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贪玩不是毛病,不要压制他的天性(1 / 1)

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在跟邻居家的孩子赛跑。比身高、比礼貌、比成绩……不少人表示,这种对比经历打压了我们的积极性,是一段不愿回首的经历。所以,当我们成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独立乐观的性格,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就足够了。因为我们知道,就算是一片麦田里的麦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麦穗。在我们心里,只要有特长,同样是优秀的表现。

可是没多久,我们发现孩子的毛病越来越多,不爱干净、不爱动脑。他们各有各的理由,有时我们竟然无法反驳。不过总体来说,这些小毛病还是能接受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坏习惯可以一点点纠正,不会影响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每个年龄段碰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家长们也无须过于计较。

其实在家长的眼里,贪玩是孩子最难改掉的缺点。只要他们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恨不得24小时都可以玩。可是一提到学习,孩子总是给出各种理由拒绝。即便是家长在一旁盯着催促,效果也特别差。这种现象是常见的,就算是父母地碎碎念,也无法改变孩子爱玩的心。

今天要纠正大家一个误区:贪玩不是缺点,而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千万不要压制,而是要学着正面引导。试想一下,谁不是从小玩到大的呢?孩子在幼龄阶段,还没开始学会玩。他们会在父母的陪伴下,从观看、试探到发现其中的乐趣,这才知道什么是玩耍。

年龄小的孩子,喜欢玩水和土。他们会把自己弄湿,也会玩得满脸都是泥土,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满足的表情,却总会被人定义为贪玩。大人们不懂孩子的需求,不懂玩耍的意义所在,不懂孩子的天性是什么。纵使玩耍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步,却不明白玩心也需要持之以恒,保持这份童真与好奇心。

词典上对于天性的解释是这样的:“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表面意思不难理解,人从生下来需要玩,这是生而为人的秉性。当孩子对玩这件事非常投入时,变成了大人嘴里的贪玩,其实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岁月让人们成长,丰富了大家的物质生活,却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最原始的本真。社会属性和自我属性,可以并驾齐驱,却在人们的误解中,一定要分出对错和胜负。玩是自我的属性,这份可爱的天性,完全可以跟随着你我,由小及老,过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

社会进步到今天的状态,我们已经分不清必须做什么,必须舍弃什么,才能跟得上社会的步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的呢?可父母不喜欢孩子贪玩的原因,简单却又现实:有那么多玩的时间,用来学习多好。看别人都在争分夺秒的上进,你却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以后拿什么来跟人竞争呢?父母的这种担心,出发点毋庸置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于是,我们见过不少父母,一方面培养孩子“有用”的特长,另一方面又逼迫孩子丢掉最喜欢“玩”的东西。什么是有用的呢?能够拿出来炫耀的技能,或者能帮助孩子增加资本的砝码,比如,英语、钢琴、舞蹈、书法……可孩子喜欢的标本采集、足球、象棋……被家长嫌弃无用,成为被打击的对象,被冠上“贪玩”的名号。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听起来多么功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贪玩并没有坏处,它能证明孩子的专注力。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踢球,还有人喜欢做手工。我们玩的东西,往往会成为一生的最爱。我们不鼓励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希望孩子误入歧途。在孩子观望和选择“玩”的方向时,需要大人加以指点,加以引导,而不是压制孩子贪玩的心。

说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吧,尽管他是虚构的,可他的生活态度却让许多人羡慕不已。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里,有个可爱的老头儿,名字叫周伯通。他还有一个称号,证明他在武林中的地位,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这是当时武林公认的新五绝,中顽童说的正是周伯通。从他的封号来看,就知道其中的寓意。他就是一个爱玩的老头儿。

其实我对周伯通的了解并不深,仅仅是从书中的某些描写判断,就领会到了这个人物的可爱之处。他一生拥有童心,喜欢玩、喜欢逗,很少会有烦心的事儿。他的武功非常高,但并非是因为师父逼迫所学,而是因为觉得好玩。

还记得他跟小龙女相处的那段时间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使他玩心大发。小龙女能平稳地睡在绳子上,他也扯了根绳子,摔下来许多次也不放弃。小龙女会养玉蜂,酿蜂蜜,他也跟着学这套技能,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他跟最爱的人,在山下养蜜蜂,谈天说地话人生。

尽管金庸笔下武功高强的人有太多太多,但没有人像周伯通一样,活得通透而又随性。没人打压他的天性,也没人阻拦他去做有趣的事情。他不愿意在道观里待着,就四处走江湖,好玩的都要去凑个热闹,一生经历了无数自己喜欢的事情,丰富了他的人生,这是谁也比不上的。

所以我羡慕这个可爱的老顽童,悟性高烦忧少,不正是我们期待孩子所变成的样子吗?

喜欢玩机器装配的莱特兄弟,两个人就是对飞行有浓厚的兴趣,每天都沉迷玩飞行机器的过程中,最终发明了飞机。

达尔文与别人不一样,他从小喜欢观察昆虫、植物、石头这些东西,并把这个爱好坚持到成年。最后,他创立了进化论,还出版了一本书,这就是后来名满世界的《物种起源》。

鲁班是古代著名的木匠,班门弄斧的“班”说的就是他。在手工的历史中,他是一位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因为他喜欢玩木头,切割、测量、组合,玩着玩着,就推动了人类木匠的巨大发展。

如果要举例子的话,古今中外喜欢玩并且玩出名堂的人,真的数不胜数。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他们的父母否定了他们的爱好,批判他们贪玩的毛病,没收所有跟玩有关的事物,那么人类还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吗?

在我看来,玩和学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贪玩的人,往往也好学,只有身上有研究和拼搏的精神,才能玩出花样。对于没有意义地玩耍,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自己就失去了兴趣,父母也无须大动肝火地去压制。当他长大了,问我他是否贪玩,是否调皮,我想骄傲地告诉他:“这就是最本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