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肢体语言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那里,也会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我们在这方面应有所注意,平时多翻翻资料,了解一下其他地方的民风民俗,以免在不经意间闹出笑话,惹得彼此尴尬。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某些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随着国际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更加顺畅地交流和沟通,我们有必要对其他地域和民族的肢体语言的含义有所了解。
在交际活动中,动作也往往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有些动作,由于约定俗成的缘故,已成为人们通用的交际礼节。早在古希腊战争年代,双方为了友好不再打仗,都把盔甲、面罩取掉。以后,人们在交际场合表示友好时,就模仿推开盔甲、面罩的动作,逐渐演化成现在表示礼貌与尊重的“举手礼”。
除了“举手礼”之外,古代的人们为了表示友好,表示不再争斗,就把手伸出来,让对方看看。意思是说:“我手中没有武器,和好吧!”这一动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握手礼”。
“举手礼”“握手礼”业已为全人类通用,还有一些表情达意的动作是各民族特有的,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熟悉它们,才能在有关交际场合懂得它们,使用它们。例如:中国人指鼻子表示“我”,而美国人表示“我”则要指胸。英国人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时候,为了使听众安静下来,往往举起双手,举到同自己头部一样高,掌心向下。而希腊人则把这种动作看作是最大的侮辱或蔑视。
即使是通用的握手礼,许多地域或民族之间也有细节上的差别。例如非洲尼日利亚人在握手时,要用大拇指在手上轻轻弹几下,表示手中没有东西。大洋洲的人,握手时只用中指互相勾住就行了。日本北海道的虾夷人,见面时先要双手合十,再渐渐将手举向前额,掌心朝外推开,然后男人拍拍胡子,女人拍拍上嘴唇,再握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下子接受任何模拟信号都不具有通用意义是不可想象的。他们会举出点头为“是”,摇头为“不是”的反例来。
但据一位曾在印度做过客座教授的美国大学讲师说,他只在那儿干了一学期就自动辞职了,因为虽然他的理性(即他的头脑)知道,在印度把头转向一边表示赞同,但他在感情上还是不能接受:“天天见到那么多脑袋似乎全是表示反对的,这简直快要把我逼疯了!”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即使我们已知这个或那个信号“在别处”另有的含义,但要想在感情上平和地接受它依然很困难(参照本章开始瓦茨拉维克的引言)!
康采恩公司的欧洲总部设在法兰克福,在这里工作的都是经理级人物,成百上千的美国和德国管理人员聚集在这里,控制该康采恩在全世界的营运情况。讨厌的是美国经理与德国同事间的摩擦一直不断,最后公司不得不求教于一名专家。
专家调查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美国经理习惯于开着办公室大门,在他们的德国同事眼中,这意味着“孩子气,不成熟,典型的美国人——对工作一点都不认真”;而那些成天锁着门的德国经理也给了美国人同样的坏印象:“典型的德国人,斤斤计较,自以为了不起!”
这位专家指出,对于德国人而言,他“整个的办公室都属于隐私区”,而美国人的“气泡”中只包括自己的办公桌。当某人想同某个经理说话时,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对方是个德国经理,他必须先敲门,等到对方说“进来”,他才能打开门踏入对方的“领地”(另有些作者指出,听到敲门声与说出“进来”之间的时间长短与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有直接的关联)。
同一件事在美国经理那儿完全是另一种程序:因为门无论何时都是开着的,所以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自己要找的人到底在不在,或者他现在忙不忙。如果人们认为现在是个适合谈话的时机,他会走到门附近,一只手按在门框上询问对方意见,他会这么问:“比利,能给我几分钟吗?”若对方不耐烦地摇摇头,表示自己不能或不想放下手头的工作,或低声嘟哝一句:“等会儿吧,约翰!”那么前者就会走开,等待另外的时机。若对方恰好有时间,他会回答:“当然!”这样,前者就可以进入室内(此外还有一种中间状态:虽然人们已进入室内,手却依然留在门框上,这时人们很可能是要出示随身带来的东西)。但是,只要拜访者的手还留在门框上,他就尚未进入美国经理的隐私区。与之相反,对德国经理来说,打开门就意味着进入了他的隐私区,因此在没有他的允许的情况下门不该被打开。明白了上述基本区别,你出差到美国时就会明白,为什么你的同事的举止都显得那么随便。同样,美国客人在我们国家对大厅紧闭的反应很激烈也是可以谅解的。
正是因为肢体语言存在着文化差异,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理解对方的肢体语言的独特含义,并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实现更加顺畅的沟通,使自己的谈吐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