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楚子入陈,楚子围郑,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楚子灭萧。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王阳明介绍了上文的春秋笔法,并阐述了战国时期战争与防御的正道。楚王本来是侵略陈国与郑国,但《春秋》中并没用“侵”字,而仅用“入陈”和“围郑”两词,“入”“围”二字其实是为了掩盖楚王的罪责。此外,还特意列出了晋国败将的名字,其目的是为了指出失律丧师之戒。当提到萧国灭亡时,没有用“萧国溃亡”,而是用“楚子灭萧”,一个“灭”字就断定了楚王的罪责。晋、宋、卫、曹四国结盟本是四国公卿所为,但《春秋》中将其记为“晋人、宋人、卫人、曹人”,没有指明具体的公卿名字,这表现了对列国公卿的蔑视,同时也暗示着这份同盟条约不可能得以实行。
二、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
王阳明介绍了由于吴王无德,吴国陷入夷狄之道,故楚王联合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和越人一起讨伐吴国。《春秋》在提到蔡国、陈国、许国、顿国和沈国的国君时,用的是他们的封号,或为“侯”,或为“男”,或为“子”,但提到徐国和越国,用的是“人”,即作者认为徐国和越国是蛮夷之国。在《春秋》中,将蛮夷之国徐国、越国与蔡国、陈国等国并列,这是典型的“春秋笔法”,表现了作者对徐国和越国的认可。王阳明指出,君子应该与人为善,不应该拘于世俗观念而把“蛮夷”拒绝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