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点是与生俱来的,是伴随一生的。因此不必太过烦恼,只要时刻注意,警惕自己随时改正就好。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的那样: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但这并不表示要无视缺点,而是要正视它,并逐步改正。
人人都有缺点,同时,人人都有改正的意愿和正视缺点的态度。很多人因为过多地沉湎于自身的缺点而不能自拔,认为自己是个不完美或者是个没有健全性格的人,其实,只要多多了解自身的优点,就不会产生这种想法:
1.相信自己,你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强
有自卑心理的人,遇事先想到“我不行”,不!你实际上比你想象的更聪明、更强壮、更有才能、更富有创造性。在你身上,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潜能和优点未被发现。只不过你没有给予一定的精力加以关注和开发而已。
自我想象对人的行为往往有很大的影响,它给你划定了活动的界限。自认为平庸,绝不敢有更高的冀求。结果本来能够达到的目标,由于自我想象软弱,自我约束,自卑自责,事情还没开始,攀登还未起步,就把成功的机会白白地丢失了。
2.不要作茧自缚,约束自己的思想
众多成功者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成功者在成功之前,大都有必定成功的信念。这种信念给他们一股强大的动力,使他们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才登上成功的顶峰。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处境和努力持怀疑、犹豫、彷徨、观看态度,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竭尽全力去排除万难,最后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3.过去的失误、荣耀都已经无法改变,不可过度沉迷
生活的道路难免有些挫折,若把它们收起来都背在身上,那份沉重非把你压垮不可。在生活中,你可能会不断跟自己说:我缺乏主动精神,我优柔寡断,我不善于表达,我头脑不灵,我不能独立工作,我的成绩不好,我赶不上别人……它们可能都是事实,但充其量只代表未成熟的你的所作所为。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最重要的是正视现在和展望将来。与其说“我缺乏主动精神”,倒不如说“我过去缺乏主动精神,但我正在努力改变”。
4.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说法和言论,否则容易迷失自我
中国人大多有说长道短的习惯,你随时可能遇到讥笑和嘲讽,不要让它左右你,该干的就干,而且力争干到最好。别人说你不行不等于你就不行。能力可以培养,习惯可以改变,素质可以提高,成就可以创造。内心充满自信就可以很容易避开这些无谓的言论,专注自己的生活。
5.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常常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并不代表无药可救,除非你对此习以为常。一定要明白:懊悔无力改变过去,却浪费现在,影响将来;如此循环反复,何时才能出头?懊悔这些事情当初你都没有做,事后再追悔莫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反过来想一想:它们已经成为历史,你只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以后再犯这样愚蠢的错误,然后重新收拾心情,从头做起,这就足够了。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哀叹追悔上,这如同小狗追自己的尾巴一样无用,所以一定要下大力气克服他,移开自己前进的绊脚石。
6.正视失败,学习经验
很多人畏惧失败,其实这是缺乏勇气的表现,而勇气又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一个人如果缺乏行动的勇气,世上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不动手写,就不会有文章、小说、歌曲、戏剧;怕讽刺挖苦,不会有歌唱家、音乐家、政治家、画家;怕新颖的理论,就不会有发明创造,医学绝症就永远攻克不了;怕人家拒绝,就不会盛开美丽的友谊花朵。
不动手当然不会失败,但是却会被无情地划归到平庸者的行列,这就是畏惧失败所要付出的代价。为了战胜这种畏输的心理,我们最好能尽量做到:
不要冀望事事拔尖,项项如意;设立自己的成功标准,不要为别人所左右,父亲和妻子希望你当上公司的总裁,你不必因此背上枷锁,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创造意想不到的成功。
你肯定在某些努力上失败过,千万别把它当作负担,而是要把它看作是成功之前的投资,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往往比成功中学到的更多。所以不要畏惧失败,而是认真领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内在含义。
成功只属于决心把事情进行到底的人。要成功,就别想舒舒服服,无耐性,吃苦稍长一点就抱怨,那永远不会成功。
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对恶劣,由于马太效应,因此缺点也可能会相对较多。但只要我们敢于付出超人的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