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位高权重,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手下的那些人,他手段独特,恩威并施,将他们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汪如龙是乾隆年间名盛一时的大盐商,原本是两淮盐政使征瑞手下的一个幕僚。征瑞原来本是道台,可是由于犯了过失而被撤职。为了东山再起,征瑞给当时担任军机大臣的和送去了万两白银。收钱之后,和积极办事,不久征瑞又官复原职。
自古以来,盐铁一直是政府经营,其中利润惊人,因此两淮盐政使的职位是难得的肥缺。征瑞刚一上任,汪如龙就前往府上拜会结识,并且给征瑞提出了许多歪点子,诸如如何收税纳捐、如何追查走私漏税、如何查假打非的敛财策略,深得征瑞的赏识,于是汪如龙被征瑞招为幕僚。汪如龙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小人,因此在征瑞手下干得顺风顺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第五次南巡之时,汪如龙亲自带领大小盐商,捐钱捐款、铺平道路,这样征瑞不费吹灰之力就讨得了乾隆的欢心,而汪如龙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
然而无论征瑞怎么聪明,都不知道汪如龙内心的真实想法。汪如龙一心想接近和,就是为了自己将来当上两淮盐政使,从而取代征瑞的位置,而征瑞却还蒙在鼓里。
汪如龙和征瑞一起向和进献了一匹名马,从而与和相识。和对于金银之类已经习已为常了,汪如龙善于揣测和的心理,因此总是送一些名人的字画给和,这样就引起了和的注意。
不久,汪如龙通过和给乾隆进献了一名江南美女,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和对汪如龙的进献也十分满意,但是此人的精明却让和颇感棘手,久处官场,各种各样的小人不得不防。和做官自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明白如果不趁机打压一下汪如龙的气焰,此人极有可能在皇上面前得宠,甚至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和私下里召见汪如龙,脸上摆出一副冷酷的表情,以冷嘲热讽的口气对汪如龙说:“恭喜你讨得皇上的欢心啊!”汪如龙见状,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不知道和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突然,和怒斥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让皇上沉迷于女色当中,致使君王荒废政事,论罪当斩!”原本油嘴滑舌的汪如龙听到和说出这些话,吓得脸色苍白,他连忙双膝跪地,不停地请求和救他一命。汪如龙说自己早就对和敬仰有加,只要留得性命以后定会好好侍奉和。和心里暗暗高兴,他原本只想吓唬吓唬汪如龙,让他不至于过分放肆,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也就不再为难汪如龙,便又换了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
汪如龙经过这件事,这才知道在和面前自己的聪明和谋略还远远不够。在清朝的官场上,处处都是暗礁,一不小心就会招来杀身之祸。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只有找到自己真正的靠山,才可以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和是一个权势极大、很有城府的人物,如果能够归附于他,那么自己也能够升官发财。于是,汪如龙经过和的一番恐吓,自此归于和门下,充当和的马前卒。
和见汪如龙对自己心服口服,也就有意地提拔他。和在乾隆面前将汪如龙夸赞了一番,说他如何精明能干、举止不俗等。然后,又说两淮盐政使征瑞虽然迎驾有功,但是却铺张浪费,有损皇上的英明。乾隆相当注重自己的名声,自然也不愿意背上铺张浪费这口黑锅,因此就命令和撤掉征瑞两淮盐政使的职务,另派一人来代替,于是和趁机推举了汪如龙。汪如龙从此一步登天,由一名盐商变为了两淮盐政使。从此以后,他对和更加忠心耿耿,他比征瑞更会聚敛钱财、更会办事,因此颇得和的欢心。
事后,征瑞愤愤不平,问和为什么自己每年给他交纳十万两的白银还会丢掉两淮盐政使的职位。和很平静地伸出两根手指,告诉征瑞别人比他交纳的钱更多,是二十万两白银和众多名贵的字画。征瑞心中苦闷而又无处发泄,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和通过恩威并施,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威严,而且让那些小人对他言听计从,他的手段独特,实在让人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