉究竟为什么入侵英国,已不可考。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在1066年时他率领军队渡过英吉利海峡,和英国的军队大战于黑斯廷斯(Hastings)。诺曼底的骑兵和弓箭手大败英国人,于是英国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和主教承认威廉为王。这一年的圣诞节,伦敦城(London)开门投降,由贵族公举他做正式的国王,称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的政策】威廉一世即英国王位后,宣称凡在黑斯廷斯战争前不愿和他联合的贵族所拥有的领地一概没收;不过倘使他们能够承认他为国王且愿做附庸,那么他们仍可以保有从前的领地。至于在战场上曾经和他为敌的人,所拥有的领地绝对没收,再分给诺曼底和英国的盟友。威廉一世又宣称不欲改变英国向来的习惯,凡事都照爱德华旧例办理。他也继续维持从前撒克逊诸王所设立的贤人会议(witenagemot),以贵族和主教充当议员。他分配封土时故意把封地分散开来,不使其集于一处,以免产生尾大不掉的流弊。最后他为获得小地主的拥护起见,下令国内所有的大小地主都应直接向他宣誓尽忠,免得国内大权由少数大诸侯把持。
【诺曼底人入侵的结果】威廉一世入侵英国不只是王朝的变更,还为英国加进了一种新元素。诺曼底人移民英国的数目虽然不得而知,但是一定不少。他们的加入在英国的习惯上和政治上确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过了一百年,不但英国的贵族和主教多属诺曼底人,就是建筑家、商人和纺织工人亦多是从诺曼底渡海迁来的,他们逐渐和英国人同化,因此英国的民族较从前更有精神且更加活泼了。
第二节 金雀花王朝的英国
【亨利二世(1154年—1189年在位)】自从威廉一世去世以后,英国国内的秩序混乱了六十年。所以当1154年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s)的第一个君主亨利二世(Henry Ⅱ)即位时,国内的境况很坏。他一面要尽力恢复国内的秩序,一面又因为祖产和婚姻的关系,在法国拥有很大的领土,不得不分心去维持它。他为消弭国内的纷争起见,乃创设法院,命法官定期巡行各地审理案件。并制定了大陪审官的制度,以便对刑事犯和扰乱和平的人提起公诉。不过现代英美法制中十二个陪审官制度却是百年后才兴起的。当时法官的判决书往往以英国的习惯为根据,而不以罗马法律为根据,现代英国普通法的基础就此建立起来了。
【金雀花王朝的法国领土】亨利二世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去治理法国的领土,实际上英国国王在法国所拥有的领土比法国国王所拥有的面积还要大。亨利二世的父亲喜欢戴金雀花,所以他建立的王朝就叫作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即英国的王位后,为人精明强悍,很能努力于国外领土的整顿,这在法国君主看来当然难以容忍。所以腓力·奥古斯都(Philip Augustus)即法国王位后,就一意以制服国内诸侯为事,对于金雀花王族的领土尤加注意。
【法国领土的丧失】亨利二世去世以后,其子理查德一世继位(1189年—1199年在位),为人勇而无谋,长于用兵而短于治国;曾经统率过一次十字军,回欧后就和法国开战,战事未了而死。理查德一世死后,他的弟弟约翰继位(1199年—1216年在位)。约翰为英国史上著名的昏君。法国国王腓力·奥古斯都就乘机行使封主的职权,把英国所拥有的法国领土除西南一隅外全部收回。
【《大宪章》(1215年)】约翰在位时最重要的事迹就是颁布了《大宪章》。原来约翰很想招募新军前往法国去恢复领土,但是国内的诸侯极恨他的暴虐,所以借口不负国外战争的责任,反对出兵。最后一部分贵族于1215年在伦敦附近强迫约翰颁布了一种宪章,以便一面限制国王非法的行动,一面规定人民应享的权利。约翰所颁布的《大宪章》为世界政治史上最有名的一种史料。其中规定国王应该尊重诸侯的权利,诸侯亦应该尊重附庸的权利,国王不得再有压迫城市的举动;对于商人和农民,亦不得因微小的罪名就夺取他们的商品和农具;国王不得大会议的同意不许征税;大会议议员应由高级教士和贵族充任。《大宪章》中尤其重要的一条,就是国王对于自由民除非立即交给法院加以审讯,否则不得任意逮捕、监禁或剥夺其财产。这是现代民权最重要的一种保障,亦是现代所谓立宪政体最主要的精义,所以《大宪章》到如今还是英国宪法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威尔士和苏格兰并入英国】13世纪以前,英国国王在国内所拥有的领土只是大不列颠岛的一部分。西部的威尔士和北部的苏格兰当时还各自独立,不附属于英国。直到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位时代(1272年—1307年),才于1282年把威尔士收入版图。至于苏格兰,则自爱德华一世以后和英国争持了三百年,直到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入为英国国王以后,两国才言归于好;再过一百年,两国乃正式合并。不过苏格兰人的姓氏和习惯到如今还自成一家,和英国人不很相同。
