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1 / 1)

第七章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在开始本章的讨论之前,让我们看两则故事。

第一则故事发生在国外。一个夜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一位面容疲惫的老人,衣衫破烂,行李简陋,来到费城的一家旅店投宿。他对旅店的一位伙计说:“别的旅店都客满了,我能在贵处住一宿吗?”伙计解释说:“这几天城里举行大型活动,所以旅店到处客满。不过,您那么大年纪了,我不忍心看您这么晚没个落脚处,我把我的床让给您,我在柜台上搭个铺吧。”老人感动地连连说好。第二天早上,老人临行前对伙计说:“年轻人,你当得了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兴许过些日子,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伙计听了,以为老人在开玩笑,便善意地向老人笑了笑,挥手同老人告别。

两年后的一天,这位伙计收到一封信,邀请他去纽约回访两年前那个雨夜老人。伙计来到了繁华的纽约,找到那个老人。老人领着他指着一幢雄伟壮观的高楼说:“年轻人,这就是我为你盖的旅馆,请你来当总经理。”这位旅店的伙计就是纽约首屈一指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经理乔治·波尔特,那位老人则是拥有亿万财产的石油大王保罗·盖帝。原来风雨之夜他是故意乔装选才的,乔治·波尔特因自己的善心和德行被选中,从而开始了生命中辉煌的历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推测,保罗·盖帝可能也遇到了其他旅店的许多伙计,他们在才华方面和管理方面也许会超过乔治·波尔特,但保罗·盖帝偏偏选中了乔治·波尔特。保罗·盖帝认为,一个管理人员要想获得成功,仅仅掌握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不够的,他必须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必须善待顾客,善待每一个人,包括熟人和陌生人,友善仁爱之心才是事业成功的不竭源泉。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另一则故事发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长征中曾经流传着一条毛毯的故事。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的领导下,在江西宁都发动起义,率部参加红军。在庆祝起义胜利时,董振堂送给朱德一条毛毯作为纪念。朱德十分珍惜这条毛毯,带着它粉碎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多次“围剿”,走完了令人难忘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经常冒着严寒,往返于延安和西安之间。这时,朱德把这条毛毯又转送给周恩来,让他用来抵御风寒。半年之后,“七七事变”爆发了,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率领大军奔赴华北抗日前线。为了患难与共的老战友,周恩来又把这条毛毯回赠给朱德。于是,朱德带上这条毛毯,转战南北,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直至全国解放。现在,这条珍贵的“毛毯”被保存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一条普普通通的毛毯,在战争期间由两位革命战友互相转赠,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的深厚友情。革命老人谢觉哉在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说过:“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同志之间越加团结,朋友之间越能深交,我们的队伍就会兴旺。”

上面两则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爱,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力量。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必须保持一颗“爱人之心”,也就是说,要有一颗“公德心”。

一、社会公德是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一)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社会公德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列宁指出,社会公德就是社会生活中“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对社会公德作出的完整科学的表述,深刻阐明了社会公德的性质、特征、意义、作用、内容、要求,是理解和推行社会公德的重要依据。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是对人类共同生活的反映。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全体社会成员总是要共同遵守一些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即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凡涉及人类共同利益,公共视野,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行为规范,都被视为社会公德,它同人们的社会生活十分密切,要求比较低,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人们只有遵守社会公德,才能建立安定的生活秩序,使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社会公德从来都是与人类文明同步前进的。它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向现代进步的过程,并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社会公德程度的高低,反映着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显示着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精神,体现着一个地区伦理道德的特性。实践证明,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民族是一个危险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良好社会公德的民族,肯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越来越成为判断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社会公德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和是否进入现代化阶段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实际是:虽然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或者说在文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个十分突出的不足之处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旧道德观念随之泛起,产生了许多不良的社会道德意识,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经常发生。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舆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人,缺乏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助长了不遵守社会公德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所谓的道德滑坡,公德失范。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特别是在于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把社会公德建设放到应有的地位。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相比,道德建设的速度明显落后,缺乏维护社会公德配套的法律措施。社会公德理论的研究,社会公德状况以及社会公德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相对落后,社会公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公德的理论和规范体系,缺乏有效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在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致使有些人受国内外的一些腐朽思想的影响和**,选择了不道德的行为。

