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振兴中华(1 / 1)

足球往事 windking 2294 字 3天前

第二一章 振兴中华

《新晚报》外江客专栏:“中朝大战以后,球迷长久伫立欢呼鼓舞,我亦心情激动,不能自胜,我为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在世界性比赛中获得重大胜利欢呼,更为中国队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而无比自豪!”

“更令人敬佩的是,激战90分钟以后,体力已成强弩之末,陈熙荣、容志行力尽而抽筋,杨玉敏被撞着旧伤多次痛得坐地不起。但是为了争取祖国荣誉,人人拚力坚持,直到最后一秒钟,全队无人懈怠,无人畏缩。杨玉敏疾如飞马,容志行活跃异常,终于在最后10分钟,连入两个精采球,完成大业。这时容志行已经连绕场跑一圈的力气都没有,要人扶着下场了。为祖国的荣誉而拚尽的决心与志气,使人热泪盈眶!”

《商报》老马专栏:“中国的国家足球队连过五关,除了对澳门一场是比较轻松一些外,其他四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历尽艰辛,一个球一个球去争取胜利,在510分钟的比赛中,每一个队员为自己国家争光而前仆后继,以个人与集体力量,一个又一个将对手打败,终于取得最后胜利,身为中国人者焉有不兴奋、不鼓掌、不欢呼之理?”

《晶报》评论:“中国打出顽强斗志,教练临场调动得宜……比赛经过120分钟硬碰硬的剧斗,双方教练员与球员已尽力。中国队卒凭技术较优,教练临场应变得宜,获得胜利。”

《新报》社评:“中国大陆足球队竟能一举打败称强亚洲的朝鲜队,实可视为‘特殊时期’10年大破坏以来,大陆秩序已完全恢复正常及在若干方面正迈向进步的一大特征。”

《大公报》评论:“中国队在上半场前段时踢得很乱,备受对方的快压紧逼,中场失势,争夺抢截,总以出脚慢些,未能制得住对方两翼的侧面活动。……朝鲜队则着着在快,争夺快,走位快,传球快,冲击亦快。“

“上半场34分钟以黄向东入替王峰踢中场后,整体的演出便遂见机动,在稳守下不断发动攻势。容志行供波到家,黄向东走位飘忽,古广明和杨玉敏或底线斩中、或切入攻门,陈熙荣和左树声经常走前扩大进攻范围,压缩对方阵脚,进攻一致的行动,使到对方守卫顾此失彼,致有节奏的进攻组织,为前此各仗所未见,既赢气力,又赢技术,宜其赢得锦标归。”

香港各大报社的写手纷纷开动马力。中国队获胜出线的消息成了这些天最为引人瞩目的新闻。

而在北京,在数天的沉默后,人民日报终于敞开了火力,连续登出了由苏少泉撰写的《严峻严峻的考验可喜的战绩——中国足球队参加世界杯足球赛亚大区第四组预赛述评》与《打破玉笼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香港各报赞扬我足球队在世界杯预赛中为祖国争得荣誉》两篇文章,算是为这次中国队出乎意料的成绩下了一个定语。

中国足球队终于凭着自己的实力,重新成为了新闻舆论界的宠儿。而今年年初才正式创报的《足球报》更是凭着严俊君的专题报道,一炮走红,订阅数节节上升。

很快地,在3月2日的《人民日报》中报道了中国足球队的一封名为《从零开始,不断进取》的公开信。信中在感谢球迷,总结问题后说道,“梅花香自苦寒来。上述问题必须通过持久的艰苦训练才能得到改善,才能开创新的局面。我们决心学习和发扬我国乒乓球队‘从零开始’的不断进取精神,不辜负党和广大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争取为国家赢得更大的荣誉!”

这些公开信引发了全国人民对于足球,对于中国体育的更大关注。一时间有关中国足球的各类体育成为了报纸新闻的热门话题。在这些报道中间,一篇题为《雏凤清于老凤声——中国青年足球队即将出征达卡》的报道同样吸引了球迷的注意。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体育战线频传捷报,各路体育健儿奋勇争先。中国国家足球队于本月初在香港经过顽强拼搏,终于夺取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冠军。如今中国国家青年足球队正励兵秣马,准备出征于下月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的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

文章作者贺兰写道,“本届青年足球队是连续第四次出征亚青赛。面对前三次冲击均在小组赛中折翼的不利局面,年轻的足球小将甩掉包袱,敢于拼搏,终于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年仅16岁的小将林涛在比赛中攻进五球,获得了最佳球员的称号……”

林涛不好意思地放下报纸,有点羞涩地对贺兰说道,“怎么你这个也写上去了啊?”

