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王阳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在赴任途中,顺道回余姚省亲。同年,徐爱完成了祁州县令两年的任期,回北京复命,然后被提拔为南京工部员外郎。两人同舟返回故乡。在船中,王阳明向他讲述了《大学》的要旨。徐爱听后,“踊跃痛快,如狂如醒者数日,胸中混沌复开。仰思尧、舜、三王、孔、孟千圣立言,人各不同,其旨则一”。
当时论学的情形,徐爱在《传习录·上传》的序言中作了明确的记载。他在序言中说: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骇愕不定,无人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功夫,明善是诚身功夫,诚身功夫,穷理是尽性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功夫,博文是约礼功夫,惟精是唯一功夫,诸如此类,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在王阳明的所有弟子中,徐爱是最了解先生的一人,同时也是做学问最为笃实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