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要整饬当前公德失范行为,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是我国当代道德建设的工程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全国上下尊重公德,提倡公德,弘扬公德的大局下,正确认识我国公德建设的实际,研究并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使社会公德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并取得应有成效,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整个社会的共识。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意思是说,以自己的品德服人,才能使人口服心服。我们共产党人讲“德”,就是讲政治品质,就是讲先进性和纯洁性。不讲政治品质,不讲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会失去形象,就会失去民心。“德”是具体的,反映在工作中是职业道德,反映在生活中是社会公德,在哪个方面缺失,都是没有德行的表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这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要求,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一定要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时时事事处处给群众做榜样,既要做到“以德服人”,又要做到“以德带人”。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由于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理论建构是现代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而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首先,社会公德建设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当前,我国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进行的公德建设必须是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公德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对外开放的道德建设,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公德建设。

其次,必须确立开放的研究视野,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封闭的价值取向,把中国社会公德教育纳入世界道德教育中去,吸收一切合理的,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对我国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建设有所助益的东西。

再次,社会主义公德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道德传统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道德中有价值的东西,包括剥削阶级的一切道德美德,文明成果都可以借鉴和吸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指导下,创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公德规范体系。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自古以来就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为千百年来人们理想的社会公德在我国倡行奠定了基础。在现阶段,要加强公德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第一,广泛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公德知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公德建设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培养人的内在品质,造就理想人格,调节人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把生活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内化为品德的前提和中介。对我国当前出现的公德失范,要加以整饬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公民树立主人意识,平等意识和权力义务意识等公德意识是当务之急,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公德的集中体现,在进行公德意识教育中,抓住了为人民服务,就抓住了根本。

第二,应该充分开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使之现代化、民族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的总和。在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中,有许多精华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公德建设所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的。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感到生疏了,如何把它现代化,如何把大众道德民族化,是当今社会公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我们当前开展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当今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加强公民个人道德建设,增强主义自律意识。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的非强制性,是人们主动为自己立法并自觉遵守的内在自觉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规范是对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它的树立和落实对个人既是一种制约,又是一种引导,是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提高主体自律,把道德观念根植于人们心中

,把遵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功能内容的社会公德变为每一个人的内在自觉性,而不是仅仅靠他律,这是社会公德建设的最终目标。

第四,建立和健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评价的监督体系和法律体系。要切实发挥道德的作用,对个体和群体道德行为和活动做出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判断,以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社会公德的维护,需要采取一定的行政的,甚至是法律的措施。因为法制的制裁,监督,教育和调节对保证道德规范的贯彻实行,保证教育效果有重要作用。在建立和健全法律体系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强化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作用,如广播、电视、杂志、报刊、互联网等,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社会公德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有赖于我们社会中每一个人参与,又依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新时期下,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迎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严峻挑战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社会公德是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维系社会生存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仅关系着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目的。社会生活的运行,需要有一些起码的行为准则和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公德,继承了传统美德,反映了当代道德发展成果,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统一。

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是遵纪守法,就是要遵守党纪国法。法律、纪律,体现社会公正、公平。法律和纪律要借助强制手段来推行,同时也要靠人们的内在节制和主观努力来维系。是否自觉遵纪守法,是最起码的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更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的行为准则。

第一,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求广大党员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懂得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法规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第二,要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执行法规、法令和各项行政规章。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权力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更不能允许“以权代法”、“以情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发生。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作为执政党的成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遵守和执行法律和法规、法令、各项行政规章,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第三,要坚持党的纪律。纪律严明是贯彻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步调一致地前进。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党章党规,自觉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坚决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社会公德是社会成员整体利益的反映,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对人们行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党员干部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建设水平,必须首先从遵守社会公德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做起。具体说来,除了要遵纪守法、学法用法以外,还要自觉做到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移风易俗,倡导新风;爱护公物,反对损害;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

二、党员干部要做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

(一)文明礼貌是党员干部文明素质的直接表现

文明礼貌,是人们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来的高尚与典雅的状况,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直接的和外在的表现。讲文明、有礼貌,就是要求人们自觉遵循公共行为准则,用文明的语言和举止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党员干部做文明礼貌的模范,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礼节;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

