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真的英雄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披坚执锐,敢担当,敢负责。天下事,总在局外呐喊终是无益,总需躬身入局,成事乃可冀。
人活一世,若只知道在修养内心上下功夫,而忽略了这功夫在实际事情中的应用,那么,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知应变。因此,人必须亲自经历各种事情的磨炼,才能深得其意,才能“静亦定,动亦定”。凡人如此,圣人更是如此。
老子有三宝之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儒家的路线正合了老子的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儒家传统思想尊崇不为天下先,这一想法保全了儒家思想,却苦了天下百姓,以至于影响了后世的儒家精神,只能规规矩矩走臣道的路子,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古风淳”。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限制而力不从心,事与愿违。
正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个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有理想、有抱负,而不去付诸行动,夸夸其谈又有何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真正地行动起来,将思想落到实处,这种思想才有意义。
不幸的是,自古以来,世人心中就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思想,更常出现用“枪打出头鸟”来警示众人的做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段出自三国魏人李康《运命论》的话,对今人影响太深,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然而,上至一国之君,下至有志之士,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挺起脊梁,敢为天下先。那些真正敢于站出来行动、走前人未走之路的人将成为天下人的楷模。
人们都熟悉中国古代的医药名著《本草纲目》,它的作者是李时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向人民群众学习。
在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是由于药名的混杂,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做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百出,莫衷一是。
在父亲的启示下,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时常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李时珍通过研究历代本草学的著作,得出了时代不断在前进,科学总是在进步的结论,认为后人必然会超过前人,科学不会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停滞不前。他说,今人总是要“发现前人未到之处”,因而他敢于怀疑古人,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就。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的,是经典著作还是一般专著,他都敢于批判错误,而不是回避矛盾。李时珍广泛涉猎,阅历极深,使他对于自然界的变化万千的现象,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这一切都值得后人借鉴。
坐而论道可以气象万千,起而行之才会乾坤随我旋转。有志向、有目标却不能身体力行,而是寄希望于他人,何其遗憾,何其可叹!这也正是为什么并非有才之人就可流芳百世,而敢于挺身而出、敢为天下先的英雄常为人称道、受万世敬仰的原因。当今正值改革日盛、变化万千之际,有志之士、有才之辈当坐言起行,敢为天下先,方能把握机会,开创一番丰功伟业,展现新时代的英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