贺兰眨巴着眼睛,“我又不是在瞎编。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望着一脸无辜的贺兰,林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贺兰平时看着比较显大,其实今年也才刚刚21岁。不过她学新闻出身,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每每都能把林涛说得无话可说。林涛自知嘴笨,所以也不去和她争辩。

这次中国队进入了亚青赛决赛,但是直到一月底才最终确定决赛的时间和地点。不过青年队没有浪费时间。就在林涛过完元旦没多久,就接到集训的通知,又赶到了龙潭湖。他们要在这里集训一段时间,然后也去广州进行封闭式的适应训练。不过这两天上强度的训练刚刚告一段落,所以他也有机会跑到贺兰这里来玩。

如今人民日报社已经搬迁到了朝阳区,从龙潭湖过来要横穿大半个城区。虽然初春时分,气候还有点乍暖还寒的。但是一路自行车蹬过来,林涛还是累得背心微微起汗。这时候的朝阳区大部分地方都还是荒地,一眼望过去都是枯黄的草场与田野,偶尔在田间地头蹲伏着数栋建筑,在黄昏微末的夕晖下如同静默的怪兽。

贺兰带着林涛在报社边遛弯。出来走不远就是一片白桦林,白桦树又高又细,一眼看过去没有什么阻拦。晴朗的天空下,一条没有封冻的小河泛着清澈的蓝色,在远处流过。

贺兰一边走,一边搓着手问林涛,“今晚世界杯预赛男排打南朝鲜。我在北大的同学叫我去那边看电视,你想不想去?”

林涛楞了一下,回答道,“那是你们大学生的事情,我一个踢足球的能跟着掺和什么?”

贺兰恍如未闻,继续说道,“我也是图新鲜才去的,你陪我去呗?要不我一个人蹬自行车去,那还不得累到在路旁啊?”

林涛苦着脸说道,“那成,我就负责把你运到那里。”

贺兰拿手搓了搓他的头发,“那赶紧走,从这儿到哪儿得蹬俩小时。”

林涛骑的是跟队里借出来的一辆破破烂烂的二八老永久。这辆车属于队内公有,队员平时要外出可以借用。林涛自己骑觉着没什么,但是要搭载贺兰就稍嫌有点跌份了。他赶紧跑到门口值班室要了点废纸,把后座结结实实地扎起来,免得铁锈脏了贺兰的裤子。

贺兰笑眯眯地看着他忙前忙后,也不搭把手。等他忙完了,自己一屁股骑到车座上,两脚一踩,冲林涛努努嘴,“上吧。”

贺兰的同学带着他们一起到了南门边的一个宿舍区。林涛抬眼一瞧,只见宿舍的空地摆着一台电视机,从楼道接出来的电灯只能发出一点晕黄的灯光,照着下面的人脸都影影绰绰的。但是仔细一瞧,林涛吓了一大跳,这里怕不有一百来号人。

贺兰的同学在旁边介绍说道,“这里就一台电视机,好多人嫌看不清楚,所以都回宿舍听收音机去了。”

两人刚刚坐定,比赛就开始了。林涛原本对排球并不熟悉,自从进体工队以后,才开始逐渐了解。目前这支队伍中有号称“亚洲飞人”的汪嘉伟,还有一大批优秀队员,如沈富麟、胡进、曹平、徐真、侯杰等。尤其是汪嘉伟,堪称人帅球靓。据说去日本打比赛,有女球迷将中国队下榻的宾馆对面的楼房包下来,就是为了一睹他的风采。

比赛一开始,中国队就处于被动局面,始终被南朝鲜压制,第一局以5:15失利。第二局中国队略有调整,但是仍然不敌对手,以12:15败下阵来。

关键的第三局,中国男排亮出了撒手锏——“中国式快攻”:双快、梯次、前交叉、背交叉……层出不穷的快变战术打得对手防不胜防、晕头转向,“网上飞人”汪嘉伟施展了独门绝技“前飞、背飞”,“世界跳发球第一人”徐真充分发挥自己发球的优势,场上局势瞬间扭转。15比5、15比7,中国男排很快扳平了大比分。