相对于蒙昧和野蛮而言,文明是人类开化和进步的标志。从道德上讲,文明总是同涵养、教养、修养相关。它是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动物、与他人有着密切关系并重视这种关系的产物和结晶,是一种注重人自身的形象并把自我与他人、社会联系起来,讲究并追求人伦和谐的观点和实践。文明表达和反映着人类崇尚真、善、美,厌弃假、恶、丑的价值偏好与发展完善自身的内在要求,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它要求人们要做到举止文明,也就是说,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文明的内涵和标准,并及时适应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变换,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特定的角色要求和文明法度,为社会大众所认可。举止文明是每一个人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公共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第二,它要求人们做到仪表文明,注意自身的仪表和装束、动作和习惯,使之与社会环境、与自身的特质及其个性相协调,做到合体、合适、合度。所谓合体,是要根据个人自身的条件去选择最合适的仪表。所谓合适,是指仪表的修饰与打扮应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谓合度,是指仪表装束应与职业、年龄、性别和民族风情相协调。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就十分注重自身的仪表装束,他特意在一面大镜子上挂着一幅自己撰写的格言,上面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他一生都信守这一格言,不管是出入何种场合,都特别注重自身的仪表,总是给人留下整洁清爽、高雅大方的印象。

第三,它要求人们注意自己坐、立、行的姿势。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美的坐姿是一种文明行为,它既体现形态美又体现行为美。坐的动作应当轻而缓,从容自如,落座后要保持上身正直,不要耷拉肩膀,含胸驼背,给人以萎靡不振的印象。半躺半坐、跷二郎腿或频繁地抖腿、跷腿,都是不文明的。站立时,姿势要正,腰背挺直,两脚脚跟着地,不能摇头晃脑,没精打采。行走时,脚步要轻快,步子要平稳,自然从容而不做作,矫健轻松而不紧张。那些走起路来上下摆动、左顾右盼、弓腰腆肚的人,往往会给人以不庄重的感觉。

“礼貌”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上》,它的意思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具有的语言谦恭、和颜悦色、热情待人等友好的情意和礼节。作为一种品行或德行,礼貌的实质是对他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同时也体现出自己谦逊辞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交往环境中,礼貌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但它最基本的要求是待人诚恳、谦恭、和善、有分寸。礼貌不是虚情假意,也不是矫揉造作,是相互间的尊重和表里如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礼貌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礼貌总是同一定的礼仪、礼节相关。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视为一架机器,那么礼仪、礼节就是使这架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有句谚语说得好,“礼节乃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具备良好礼仪的人,总是能够比较好地与人相处,并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因此有人说:礼仪是文明战胜野蛮的一曲凯歌,是获得自尊的明智途径。它并不是怯懦的表示,而是公德的象征。

现代人的交往礼仪和礼节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握手致礼、见面介绍、待客做客、交谈访问到宴会歌舞、乘车入座、请客送礼等,都形成了一些为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可的礼仪和礼节。礼貌待人首先要求人们多用尊称,如“您”,“老人家”、“大哥”、“大姐”等等,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称“小姐”或“女士”,对男子一般称“先生”,不能叫别人的外号,尤其不可称呼带有他人弱点或生理缺陷的外号。在人际交往中要多用礼貌语言,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等。别人做了有益于自己的事,应当说一声“谢谢”。自己做了有损于别人的事,应赔礼道歉,说声“对不起”。有求于人家,应说“请”,凡此种种,都是礼貌待人的表现。要注意倾听,不任意打断别人的话,不随便干涉他人的个人私事,不污蔑诽谤他人。做到遵守诺言,守时守约,竭尽忠诚,与人为善;入乡随俗,因人施礼,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个**好;尊重妇女,爱护儿童,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是高尚的社会行为

助人为乐,是基于对共同幸福与个人幸福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理性行为,是一种以帮助别人为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的优秀品质与高尚风格。它具有与人为善,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特征。

马克思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助人为乐作为一种美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劳动生活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这种美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光大。在我们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亏了我一个,幸福几亿人”的思想和行为蔚然成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他们的工作岗位、具体事迹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为群众办事尽心竭力,份内的事要办,份外的事有条件的也要办;自己能办的要办,自己办不了的也要想办法帮助办,努力使群众满意,让群众高兴。

