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教不改,向他出示一张“红牌”(1 / 1)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规矩的重要性,也分析了如何树立规矩和确保规则的执行。可家长们的工作做得再完美,最后执行效果还要看孩子。如果孩子配合,那么我们不费心力就能把孩子培养成有规矩之人。可再好的方案,如果孩子不理解、不遵守,那么立好的规矩就变成了纸上谈兵,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孩子天生具备反抗性,挑战精神在他们的身上有时是闪光点,但在培养规矩和纪律性的时候,就成为最大的拦路虎。家长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会一直听话懂事,殊不知他们越长大越有主见。孩子不认可的事情,既不按要求执行,还会故意破坏。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不知所措,究竟该怎么办呢?要知道,会反抗的孩子,对大声呵斥根本不会在意、不会害怕。这时怎么办?动手打孩子?这是我们反对的教育方法。恐吓与暴力都不能解决问题,或许,我们该学一下球场上的惩罚规则。

两队的足球队员踢球,在各种规则的约束下文明比赛。如果触犯了规则,包括不经过裁判员允许,随意进场离场;参赛队员连续违反规则;对裁判员进行辱骂攻击表示不满……这些行为出现一次,裁判员就会对他出示一张黄牌,以示警告。如果再出现一次,那么还会得到一次黄牌警告。得到两次黄牌,这位球员就要下场,失去比赛资格。

还有一种情况,属于情节严重的违规,比如特别恶意或者对对方球员有直接伤害的,这种明显的人身攻击,裁判员会直接越过黄牌,给出红牌警告,让他离场。

黄牌与红牌,在体育界比赛中应用广泛,这是对规则的维护,也是对公平和正义的坚持。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中,不谈什么公平与正义,只说不能破坏规矩这件事,是不是非常有借鉴意义呢?

孩子犯了错,大人都会加以批评教育。但孩子自律性差,一次两次犯错之后,不管孩子接不接受教训,都应该避免孩子再出现类似行为。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就应该给予他们直截了当的惩罚。这时候,向他出示一张“红牌”,告诉他已经失去某项活动的资格,或者剥夺他们拥有某样物品的权利。

浩浩到了调皮的年纪,有时候也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比如,捉弄小朋友。可是,他这么大的孩子根本没有分寸,也没有安全意识,所以,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

有一次,他跟一个小伙伴玩沙子。一时兴起,为了营造出下雨和下雪的氛围,浩浩拿起铲子就向天空中撒去。这下可好,漫天的细沙从天而降,落到周围小朋友的身上和脸上,大家大声惊呼起来。还有个孩子,因为抬头看浩浩撒沙子,沙子进了眼睛,当场大哭起来。

家长看到这种情况,赶紧给孩子检查清理。周围人都在抱怨浩浩妈妈不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说得她面红耳赤。再看看浩浩,居然没有被吓到,反而乐呵呵地看着自己制造出来的闹剧,这让大家更为恼火。

浩浩妈妈一把抓住他,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却说这样好玩。看样子,他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妈妈抓住他,让他跟大家道歉,他也不听。母子俩马上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妈妈当即跟大家赔礼道歉,随后就把浩浩带回了家里,开展了一番批评教育。

尽管妈妈苦口婆心地教育浩浩,可他丝毫没意识到这件事做错了,依旧是不懂也不改的样子。看到儿子这么顽固不化,妈妈真的想上手打他。可转念一想,打他也不能打明白,也不会改掉他这个坏毛病,搞不好还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果落下心理阴影可就麻烦了。可是,她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不要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

正当妈妈头疼的时候,爸爸下班回来了。浩浩看见爸爸非常亲,一下子就扑了上去,爷儿俩亲来亲去。妈妈可不管他们父子情深,马上一五一十地把下午发生的事情跟爸爸汇报了。她顺便把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以及孩子的反应都说了出来,希望爸爸能想个好办法。

浩浩的爸爸想了一会儿,对儿子说:“这次你做错了,调皮伤害到其他小朋友,这是你的不对。如果你不改的话,那么就要对你采取惩罚措施。”

浩浩才不怕,他挑衅地问:“什么惩罚?打我还是骂我?我都不怕!”

爸爸说:“这是第一次,我们已经对你进行了批评,也是第一次警告。如果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直接罚你下场,就是不让你再出去玩。你不是最喜欢跟小朋友玩吗?到时候,你只能待在家里,妈妈做家务,你自己玩。这就是惩罚。”

第二天浩浩再出去玩,已经相当注意了。他会在做动作前,看看周围有没有小朋友,会不会伤到别人。妈妈看在眼里,认为他有了进步,爸爸的话还是发挥作用了。

但是第三天,浩浩出去玩的时候,显然是忘记了跟父母的约定。他在小区花园里玩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浩浩也很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就征求妈妈的同意。妈妈认为他已经具备安全意识,就叮嘱他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小朋友。随即浩浩就加入开火车的队伍中去了。处于火车最前面的是浩浩,依次是铭铭、霖霖、越越。浩浩跑得很快,后面的小朋友也跟着跑,突然,浩浩一个急转弯,把后面的小朋友甩了出去,摔在地上。浩浩又一次闯祸了。妈妈只能拉着浩浩跟每个家长和孩子道歉,他们母子俩又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浩浩又被拽回了家。显然,这次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可为时已晚。爸爸妈妈当天决定,一个星期之内不再带他下去跟小朋友玩!这就是那张红牌!尽管浩浩哭着承认自己的错误,但爸爸妈妈认为,该有的惩罚不能就这么算了,否则他会屡教不改,养成坏习惯。万一发展成顽劣成性的孩子,也许以后连个好朋友都没有。

一周的时间,对浩浩来说是那么漫长。幼儿园与家两点一线,那个欢乐的小公园离他那么远。有时候,妈妈会陪他在窗边看小朋友玩耍,让他注意观察,小伙伴之间应该注意安全,才能玩得开心。浩浩似乎明白了什么。之后浩浩回归到小区的孩子群里,再也没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浩浩对于“红牌”,已经懂得了它存在的意义,产生了畏惧心理。

不管是大事小事,我们都可以用这一招,来帮助孩子矫正坏习惯,培养出知错就改的孩子。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就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注意了。红牌惩罚,目的不是惩罚,而是给孩子一个冷静和反思的机会。当他们失去做某件事情的资格,才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做出相应的改变。

“红牌”惩罚并不意味着冷漠教养,这一点父母们也要注意。把握好惩罚尺度,需要更加理解孩子的需求与底线。如此,我们才能在惩罚与理解中,平衡教育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