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式的自怜并不是一种美(1 / 1)

我的朋友张女士今年才36岁,给人的感觉就像到了更年期一样,她在朋友、同事面前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抱怨自己的“不幸”:丈夫的收入没有朋友的老公高,孩子不像同事家孩子那样听话,大学时样样不如自己的人,现在开着豪车住着豪宅等等。她一边抱怨,一边说自己可怜,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声音也开始哽咽了。事实上,张女士的生活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老公是一家事业单位的骨干,一儿一女都长相清秀,聪明伶俐,她本人也拿着不低的工资,生病了还有医疗保险……可是,张女士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些“可怜”的事情上,见人就说,弄得朋友、同事也对她敬而远之,往往张女士一开口,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觉得她太矫情,“明明挺好的,干吗嘛故意把自己说得那么惨……”

张女士其实是产生了自怜情结。这种情结是随着社会进步而蔓延开来的。一方面,商品经济社会不可避免地令人的欲望升腾,现实与需求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让人备感失落;另一方面,生活条件的改善让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感,而对“失去”的担心让人们越发觉得心里没底,最终丧失了平常心。于是,在这种心理失衡的情况下,人们经常感到自己“太不容易了”。

“自怜”的发展会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假性自怜,内在的原因往往是希望获得理解,维护自己的“自尊”。一些人觉得自己生活得不如别人,于是利用各种场合向大家解释造成这种状况的各种“不可控”因素,如向别人表示自己怀才不遇,一再强调不是自己不行,而是领导有眼无珠。第二阶段才是真性自怜。当假性自怜成为一种习惯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当事者会产生抑郁情绪。到了这一个阶段,他们已经很难意识到自怜的初衷——维护自尊,而是深陷其中。这个时候,别人看他们挺好,他们却拿自己当草,陷入自卑自怜的恶性循环之中。

现代生活中,像我的朋友张女士一样喜欢“自怜”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就像祥林嫂一样,逢人便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似乎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同情的人就是自己。他们原本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结果却让周围的人越发反感,导致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朋友越来越少。

其实,自恋和冷热痛痒一样,也是一种自我察觉,是对当前状态的自我评价,然后会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来进行自我调节。从这个角度上说,自怜虽然是一种消极心理,但适当的自怜也是有益身心的。打个比方来说,知道冷了就添衣显然有助于身体健康,那么“委屈”就像是心理健康的警戒线,督促人们及时进行心理“排毒”,这显然对身心健康也是有益的。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自怜心理一旦过了头,对人对己都是祸害。最终像黛玉一样将一腔幽怨化作淋漓鲜血也不无可能。那么,该如何抛开自怜呢?

1.别把自怜当成美这一点是对文艺青年说的。

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现象,在当代,很多娱乐节目、选秀节目、电影、小说都在消费苦难,对痛苦进行病态的审美,仿佛非要较个“谁比我更惨”的真。很多原本便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都沉溺其中,尤其是女性,往往会认为《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吟”的情愫是像诗一样美丽的。但事实上,这种情愫在文艺作品中欣赏一下即可,真的把它带到生活中,并没有多少好处和美感。当一个人不断强调和暗示自己多么可怜、多么悲惨时,他极有可能就真的变得很惨了。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实现的寓言”,就是说你内心的想法创造了你个人的实相。

2.觉察到正身处自怜中。

所谓“自知者明”,假如两个人都有自怜情愫,一个人觉察到了自己的非正常状态,而另一个仍混沌无知,那么前者肯定比后者更容易抛开自怜。觉察,即摆脱了“无明”的状态,这往往是改变的开始。觉察会让人看清自己真实的情况,及时停止那些消极的暗示。

3.接纳生命中的失控和失序感。

虽然“掌控”的感觉非常好,但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人所无法掌控的事情太多,别人的世界无法掌控,未来无法掌控,甚至有时连自己都无法掌控,失控感是人生中常常需要面对的事情。竭力想要掌控一切,必然会带来压力与焦虑,适度的放松控制,对身心都是一种平衡和助益。允许失控感的出现,接纳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失控与失序,不要求一切尽在掌控,心态就会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