【国会的起源】自13世纪末年以后的一百多年间(1272年—1377年),为英国国会制度逐渐兴起的一个时代,这是现代立宪国家最重要的一种代议机关,亦是现代世界各国立法机关的模范。原来英国在撒克逊时代就已有一种贤人会议,由国王时时召集国内的贵族、主教和住持聚集一处商议国家大事。诺曼底人入侵以后,贤人会议乃蜕演为大会议。爱德华一世的父亲在位时,英国才有第一次国会的召开,而且第一次有平民的代表参加。平民议员通常代表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意见,所以国会的地位更加重要。当时国会议员除贵族和教士外,每郡选出绅士两人,每城选出公民两人参与讨论。
【模范国会】爱德华一世即位之后,他就继续实行这种办法,因为当时的市民逐渐富有,国王为筹集政费起见,不得不请教他们。而且英国国王对于国家大事的决定,亦很想征得国内各阶级的同意。所以自从1295年“模范国会”(Model Parliament)召开以后,英国平民的代表就始终和教士及贵族两个阶级共同列席于国会。
【国会权力的发展】英国国会最初就主张在允许纳税以前,国王必须先把民众的痛苦解除了才可。从前国会的会场没有固定的地点,由国王随地召集起来。自从爱德华一世以后,国会就确定在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城中召开,现在此城已成为伦敦城的一部分。爱德华二世在位时,国会于1322年宣布,凡关于国王、王储、国家和人民等的重要事件,必须由国王得“教士、贵族和国内平民的同意”后加以考虑,才得决定。五年后国会竟决议,把无能的爱德华二世废掉,而立爱德华三世为国王。新王即位之后,因为常和法国发生战争,军费浩大,所以不得不年年召开国会商量筹款的办法;而且为便于得款起见,国王对于国会的请求往往应允。他亦宣称不得教士、贵族和平民的同意,绝不颁布新法。从此英国国会的权力逐渐扩大,最终凌驾于国王之上。
【上下两院的制度】同时英国国会亦逐渐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为贵族院,以主教和贵族充任议员;下院为平民院,由各乡绅士和各城市民代表组成。此后英国的国会已由中古式的机关变为现代式的机关了。
第三节 英法两国间的百年战争
【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要求法国王位】在金雀花王朝时代,英法两国因争夺领土曾有长期的冲突,结果英国在法国的领土丧失了一大部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述过。此后两国相安无事了许多年。但是到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在位时(1327年—1377年),法国的旧王朝忽告绝嗣,于是爱德华三世就以法国国王外甥的身份要求兼领法国的王位,因此又引起了两国间长期的战争,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百年战争”。
【克雷西之战】法国人不允英国国王的要求,自己另立国王,于是1346年爱德华三世就统率军队渡海在诺曼底登岸,沿途**,溯塞纳河(Seine)向巴黎而进。最后两军大战于克雷西(Gressy),法国的骑兵竟大败英国的弓手。十年后英国军队又侵入法国,大败法国的骑兵。法国国王约翰二世被掳到伦敦。
【英国国王始终不能征服法国】但是爱德华三世始终不能征服法国。法国国王查理五世在爱德华三世去世(1377年)以前,已经把英国人所占领的地方恢复了一大部分。爱德华三世死后三十年,两国的战事几乎完全中断。但是法国所受的损失比英国大,因为所有战事都是在法国境内进行的,而且所有士兵在战事停止时往往成群结队专以劫掠为事。
【瘟疫(1348年—1349年)】战争的危害本已很大,到1348年又有一种瘟疫出现于欧洲一带。瘟疫所到之处,死亡枕藉。是年4月瘟疫传到佛罗伦萨,8月间又传到法国和德国,再到英国。次年瘟疫已遍及各地。这种可怕的瘟疫和天花、霍乱等一样,据传是从亚洲传到欧洲的。凡染疫的人往往两三天内就死。相传英国的人民因染疫而死的竟达人口的一半。欧洲各地的死亡人数亦和英国差不多。这就是西方史上所谓的“黑死病”。
【英国农民的叛乱(1381年)和农奴的消失】当时英国的农民阶级亦颇露不满的意思。原来此前英国的农民都是农奴,而且国内亦有新工可雇。自从黑死病爆发后,农民人数大减,工价因之日高,而农民工作的需要亦因之加大,因此国内的农奴渐觉从前地主所要求的徭役和税捐实在太不公允。于是1381年,各地农民都起来反抗过重的苛税,把教士和贵族的别墅和庄屋烧毁了不少。这次农民的叛乱虽然没有什么成绩,但是农奴制度却从此日渐消失了。此后农奴都逐渐用金钱去代替从前的徭役。再过六七十年,英国的农民逐渐解放,完全变成自由民了。