与助人为乐紧密相连的就是见义勇为。孔子曾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这就是说,道德上的勇敢在于做那些合乎道义、值得去做的事情。如果看见了合乎道义、值得去做的事情却不愿意去做,就谈不上有什么勇敢。见义勇为作为一种敢于担当道义,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结着人们的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着人们的道德良心和人格尊严。做到见义勇为,首先要求人们在坏人坏事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用自己的正义之举剪除邪恶势力,“横眉冷对千夫指”。见义勇为要求人们在事关公众利益或人民利益的情况下,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公众利益或人民利益,“俯首甘为孺子牛”。见义勇为要求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坚持原则和真理,不苟且,不随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弘扬见义勇为的美德,在全社会形成见义勇为的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往今来,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见义勇为的佳话。徐洪刚、李学生等一大批见义勇为的英雄模范人物用自己的实际

行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展示了社会主流。

毋庸讳言,当前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讲社会公德的现象,见死不救、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行为时有发生,卖**、嫖娼、赌博、贩黄、偷窃抢劫、坑蒙拐骗等沉渣泛起。有的人不愿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不愿做那些值得做和应该做的道义之事。我们的社会和时代呼唤着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英雄行为。一个没有见义勇为精神的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有见义勇为才会有社会正气、民族脊梁。广大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示范群体的重要代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应当弘扬传统美德,敢于见义勇为。

公物是社会全体成员或某一集体成员共有的财产,是公民享有社会权利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在为社会劳动的同时也为自己劳动,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以劳动报酬和奖金的形式归个人,用于个人消费,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社会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国家安全、社会教育、福利事业,最终以各种形式和途径用于满足劳动者的社会需要。公共财物作为社会成员或集体成员共同劳动、辛勤工作的成果,理应得到加倍的爱护和珍惜。

爱护公物,体现了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必须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应当看到,在我们国家,不爱护公物甚至破坏公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爱护公物不仅是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保值增值的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在世界面前整个民族形象的重大政治问题,绝不可小视。为此,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做出榜样,带头爱护公共财物。要确立起社会的整体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自觉爱护公物,做到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惜社会共同的劳动成果。要坚决反对损坏公物、化公为私的行为,自觉爱护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消防等公用设施。此外,还要切实注意保护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

(三)保护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生存的家园,就是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花草树木、野生动物、人文景观,注意节约用水;防治废气、废渣、废水和噪音污染;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各种资源。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是掠夺式的开发,如大肆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河流干涸,土地沙漠化等;另一方面是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工业的蓬勃兴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集中体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方面。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40年代以来,热带雨林已被大片毁掉,沼泽地也被毁了一半,406种哺乳动物、539种鸟类、209种爬行动物、242种鱼类、867种昆虫等濒临绝种。除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外,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农药、核废料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和积累,二氧化硫等长距离迁移形成了有潜在威胁的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了大气的构成比例,并因温室效应使地表气温逐渐升高,臭氧层的臭氧浓度不断降低,破坏了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凡此种种都将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2013年初,北京等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就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长期未被注意的事实:人类在利用大自然发展经济和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破坏大自然,破坏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此,1972年,联合国首次召开了旨在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世界大会,通过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强调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号召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怀地球这个小小的行星,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环境,这是人类庄严的责任。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1982年以来,先后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专门法律、法规,并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在全国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今,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美化环境,已经成为现代人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蓝天、碧水、绿地,已经成为积极、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重要指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人才和外资,开发旅游,发展经济,增强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引导人们陶冶思想情操,升华精神境界。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环境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地方的局部问题,也不是一般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是涉及全国、涉及大局、涉及全人类和全球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环境保护的模范。

要牢固树立生态伦理意识,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依据于自身的进化发展,而且依据于其他物种存在的进化和发展,努力改变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念,坚决克服人类沙文主义。我们要坚持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广到自然资源和整个自然界中去,维护动植物的生存权利,努力创造条件使它们生殖繁衍,有所发展,坚持共生共荣、和睦相处,关心和爱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要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自然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只向自然界索取,而不相应地给予,要让大自然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努力做到消耗、使用与培养、生育相结合。这样,自然界才能无限地造福于人类。要美化环境。保护环境是美化环境的前提条件,美化环境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目的之一。要努力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环境的良好心理习惯,珍惜、爱护一草一木,植树造林,见缝插绿,爱鸟爱鱼,养花种草,严禁乱丢乱扔、乱抛乱洒、乱捕乱捞,坚决反对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

