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七年(1471),二十六岁的龙山公迎娶郑氏。翌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

圣贤伟人的诞生一般都会伴有一段奇异的传说。昔时,尧的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分娩,相传郑氏也是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王阳明。

一天夜里,王阳明的祖母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上阳光明艳,祥云缭绕,诸多神仙身着绯红色的衣服击鼓吹箫,乐声悠扬,其中一位仙人怀抱一婴儿,脚踩瑞云,自空中徐徐而降,径直朝着王家宅邸走来,将婴儿送入岑氏怀中。

仙人说:“此子授汝。”

岑氏说:“吾已有子。儿媳终日孝敬公婆,请将此子授伊。”

仙人回答:“可矣!”

仙人说完之后,岑氏忽闻婴儿啼哭之声,不禁惊醒。此时,院内仿佛还有仙乐回**。岑氏将这一奇事告知竹轩公(王阳明的祖父王伦),竹轩公也颇感奇怪,于是给新生婴儿取名为“云”,这就是后来的王阳明。

伴随着新生儿的诞生,岑氏的美梦也在街坊邻居中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十分新奇,于是就将王阳明出生的那座房子命名为“瑞云楼”。瑞云楼的遗址现在还在,但屋子已易主,建筑物也已变为清代样式。王阳明的高徒钱绪山曾著《瑞云楼记》,其中就详细记述了王阳明的出生传说。

一直到五岁,王云都还不会说话,王家人很是担心。有一天,王云和其他小孩一起在门外嬉戏玩耍,恰巧一位神僧路过,他盯着王云端详了一会儿后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此话正好被竹轩公听见,竹轩公心中一惊,顿时醒悟:取名为“云”,一语道破天机,泄露了王云的出生秘密,所以王云才迟迟不会说话。于是竹轩公将其名字改为“守仁”,王云便立刻会说话了。

有一次,竹轩公听到小守仁正在咏诵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十分惊讶,问道:“何以能诵?”

小守仁答曰:“闻祖读时已默记矣。”(《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

王阳明的弟子黄绾在《阳明先生行状》中的记载与上述内容有所不同。

一日,过路的僧人摸着王云的头顶,说道:“有此宁馨儿,却叫坏了。”

龙山公听闻之后顿时醒悟,于是将其名改为“守仁”,之后王云很快就显露出其非凡的才能。

按照人之常情,孩子出生之后,身边的亲人总是会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会给他取一个相称的名字,希望孩子长大之后真正能够人如其名。

爱菊好酒的陶渊明便是如此,他为长子取名“俨”。“俨”有恭谨之意,陶渊明之所以为长子取此名,是希望长子能够像古时的圣人那样温恭有礼。

孔子之孙孔伋(即子思)曾著有《中庸》。陶渊明希望儿子成为像子思一样的人,所以又为儿子取字“求思”。陶渊明有《命子》诗,诗云: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竹轩公为王阳明取名“守仁”,正是希望他日后能成为一名仁德兼备的圣贤。而王阳明不辱其名,终成一代圣贤。

朱熹,字元晦,宋朝大儒,也是宋学的集大成者,因创立朱子学而闻名于世。“元晦”二字是其恩师刘屏山给他取的。

朱熹之父朱韦斋(朱松)与刘屏山是至交,在朱熹十四岁时因病去世,临终之前曾留有遗言,让朱熹师从自己的四位好友刘彦修、刘白水(刘勉之)、胡宪(籍溪)和刘屏山。四人都把朱熹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来看待,其中一位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朱熹。四人悉心教导朱熹,希望他日后能成大器。

元晦的“元”字有天地之德、人之仁德之意,但朱熹对于使用“元”字有一点儿惶恐,所以后来将“元”字省去,自号“晦庵”。

刘屏山为什么要给朱熹取一个“晦”字呢?他在《字朱元晦祝词》中说明了缘由:“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树木的根扎得越深广,到了春天枝叶就会越繁茂;人越内敛谨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内心也就越强大。朱熹一直谨记恩师的“木晦之教”。

刘屏山是一位倾向于禅学的儒学家,推崇“默坐澄心”,他教导朱熹要深刻探究人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助其成为一代哲学大师。

虽然朱熹后来也曾批判过屏山的“默坐悟人”之学,但是到晚年时,他开始追怀往昔,再次推崇“木晦之教”。

王阳明到晚年时思想逐渐成熟,可以说是达到了与“守仁”之名相符的境界。

王阳明四十九岁时提出“致良知”说,并不断完善此说。他主张良知本体是人的真心和对他人的体谅之情,所以只要“致良知”,就能实现天地万物的“一体之仁”。

王阳明秉承天理,提出“致良知”说,并受“一体之仁”思想的驱动,以天下人的苦难为自身的苦难,以天下事为己任。虽然世人笑其疯癫,但他毫不为意,他的这份赤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晚年的王阳明不顾世人的非议,为了拯救百姓而东奔西走,终日劳苦,无片刻休憩,在此方面简直可比肩孔子。阳明的精神,阳明的行为,都无愧于他的“守仁”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