【威克利夫(1325年—1384年)】农民叛乱的主使人当时以威克利夫(Wycliffe)为首。他本是牛津大学的教师,曾经努力于教会的改革,组织一种“简朴牧师”的团体,专向民众去宣传教义。他为宣传便利起见,把拉丁文的《圣经》译为英文。后来他因为受到罗马教皇和教士的反对,竟进一步宣称教皇并不是教会中合法的领袖。他其实是宗教改革的一个先驱,为一百五十年后路德改革宗教的启发者。
【百年战争的重起(1415年)】自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死后,英法两国间的战事差不多停止了四十年。到1415年时战端再起,英国国王亨利五世统率弓手又大败法国的骑兵于阿金库尔(Agincourt)。十五年后英国人竟征服了罗亚尔河以北的领土。至于河以南的领土,虽然大部分仍在懦弱无能的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手中,但是英国人的势力很有向南拓展的趋势。
【贞德(1412年—1431年)】当英军正在围攻奥尔良(Orleans)时,法国忽有一个笃信宗教的农家女子名叫贞德,宣称曾经听到一个声音叫她负起救国的责任。她于是穿上军装,骑一匹马,得法国国王的允许,带领一万士兵去解奥尔良的围。她果然大败英国人,并于1429年拥护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到兰斯(Rheims)去行加冕礼。她本想就此回家,因法国国王不许,于是再战英军,屡得胜利。但是法国士兵终以受女人的统率为耻,因此故意让她落入英国人的手中。英国人乃加以信奉巫术的罪名,于1431年把她烧死于鲁昂(Rouen)。
【英国丧失在欧陆上的领土】贞德虽死,但是激起了法国人同仇敌忾的精神。加以英国国会明知这次战争难以获胜,所以对于军费的供给不很热心,因此英国的实力大为削弱,不断失败。英国军队终于1450年退出诺曼底;三年之后,法国南部一带亦重返法国国王的手中,百年战争就此告终。而自从诺曼底人侵入英国以来,英国能否兼领法国土地的问题,亦就此得到解答了。
第四节 百年战争后的英国和法国
【英国的玫瑰战争和都铎王朝】百年战争终了之后,英国国内又有两大王族因争夺王位而引发了三十年的内乱(1455年—1485年),这就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兰开斯特(Lancaster)和约克(York)两大族间争夺英国王位的战争。因为这两族的人一用红玫瑰、一用白玫瑰做徽章,所以亦叫作“玫瑰战争”(the Wars of the Roses)。当时两方都各得一班有财力的大族加入战争,所以两方都是阴谋百出,暗杀横行,我们在此不细述了。两方的苦争直到1485年爱德华三世母族方面的亨利七世即王位之后,才告终了。亨利七世为都铎(Tudors)族人,所以他创立的英国王朝就叫作都铎王朝。自从玫瑰战争以后,英国国内的贵族或阵亡或被杀,减少了一大半,因此国王的权力大大增加,而亨利七世以后的百余年间,都铎诸王的势力往往凌驾于国会之上,从前爱德华所建的自由政府就此暂时消亡了。
【法国的三级会议】当英国的国会正在发展的时候,法国人亦组织了一个国会叫作“三级会议”(Estates General),由市民、教士和贵族三级的代表组成。在百年战争时,三级会议亦常常召开,但是法国的三级会议始终和英国的国会不同,不能强迫法国国王承认在征税以前应得到三级会议的同意。
【法国始设常备军(1439年)】法国国王在百年战争将结束时,因有常备军的设置,所以势力大增。法国封建时代的军制早已消失,就在百年战争以前,国内的贵族亦早已用金钱代替出兵的义务,军队的供给已经不是封建时代的条件了。不过兵士因为军饷无定,往往对国人和仇敌都加以同样的劫掠。1439年时,三级会议议决,国王为维持军队防守边疆起见,得以征收一种国税,叫作人头税。这是各级会议一个很大的失策,因为此后法国君主不但统有军队,而且拥有永远征税的权力,税率可以任意提高。他和英国国王不同,不必每年召集国会议员决定征税的数目。
【路易十一扩张王权】法国君主想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当然不得不先削减贵族的权力。法国贵族虽然早已不许铸造钱币、自置军队或者直接征税,但是当百年战争告终时,有一部分贵族的势力还是很大的。路易十一在位时(1461年—1483年),才用精明阴险的手段把国内贵族的势力设法削减。从此法国的主权大为扩张,直到三百年后大革命时方才瓦解。
【英法两国各建强有力的政府】总而言之,英法两国自从百年战争终了之后,反而都变成了更强盛的国家。两国的君主都能把国内的贵族势力设法破坏,把封建制度的危险设法消除,因此国王的权力常有增加。加之工商各业逐渐发达,人民财富日增,政府的岁入亦足以应付政费和军费,国内的秩序既然有相当的军队去维持,国王的权力就不再和从前一样,要靠诸侯的拥护了。总之,英国和法国至此都变成了现代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