三、党员干部要自觉维护社会公正

(一)要自觉维护社会公正

如果说“为民”是党员干部道德的价值支柱,那么,“公正”则是为民之德的具体体现,因为“为民之心”集中体现为“为公之心”,或“民心”即“公心”。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公平待人、秉公执法、大公无私、为人正直等作为官德的主要规范,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继承和弘扬这些规范尤显迫切。公正作为一种永恒的价值理念,于官德之要求,含义有二:一是社会伦理意义上的公平,二是个体德性意义上的正直,具体表现为分配公平、执法公正、为人正直、用人平等。正因为公正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当政者往往以此作为“大道”之本,“齐民”之要,此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官员的腐败实质上也就是以权谋私,即从践踏“公”开始的。谁要是失去了公正,谁就失去了为官之本,“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朱熹语)。“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老百姓对官员的道德评价尺度之一就是公正无私。所以说,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自觉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要诚实守信、表里如一

正直,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公正、诚实、不偏邪的一种品德,即不仅己身正而且能正人之曲。正直的对立面是虚伪、欺骗、伪善、背信弃义。那么,正直体现了什么样的德性要求呢?一是诚实,二是坚定的原则性,即办事公道。

诚实表明了言行一致、不虚假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来就是说真话,办实事,不掩盖,不歪曲事实真相,其反面是虚伪。诚实产生于人们需要对他们生活着的社会、对他们应当评价的周围的人的行为、对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一个正确认识。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诚实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是为人谋事之本。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诚实被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生德业,实为政基,当官者的诚实品格尤显重要。诚实首先意味着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要实事求是。对领导干部来讲,一是自己讲真话,不要哄骗上级,也不要欺骗群众,要从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敢于直言;另一方面要允许和鼓励别人讲真话,尤其是对向自己提出批评和建议的人更应鼓励其直言不讳。有的干部只听得进吹捧奉承的话,听不进反面意见,这无疑就是鼓励别人说假话。其次,诚实意味着言行一致,言而有信,干部如果言而无信,只讲大话、讲空话,但从不兑现,开“空头支票”,自然就会失去信誉、毁坏形象、动摇政基,此所谓“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最后,诚实意味着办实事。为官者不能只当“口头革命派”,而是必须扎扎实实为民造福,以政绩说服人。只有做到了诚实待人处事,才可能正直。

(三)要办事公道、不徇私情

公道作为品德表现为行为的处事公平,不谋私利,而对于不公平敢于直言,遇有恃强凌弱等丑恶现象时,敢于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即坚定的原则性。有无原则性是体现一个人是否正直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衡量官德水平的指标。“为政当以公平正大行之,是非毁誉,皆所不恤。必欲曲徇人情,使人人愉悦,则失公正之体,非君子之道也。”这就是说,为官要主持公道、办事公道。

首先,要坚信事业的正确性,不为权势、金钱等**而改弦易辙。一个人要正直,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直”。如果以歪为正,以曲为直,就没有是非界限,谈何公道?不但要有是非观念,而且要笃信事业的正确性,不因各种**而放弃自己的立场。

其次,要不因邪恶势力的威迫而丧失原则。人也许可以抵制香花的引诱,但难以在狂风暴雨中不低头。一个正直的人,一定是一个不畏强暴的人,一定是一个恪守原则的人。见风使舵、唯唯诺诺、卑躬屈膝的人,不可能正,也不可能直;自私自利,自己不干净者,也不可能正直。“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歪”,只有自身过得硬,才有胆量、有能力去同恶势力作斗争。

同时,要对不道德行为直陈其弊,不因“私情”而放弃原则。在中国,人情主义文化传统很浓,“不懂人情”、“不讲人情”往往成为一种道德罪名。由于特殊的以己为中心而依次推出的社会关系结构,人情往往就是“私情”,而非“公情”。谁都有亲戚朋友,难免为人情所困,陷入“私情”与“公道”的二难。一个正直的人会不徇私情而主持公道,舍小家为大家。

总之,公道是存之于心、施之于外的品德,也是社会正义的反映,它既源于民又施于民。如果社会有失公道,则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应当挺身而出,哪怕自己受点委屈,也要还老百姓以公道。只有这样,社会正义秩序方可建立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