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纲是王寿的五世孙,《王文成公全书》的《世德纪》中有其传记。王纲之后的诸位祖先的品行,都或多或少对王阳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王纲是王阳明的六世祖,《明史》卷二八九的《忠义传》中也有其传记。以下将根据《世德纪》中收录的张壹民先生撰写的《王性常先生传》来介绍王纲的生平。
王纲(1302—1371),字性常,又字德常,弟弟字秉常,又字敬常,二人皆以文学造诣高而闻名于世。王纲有识鉴之才、文武之功。元末,王纲为避兵乱,和母亲避居于五泄山。一天,一位道士夜宿王纲家,王纲发现这位道士的气质不同寻常,应该是一位得道之士,所以对他礼敬有加。
王纲问他:“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
道士回答说:“吾终南隐士赵缘督也。”
二人彻夜长谈,赵缘督教给王纲占卜之法,并为王纲占卜说:“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王纲因为家里还有老母,所以面露难色。道士笑着说:“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然后飘然而去。
王纲还与因军功卓著而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诚意伯、以诗文驰名于世的刘伯温(刘基)是至交好友。
刘伯温是一位著名的儒学家,广涉经书和史书。他中过元代的进士,且一度出仕为官,后来辞官归乡,隐居在家乡青田。元至正二十年(1360),刘伯温接受朱元璋的邀请出山,向朱元璋献出“时务十八策”。他曾为辅佐明太祖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官职不断升迁,最终升任为弘文馆学士。明洪武三年(1370),刘伯温在家乡去世。刘伯温是开国文臣,与宋景濂并称为“一代文宗”,其诗歌也足以和高季迪(高启)比肩。
当刘伯温还是卑贱之身时,曾经常造访王纲。王纲对他说:“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但是,刘伯温因爱惜王纲之才,最终向朝廷举荐了他。洪武四年,王纲来到京城,年逾七十的他齿发、精神仍如同壮年。王纲向明太祖提出治国之策,太祖非常高兴,全部采纳,并任命他为兵部郎中。
没过多久,广东潮州地区的百姓起事,朝廷擢升王纲为广东参议,前往广东督兵粮。
王纲写信向家人诀别:“吾命尽兹行乎!”
然后,王纲和儿子王彦达一起踏上前往广东的路。王纲等人乘一艘快船到达潮州,劝诫百姓不要谋反,潮州百姓感激涕零,纷纷叩头服罪。当王纲回到增城时,海盗曹真等人却突然出现。他们敲着大鼓,高喊着口号,列舟行礼,请求王纲出任他们的头领。王纲劝诫道:“汝等究竟何许人?当今圣上下诏平定地方叛乱,汝等本是良民,理应在此太平盛世安心生活,却挑起动乱,无疑自谋死路。”
众海盗不听他的劝诫,于是王纲开始厉声斥骂。众海盗挟持王纲而去,并且特意设坛,让王纲端坐坛上,每日一起行礼膜拜,请求他担任首领。王纲不为所动,每日斥骂不止,终被海盗所杀。
当时,王彦达也被海盗掳去,看到父亲被海盗所杀,他痛苦不堪,一边痛哭,一边大声斥骂,要求海盗将自己一并杀死以陪伴父亲。海盗们大怒,打算也杀死他,但海盗的头目说:“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
海盗给王彦达东西吃,王彦达却不肯吃。海盗为王彦达的孝心所感动,他们把王纲的遗骸装在一个羊皮袋里,交给王彦达,放他离去。王彦达背负着父亲的遗骸,回到家乡浙江,将父亲葬在禾山(今余姚马渚镇开元村)。
洪武二十四年(1391),御史郭纯向朝廷详细报告了此事。朝廷决定在增城为王纲立庙,并起用王彦达。但王彦达痛心于父亲的忠死,遂自号“秘湖渔隐”,耕田养母,粗衣恶食,终身不仕。王纲遇害之时,王彦达年仅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