这场扣人心弦的比赛完全将北大学生们的**调动起来。一时间,场下充满了鼓掌声、叫好声与大学校园特有的敲饭盆声。大家一扫刚才的郁闷,不停地大喊“打时间差”、“拦网”、“扣球”。这时结束了晚自习的同学们也都赶回宿舍,加入观战的人群。比赛愈演愈烈,整个校园里充斥着欢呼声和惋惜声。

决赛局进行到9:7的时候,中央台的电视转播信号突然中断。播音员无奈地说道说:“观众同志们,由于比赛时间超长,本台租用的转播卫星已经到时,比赛的最后结果将在本台新闻节目中及时播报,请您谅解。”满心不情愿的学生只好慢慢散去,回到宿舍收听收音机。

贺兰和林涛同样意犹未尽,他们慢慢地在校园里随着人流散步,一面在寻找自己的自行车。刚才实在是人太多了,自行车停得到处都是。好不容易才找到自行车,林涛这次可以没有再让贺兰骑车,自己蹬着车慢慢向学校门口骑过去。

正在他们快要出校门的时候,突然整个校园仿佛爆炸了一颗炸弹一般,发出一声整齐的欢呼声。林涛感觉夜空里的星星似乎也跟着颤抖了一下。紧接着,远远近近各处楼道里都传来敲盆打碗的声音,大家高喊着“我们胜利了!”、“祖国万岁!”、“中国万岁!”、“向排球健儿致敬!”等口号,奔走相告。

林涛和贺兰骑在自行车上,回头一望,只见周围几个宿舍楼中的同学们纷纷打开窗户,遥相呼应。有的人点燃了宿舍的扫帚当火把,有的人还把烧着的报纸从楼上的窗户中扔出来,漆黑的夜空中划过一道道亮光。

这时候,越来越多的同学,甚至包括女生都从各个楼里跑了出来,跑到在宿舍楼前的空场上庆祝起来。有人找来了一面鼓,由两个同学抬着,另一个兴奋地敲击着。有的人找来了响铃,拿在手中附和着鼓声。更有甚者找来了废弃的木棍,制成了火炬,熊熊燃烧着。

几乎是完全自发的,一场盛大的游行开始了。

贺兰使劲捅了一下林涛,兴奋地说道,“走,跟过去!”

林涛不由自主地蹬着自行车,跟随着浩大的人流。

欢庆的队伍唱着国歌,喊着口号。一位男生在一条长方形白布上用毛笔写下“振兴中华”四个大字。同学们立即欢呼起来,把他举过头顶,由他伸开双臂,展示这四个大字。“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了校园。

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绕着未名湖走了一圈。夜晚漆黑的湖水也被火炬映照得一片通红。

回到宿舍区后,学生们似乎仍然意犹未尽。有人兴奋地提议,“咱们一起来唱国歌吧!”

仿佛是要附和他的提议一般,从三十八号楼的三层窗口传来了一阵悠扬的铜号声,正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那激昂的旋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林涛似乎从来也没有像这一刻一样,感觉到国歌旋律中那巨大澎拜的**。

一双手臂紧紧地搂住了自己的腰。少女柔软而起伏的身躯贴着自己瘦削而结实的背脊,似乎有一股热热的**缓缓在他的背心湮开。

“足球虽小事;人生无游戏。”爷爷遗像上这两句非诗非词的文字一时间涌上了他的心头,这一刻却带着一股浑厚的家国情怀。林涛抬起头来,任凭春夜沉醉的晚风带着身后姑娘的清新味道,完全将自己包裹起来。

一名记者在旁边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一个镜头。在巨大的欢呼声中,一个少年斜支着破旧的自行车,身后一名少女紧紧地拥抱着他。少年微微仰起头来,闭着眼仿佛是在享受这样的欢呼一般。

尽管心内略微觉得有点与此情此景不太搭调,但是这一刻二人所构成的画面实在太美。记者毫不犹豫地按动了快门。多年以后他才知道,他所记录的乃是另外一段伟大历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