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仪式感,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1 / 1)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虽然很多人说仪式感是矫情,可我始终认为生活不能没有仪式感,仪式感可以让我们身边那些平凡的小事变得与众不同,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和乐趣,更可以让我们增加对幸福和快乐的敏感程度。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那些对于父母而言做不做都可以的事情,甚至一些对于大人来说简单、无聊的事情,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有可能是意义非凡的。如果我们顺势给这些小事增添仪式感,那么孩子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惊喜和快乐,内心感到满足。

当然,营造家庭仪式感并不难,只要父母足够热爱生活,用心地对待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事便可以了。比如说,孩子出门前,妈妈给予的一个拥抱或是鼓励;睡觉前,父母对孩子说一声晚安;生日时,父母给孩子布置一下房间,举办一个生日派对;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时,父母精心打扮后积极参加……

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能够给孩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我是幸福的!我是受父母爱护的。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重视、尊重,感受到成长的乐趣和幸福。

我认识的一位姐姐就非常重视家庭仪式感,不仅会在特殊日子给孩子惊喜,还特别注重给孩子制造不一样的仪式。她家孩子上幼儿园时,这位姐姐特意给孩子买了一套小礼服,举办了一场小小的入学仪式。有朋友取笑她说:“不就是上个幼儿园吗,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你怎么还举办入学仪式啊!”这位姐姐只是笑着说:“我只是想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学校也举办了毕业典礼。当时这位姐姐特意请了假,推掉手中重要的工作,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同事们都劝她:“幼儿园毕业典礼只是走个流程,你不用这么大费周章。再说了,之后还有小学、大学,难道你都要如此吗?”

这位姐姐说:“当然!幼儿园毕业典礼虽然只是个形式,但却是孩子告别幼儿,进入小学的标志。这是孩子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我怎么能不参加呢?不管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大学,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经历,我都应该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这位姐姐的教育下,她的孩子非常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热爱,平常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成绩优秀,同时也会在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制造惊喜。

王小波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仪式感不是矫情,更不是虚张声势,它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开学前的新书包、生日会的小礼物、离别的拥抱……这些都是我们对孩子爱的体现,更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确实如此,对于大人来说,做不做这些“小事”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可对于孩子来说,却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如果父母善于营造仪式感,重视给孩子制造惊喜,那么孩子对于幸福和快乐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同时对自己的生活都会更加热爱。可若是父母不重视仪式感,时常对孩子说:“小孩子过什么生日!”“这些节日都是国外的,我们才不崇洋媚外!”“上个学而已,买什么新书包!”之类的话,那么孩子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就会少很多,长大之后也会不懂得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之前认识一个朋友,她就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与其说她不懂得浪漫,还不如说她缺少一颗用心生活的心。她和丈夫恋爱时就不喜欢浪漫,若是丈夫给她买礼物或是鲜花,她就抱怨地说:“这一点都不实惠,还不如请我吃顿火锅呢!”以至于他们夫妻两人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情人节,没有庆祝过结婚纪念日,生活过得越来越枯燥乏味。

现在她的孩子已经10岁了,却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有仪式感的节日,即便是生日也只是买个蛋糕、吃个饭而已。这一年万圣节,学校准备举办一个盛大的晚会,很多孩子的父母都给孩子买万圣节的装饰品、衣物,甚至还亲自到班级里给孩子们布置现场。可这个朋友却不屑一顾,说,“什么不喜欢过‘洋节日’”“学校只会麻烦家长”之类的话。最后,她只给孩子做了一个简单的面具,找了一个棕色的衣服。可想而知,别的孩子都是兴奋地玩耍,而她的孩子则非常失落。自此之后,孩子越来越孤僻、顽固,与她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所以,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更不要觉得这可有可无,当你的用心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安全感,让孩子赢得信心和认同感,那么孩子便可以更好地成长。

家庭仪式感,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仪式感,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拥抱或是一个小礼物,而是为了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想要给他最好的;所谓仪式感,并不只是简单的仪式,而是为了告诉孩子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值得纪念的;所谓仪式感,并不只是互道“早安”和“晚安”,而是为了告诉孩子,你有家人的支持,你可以带着爱和安全感出门或是进入梦乡。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仪式感,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幸福感、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