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友是告诫你出错的警钟(1 / 1)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诤友尤其可贵,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言不讳,从不粉饰和掩盖朋友的缺点、错误,而是敢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诚如古人说:“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意思是说,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如果人们能结识几个诤友,那么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多出一些成果。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诤臣,他敢于直言进谏,不惜触怒唐太宗。

有这样一件事:李世民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于是,众大臣一致建议太宗到泰山“封禅”,告成功于天地。唐太宗也认为是前无古人的明君,完全有资格封禅。但魏征认为不可,坚决谏止,因此和唐太宗引起了一场辩论。太宗争辩说,难道我“功不高耶?德不厚耶?远夷不慕义耶?嘉瑞不至耶?年谷不登耶?何为而不可?”,虽然太宗一连提出六个反问句质问魏征,但魏征毫不让步,对上述各点一一进行驳斥。最后严肃指出:“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义安,未甚充实”,并直言搞封建禅之类的事,实为劳民伤财之举。虽然太宗很生气,最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束了“封禅”一议。

唐太宗虽然没有封禅,但他为民着想,及时制止劳民伤财之举的行为,赢得了天下民心。而这全归功于魏征的直言进谏。

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所誉非过。魏征犯言直谏,虽然惹得太宗不高兴,但却成就了太宗从善如流,以民为本的美名,可意义远大于封禅。诤友朋友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得失:诤友是一口警钟,可以敲醒沉睡的心灵。人生若能得一诤友,真是受益匪浅。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面镜子、重视这面镜子。因为诤友容易得罪人,在当今习惯于颂扬的社交规则下,诤友往往被人们的所谓面子观念封杀,常常被“抛弃”、被冷落。而待到醒悟时已经失去彼此的交往,只好扼腕叹息。失去诤友是一种损失,诚如唐太宗所说,“亡一镜矣”,所以,我们要珍惜身边的诤友,用宽容大度去接纳他们。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诤友有时提出的批评和意见可能会很难听,甚至伤害了你的自尊,但不要生气,要冷静下来想想他说的缺点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真的存在,你就应该感到高兴,并应该努力去改正,这样你就又少了一个缺点。虽然人无完人,但每个人谁不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如果少了一个缺点,就说明你又离完美近了一步。所以,你不仅不应该去责备你的诤友,反而应该感谢他的提醒。

相反,如果对诤友的一些批评或意见不愿承认,讳疾忌医,甚至恼羞成怒,那么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公元26年,吴国大败越国后,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答应越国求和之意。此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到勾践有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虎遗患,而应乘势灭越。夫差不听。

公元36年,夫差欲率大军攻齐,越王勾践率众朝贺,伍子胥再度劝夫差应放弃攻齐,灭越才是当务之急,因为伍子胥已经觉察到越国正在逐渐强大,不料,他的苦谏再次遭到夫差拒绝。伍子胥知夫差昧于大势而不可谏,吴国终会被越国所灭,为了避祸,他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齐国。不料,这事被勾践利用做了文章。勾践送给夫差的大臣伯嚭大量钱财和美女,要伯嚭诬陷伍子胥把儿子送到齐国就是背叛吴国。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回想起伍子胥经常顶撞自己,更是怀疑伍子胥,于是赐死了伍子胥。伍子胥毫无畏惧,临死前对邻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的东门上,让我看到越国军队怎样入城灭吴”,言毕自刎而死。死后仅十年,吴果然被越所灭。夫差后悔莫及,最终自杀。

伍子胥是吴王身边的诤臣,可是吴王夫差没有珍惜,而是自以为是,轻信谗言将其杀害,最终国破人亡。

人生得一诤友不容易。诤友的话虽然不中听,但却出自他的肺腑,能引起你的警醒。不像有些人只会在你面前夸耀你的好处,掩饰你的缺点,让你沾沾自喜,疏于防范。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那么他最终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要珍惜身边的诤友,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他。

排雷日记

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真诚关心你,为你的错误和失败痛心;也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直言你的缺点和瑕疵,帮助你扫除成功的障碍。而诤友就是这样的朋友。拥有诤友是人生的幸运和福气,请珍惜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