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机会总会青睐有所准备的人(1 / 1)

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机遇,而机遇也只青睐提前做好准备的人,但“准备”二字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需要我们不断去积累,厚积而薄发。

一家销售木梳的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销售员,甲、乙、丙三人前来应聘。可是,三个人的业务水平相当,人事经理感到很为难。为了招到最合适的人才,人事经理给他们安排了一项任务:到附近山上的寺庙去推销木梳,一个月内推销木梳最多的人,就会被录取。

接到这项任务后,甲想了想:和尚都是光头,平时用不着梳子,这个任务根本就完不成。于是,他选择了放弃。

乙跟甲的认识一样,也知道这项任务很难完成,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带着木梳来到寺庙。通过观察他发现,寺庙的香客很多,就打算将梳子推销给香客。结果,大部分香客都对这种普通的梳子不感兴趣,一个月仅卖出三四十把。

丙也觉得这个任务比较难,但他不着急。刚开始几天,他像个普通香客一样出入寺庙,根本就没提梳子的事。几天后他发现,来寺庙烧香拜佛的人一般都有心事,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找到寺庙住持,说:“来这里拜佛的香客,很多人的头发都被山风吹得乱七八糟,这是对菩萨的不敬。如果能为他们准备一把开过光的梳子,不仅会让菩萨高兴,还能减少他们的烦恼,这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住持觉得很有道理,就试着从他那儿买了一百把。没想到,经过开光的木梳立刻就成了抢手货。寺庙看到有利可图,便跟他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每个月都会售出2000把木梳。

最终,丙被公司录用了。

故事中,丙之所以能够将梳子销售出去,就在于他没有像甲、乙一样,盲目行动,而是事先做调查,做好了前期工作,再主动出击,任务自然也就顺利完成了。

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豆子没有卖出去,就将豆子拿回家,加些水,几天后豆子长成豆芽,就改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还可以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还可以让它长大些,移到花盆里,当作盆景来销售;如果盆景卖不出去,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继续生长,几个月后就会结出许多新豆。一粒豆子变为许多豆子,是更大的收获。

我们就像一粒豆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机遇,千万不要因一时受挫或遭人冷落而放弃自己、看低自己。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区别就在于,面对同样的机会,需要用什么方式去抓住它。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抓住更多的机会,否则只能是痴人说梦。

1829年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里,李维·施特劳斯出生了。1853年,他与一批年轻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旧金山,投身于淘金热潮。当时,人们都将目光盯在金子上,李维却决定开办一个小商店,主要销售牙膏、火柴、肥皂、毛巾、饼干、香烟等小商品。

当初跟李维同来的伙伴知道这件事时,纷纷表示反对:“这样做,连回家的路费都赚不到。”可是,事实证明李维的判断是正确的。随着淘金队伍的不断壮大,李维的生意越做越好,业务不断扩大。一天,李维无意中听到一位淘金者说:“用做帐篷的帆布来做裤子,又结实又耐磨。”李维从中受到启发,制作出几条帆布裤子,果然大受欢迎。

试销成功后,李维开始批量生产帆布裤。随着销路的扩大,李维不断提高质量,改进样式,成了今天的牛仔裤。牛仔裤上市后,很快由采矿业流行到各行各业,后来又受到了美国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牛仔文化”风靡美国,之后流行于全世界,其营业额远超20亿美元。

李维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善于观察,能够在他人不在意的地方发现商机;敢于决断,开始的时候虽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但他还是果断下定决心。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前做好了准备。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第一条牛仔裤的产生阶段。试想:如果李维没有做第一条牛仔裤,没有赢得群众基础,没有打造好口碑,就不会造就后来牛仔裤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

机会无所不在,但对于失败的恐惧,会让我们与机会擦肩而过,因此每个人都要抓住能够获得成功的一切机会。

不是没有机会,有些人之所以更幸运,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机会来临时牢牢掌握住命运,与普通人相比,他们进行了更为漫长和充分的准备。他们就像一颗种子,在黑暗的泥土里积蓄了巨大力量,只要春姑娘召唤,便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机会只属于不停努力的人,他们一直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拼搏。他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迅速抓住随风而过的机会并充分利用它。

机会只属于善于行动的人,不要寄希望于“守株待兔”;不要觉得自己只要等,就能等到机会光临。时间是公平的,机遇是相等的,不同的是你有没有把握住机遇。机会只偏爱提前做好准备的人,即使运气再差,只要提前做好了准备,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上天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