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也有理性 “时间段”和感性“时间段”(1 / 1)

特别会聊天 金文 663 字 1个月前

我们看到,大多时候央视主播都是以理性的面目出现,而很多人都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文静在《朝闻天下》播报一位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婴儿,并在手机里留下一条写着但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记住我爱你”的手机短信时,她不禁抽泣起来。面对这样的画面,观众也被文静感染了,大家坐在电视机前陪她一起流泪。

后来,说到当时的心情,文静表示,已经有很多媒体记者和朋友跟自己谈论这个事情。“但无论提起多少次,我的心情都一样的难过,”她说,“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在地震后的心情都是万分悲痛的,死了如此多的同胞,大家的眼泪基本上都没有干过,悲伤的情绪一直积压,那天那条短信的细节彻底撞击到了我内心深处。”

在接受《长江商报》的采访时,文静这么解释自己的“失态”:“作为主持人,从职业来讲,我应该冷静完成节目,但从情感来讲,我有正常的情感,当时就被那种母爱感动。本来镜头过后还有片头和天气预报,但我向导播示意,没播报天气预报,而是走到摄像机后大哭一场,然后拿粉扑擦掉眼泪,平复情绪后继续播报。”

文静的“失态”让很多观众记住了她,也让很多人明白主持人的内心不仅是理性的,也有感性的因素。

美国的一个教育心理学家盖茨,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记忆力、理解力和运动的测试,他发现不同的时间段他们的测试成绩也不同。一天可以细分为适合记忆的时间段和适合运动的时间段。

盖茨在这项研究中指出,人们的心理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脑力劳动(如计算和背诵)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效率高,下午1点左右开始下滑,到3点有所上升,之后渐渐下滑;运动的效率在一天中持续上升,越到下午,肌肉的控制越流畅。大致来说,就是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适合上午做。在这个时间段做整理资料、核对详细数字的工作,效率会很高。至于商品推销等工作,适合放在运动功能高涨的下午。如果早上很早就做商品说明的话,身体就没法顺畅地运转起来。

因此,心理学上把上午的时间称作“理性的时间”,把下午的时间称作“感性的时间”。举例来说,上午时人们容易被逻辑所征服,下午则容易被气氛感染。

根据这个原理,如果上午与人见面,应该尽量表现出理性的一面,下午的话则要注重渲染气氛。上午时的人会格外冷静,会用客观的眼光观察商品。有数据显示,上午客户的钱包总是捂得很紧。因为他们的大脑中充满了“理性”,不会头脑发热乱买东西。

但是,不管什么人,到了下午头脑就开始不清醒了。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转为“感性”,所以他们会把手伸向根本不想要的商品。就像原本多愁善感的人,喝醉了酒也爱哈哈大笑一样。到了下午,人们感性就战胜了理性,发挥更强的作用。

基于同样的原理,如果你想向别人道歉的话,应该避开上午,选择下午。刚刚吃饱了午饭,肚子溜圆的人,本来就不易发怒,更何况到了下午满脑子都是感性的思维。如果你使用哭泣战略的话,肯定会被原谅。反之,上午去道歉的话,肯定会被狠狠追问原因,还会被絮絮叨叨埋怨半天。

想表扬别人,给别人送礼物时,也应该选择下午。上午的话,对方可能会运用他的理性思维,怀疑你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目的。如果是下午的话,对方就会很高兴地接受,并且会真诚地向你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