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率但不可粗俗(1 / 1)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虽然直率的人有时候很可爱,说话不会拐弯抹角、诚实、不忌讳任何人或事,但是凡事都有弊有利,太直率容易伤人,会给人留下说话不经大脑、粗俗野蛮的印象。

寇准是北宋时期一位很重要的官员,而且擅诗能文,曾两度为相,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后人的推崇。但是最终,他却被放逐到边远的广东雷州去当司户参军。他到雷州后,由于生活艰难、气候恶劣,身体很快垮下来,于第二年秋天,病逝于雷州。

为什么有如此雄才大略又胸怀天下的好官,最后却落得个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呢?这和寇准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为人耿直,说话直爽,尤其是与政见不合的同僚说话时更加不懂得变通和收敛,于是遭到政敌疯狂的报复,最终不得施展自己的抱负。最典型的事件就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关于寇准和丁谓的故事,即有名的“溜须事件”。

据记载,这件事发生在天禧三年(1019年),当时的寇准经历人生的起伏再次出任宰相。而在他拜相的同一天,丁谓也被升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作为同僚,寇准一度很欣赏丁谓,曾多次向担任丞相的进士同年李沆推荐丁谓,但均被李沆拒绝。当时寇准很不解,于是问其原因,李沆说:“这种人,能使他位居人上吗?”寇准说:“像丁谓这样的人,相公能始终压抑他屈居人下吗?”

有一天,在商讨了重要事件之后,寇准和丁谓作为重要的朝臣参加了宴会。在宴会期间,寇准不小心在进食时将饭粒汤水沾到了胡须上,丁谓恰好坐在他旁边,看到后起身上前替他徐徐拂去。寇准并没有因为丁谓的举动高兴,反而板起脸来,冷笑着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丁谓觉得很下不来台,于是怀恨在心,在后来的权力斗争中,最终将寇准击败,把他赶到雷州。

在官场中,溜须拍马的事情屡见不鲜,不喜可以私下里表明,但是寇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不仅将自己的不喜当众表现出来,还出言讽刺,让人颜面扫地,得罪了人还不自知。所以丁谓才会在后面的政治斗争中全力诋毁寇准。而且由于性格的缘故,寇准出言讥讽的何止丁谓一人,于是丁谓联系了有相同经历的王钦若、曹利等人结成同盟,在皇帝那里一次次的上书参奏他,三人为虎,时间长了,皇帝自然也就相信了他们的言辞,觉得寇准这个人真的是不怎么样,所以寇准的政治生涯一波三折,最终落得客死他乡。

寇准的失败,不是败在没有谋略上,而是败在没有管好自己的嘴,说话不留情面。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寇准一样心直口快、说话不经大脑、不顾忌场合和对方面子的人。虽然和这样的人相处,不用顾忌太多,交往起来也轻松得多,但是也头疼得多,因为他们说话总是会在无意中重伤别人,让人下不来台。可又不能跟他针锋相对,因为他是无意识的,太较真反倒让人觉得你小气,不怪他吧,又实在是窝火。所以碰到这样的人,真的是件很头疼的事情。

如,本来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对新人说些吉祥话,夸新娘子漂亮,可是唯独有一个人很没有眼色地说,化妆师选的假发不适合新娘子。其他人提醒说,这是现在最流行的发型,很适合这个场合,可是他并没有听出同伴的善意提醒,接着说,其实新娘子更适合直发,就不应该赶时髦。即便他说的是实话,在这种场合也不应该说出来,搞得大家都很尴尬。你说当你遇到这样的人时该拿他怎么办?

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很奇妙的事情,往往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可能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对方对你产生恶感,从此形同陌路。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把握好度,千万不要因为自己随性而为让语言这把利器伤人伤己。

也许你会说,我这人性格天生这样,不喜欢虚与委蛇,虽然我已经努力地在改变了,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做到。这里教你一个小窍门,在说话之前不妨自问:我将要说的话是善意的吗?这句话有没有更加委婉的表达方法?在开口之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思考,即便不喜欢拐弯抹角,也别出口伤人,尽量挑选温和的字眼。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出现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那么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好。

在交际中,语言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交往手段,还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见识的直接体现。有时候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让你的前途受阻,所以说话时诚意与文饰并重才不至于太假,才会显得文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