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命是创造力爆发的一个过程。”是的,创造力是一种瞬间出现的能量,如果我们不注意观察,不用心去体会的话,很可能感觉不到,只能遗憾地任由它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走。同时,创造力也是一种超能力的积蓄,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去挖掘,不努力去点爆它的话,它很可能就像是死火山一样,永难爆发出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是的,大千世界,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创造力爆发的条件,人人也都具有创造力,尤其是聪明伶俐的孩子。
孩子天生就具有创造性,具有想象力,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及时发现和保护孩子脑海里瞬间出现的奇思妙想和行为上瞬间表现出的不同寻常的举止,并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持和鼓励的话,便能够使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得以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一种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技术。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因此成为祖国和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发掘孩子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呢?
孩子的创造力,很多时候都表现在生活中的“捣蛋”行为中。
同事陈天照说,他女儿晨晨一两岁刚会走路那会儿,非常捣蛋,家里的墙壁、桌子、沙发上到处都有她的涂鸦之作,就连他车里的座椅上,也都有她的“墨宝”。妻子说,女儿简直就是个捣蛋鬼,到处被她写写画画弄得脏兮兮的,擦又擦不掉,洗又洗不掉,便把女儿批评了一顿。但是陈天照的态度却相反,他默默地给女儿买了各种各样的画具,不仅让女儿在画板上、本子上画画写字,同时对女儿继续在墙壁、家具上涂鸦的行为表示支持,常常赞美女儿在墙上或者桌子上画得很漂亮。在陈天照的支持和鼓励下,女儿越发地喜欢画画了,而且画得更勤了。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美术老师发现她画得很有特色,于是建议他拿女儿的绘画作品去参加比赛,结果一幅女儿平日里的涂鸦之作竟然获得了国家级美术大赛幼儿组的金奖。之后,他把女儿送去专业的美术机构学习,更加深入地挖掘女儿在绘画方面的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力,很多时候也表现在生活中的“破坏性”行为之中。邻居张浩浩的儿子张楠楠,家里人都叫他“破坏大王”。他一两岁开始就把家里能拆的玩具全都拆了个遍,被家里人骂了之后就默默地把玩具给装了回去。尽管家里人都觉得要好好教训一下楠楠,让他今后不要再破坏玩具了,但是张浩浩觉得儿子这种“破坏性”的行为其实就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所以,他顶着全家人的压力支持儿子楠楠继续拆拆装装。楠楠在爸爸的全力支持下,胆子越来越大了,技术也进步得越来越快了。三四岁的时候,小家伙开始对家里的小型电器电吹风、电风扇等下手。有些时候能完完全全地装回去,但是也有失手装不回去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家里人都会质疑张浩浩,说他不该纵容楠楠搞破坏,但张浩浩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儿子,绝不动摇自己当初的决定。儿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不再满足于对现有电器的拆装了。他开始利用家里现有的工具,搞点小发明小创造。前段时间学校举办艺术节活动,他将自己研发的一个小机器人拿去参加艺术展,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科技组的老师因此还推荐他去参加省级少儿科技大赛呢。
有些孩子很好动,在学习的时候似乎不太专心,这里动动那里搞搞,这里看看那里瞅瞅,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这是在偷懒,但是有的家长却认为这是孩子创造力爆发前的不宁静。朋友陈天华就是这么认为的。他女儿希希5岁开始学琴,6岁考过了钢琴二级,较其他孩子来说,进度算是快的了。这完全得益于他女儿每天不管学习有多忙,都会抽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练琴。一天,刚做完作业的女儿就被妻子催着练琴,女儿刚开始弹得还算认真,可是十多分钟后,陈天华明显感觉到女儿有点不专心了,一会儿翻翻这本书,一会儿翻翻那本书,有时还仰着头望天花板,小动作持续了有好一会儿。当妻子正准备要去训斥女儿时,女儿就闭上眼认真地弹了一首曲子。陈天华正巧用手机把女儿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给录了下来。
曲毕,陈天华问女儿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很好听呢。女儿说那是她即兴编的一首曲子。陈天华大喜,赶紧将女儿编的曲子的音频发给女儿的钢琴老师听。钢琴老师回复说,这首曲子编得挺不错的,稍加修改填上词就是一首很好听的歌曲了。陈天华听后心中满是惊喜,庆幸自己成功地捕捉到了女儿瞬间爆发的创造力。孩子的创造力,有时候很可能就藏在孩子的“不专心”中,如果爸爸妈妈不多加留意的话,那突然造访的创造力就只能悄无声息地默默离开了。
孩子的创造力,看似不经意,但其实都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比如寻根问底,就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孩子的创造力,有时候也会藏在孩子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不要嫌孩子的问题多,也不要不认真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而是要耐心地回答,用心地启发,孩子很可能会在你的启发下想出很多千奇百怪的答案。这些答案里,或许会有些新奇有趣的“发现”呢。
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或许有些家长朋友们会觉得孩子的想象力过于丰富,甚至不切实际。殊不知,世界上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发明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慢慢成形的。此外,超乎寻常的建议、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等都有可能藏着孩子的创造力。这些看似“可笑”,看似“滑稽”,也看似“顽皮”的行为举止,很可能就是点燃孩子创造力的导火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捣蛋”“破坏”和“不专心”都是创造力的外在表现,那些乖巧的、听话的、专心致志的孩子也不是没有创造力。世事无绝对,爸爸们务必要睁大自己那双能够发掘孩子创造力的眼睛,认真区分,细心观察,耐心引导,打起十二分精神去保护孩子的奇思妙想,保护孩子的天马行空,全力支持孩子充分发挥自我的创造力,绝不能让孩子那“昙花一现”的创造力悄然地溜走。
好爸爸箴言:创造力,是一种瞬间出现的能量,一种超能力的积蓄。如果我们不及时去挖掘和点爆的话,很可能就像死火山一样永难爆发出来。这就需要好爸爸充分利用他们那双锐利的眼睛,去发掘和保护孩子富有创造力的行为举止,使其成为助推孩子成为新型社会人才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