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与动作,袒露心迹的两大途径(1 / 1)

“身体语言”这个词语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另一个语言体系进行正式研究的开始,也表明了人类对自身探索的进一步加深。

人们无法想到,在几千年的进化历程中,一些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不经意的身体动作,会演变成一门用来进行信息沟通的学问。当我们称这些为身体语言时,同时就承认了,在人们举手投足间,隐含着未说出口的话或没有完全表达出的意思。

这些“无声的语言”通过各种身体语言体现出来。人们虽可以在语言上伪装自己,但身体语言却能“出卖”他们的心境。因此,身体语言不但成为解译体语的密码,而且成为人们准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工具。

尽管人类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就开始采用一些身体信号来进行交流,但直至20世纪,身体语言才引起学者的注意,且至今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非语言沟通理论。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人们应当重新认识,将其良好地运用于生活和商务活动中。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会做动作。对于具有发达的大脑、使用着高级思维的人来说,做出动作更是简单至极。但我们对动作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两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难住很多人——人类的动作有多少种?有哪些是先天就会的?

先天的动作:

不学自会的动作,如哭泣、吮吸等动作。

习得的动作:

无意识模仿他人而学会的动作,如男同性恋会做出女性动作等。经由训练的动作:由他人教授的动作,如高难度的体育动作等。自行发现的动作:因身体构造允许而使用的动作,如抱双臂的动作等。

除了动作外,姿势也很重要,它指的是身体呈现的样子,也可以向人们传递某种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姿势也是动作,是一种能够向对方发出视觉信号的动作。而姿势的种类也可分为四种。

人的每一个姿势就像语言中的一个词语。为了让人理解一种语言,我们必须将词语构造为句子或者段落。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因此,搞清楚一组姿势是否和语言和谐一致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同样的道理,通过识别不协调的动作来否定你听到的语言,也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

观察一个人时,你首先要考虑其所有的言语和姿势,然后从中筛选出主要信息,形成完整的句子和段落,最后得出结论。不要只考虑他说的某一句话或者表面上做出的某一个动作。所以,为确保判断正确,你需要观察他做出的一系列行为。这就好比听人说话要听完整,而不仅仅听某个词语或句子,才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你正在和一个看上去能力非凡、自信满满且学识渊博的人交谈,突然间你发现他发出了极为不协调的笑声,这一举动基本上推翻了你对他的第一印象。不仅如此,他的手臂、腿部还出现了紧张的动作,整个身体也像是在逃避一种不愉快的处境而不断变动着。你由此断定,他并非你第一眼所感觉到的那样,是一个有能力、很自信且学识渊博的人。可是,你是否想过,也许是你刚刚说的某句话或做出的某个动作让他不舒服或感到紧张。因此,在观察一个人时,你还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或行为是如何被他人感知的,以便更加完整地理解对方的行为。

在观察某个特定的姿势时,请注意对方同时做出的其他表达相似意义的行为,以互相印证。例如,一个销售员在非常热心地推销产品时,可能会采用一整套协调的动作(姿态簇):浅坐在椅子的边沿,双脚分开,脚尖向前,手部置于桌面,身子向前倾靠。了解姿态的一致性就像安装了一种监视装置,透过它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意义。这种意识会驱使你进一步观察下去,从而避免仅凭粗略的观察就得出结论。换言之,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你的行为。

我们还发现,单一行为背后有多少种意义取决于有多少人对这一行为进行解读。因此,你必须记住,一个姿势仅表示一条非语言提示,而整个身体发出的信息才是重点。如果我们把对单一姿态的专注转为对姿态簇的钻研,将发现它们是密不可分的,也更加容易理解。这会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他人内心的想法,换句话说,能帮助你更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