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就都归你。那人于是拼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也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时说:“一个人要多少地呢?就这么大。”
人们总是拼命地追求金钱、权力、地位……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苦苦钻营,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沉重的压力,甚至活得喘不过气来。
有一位国王,名叫伽南。他喜欢聚敛财宝,希望把财宝带到他的后世去,心里想:“我要把一国的珍宝都收集到我这儿来,不能让外面有一点儿剩余。”
因为贪恋财宝,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放锁在小楼上,吩咐她身边的侍女说:“要是有人带着财宝来求我的女儿,就把这个人连同他的财宝一起送到我这儿来!”他用这样的办法聚敛财宝,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还有金钱宝物,所有的金钱宝物都进了国王的仓库。
有一个寡妇的儿子看见国王的女儿姿色美丽,容貌非凡,十分喜爱。但是他家里没有钱财,没法结交国王的女儿。为了这事,他生起病来,身体瘦弱,气息奄奄。
母亲问他:“你害了什么病,怎么会病成这个模样?”
儿子把事情告诉了母亲,说:“我要是不能和国王的女儿交往,必死无疑。”
母亲对儿子说:“可是国内金钱宝物,一无所剩,到哪里去弄到宝物呢?”
母亲又想了一会儿,说:“你父亲死的时候,口里含有一枚金钱。你要是把坟墓挖开,可以得到那枚钱,自己用那钱去结交国王的女儿。”
儿子照着母亲的话,就去挖开父亲的坟,从口里取出那枚金钱。他拿到了钱,来到国王女儿那儿。这时国王的女儿便把他连同那枚金钱送去见国王。
国王见了,说:“国内所有的金钱宝物,除了我的仓库中,都**然无存。你在哪里弄到这枚金钱?你今天一定是发现了地下的窖藏了吧!”于是国王用种种刑法,拷打寡妇的儿子,要问清楚他得到钱的地方。
寡妇的儿子回答国王说:“我真的不是从地下的窖藏中得到这枚金钱的。我母亲告诉我,先父死的时候,口中含着一枚钱。我挖开坟墓,由此得到的这枚钱。”
伽南国王派人去检查真假,果然看见了此人父亲口中放钱的地方,这才相信了。伽南国王听了差人的报告,心里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宝物,想的是把这些财宝带到后世。可是那个死人父亲,却连一枚钱都带不走,何况我这样多的财宝呢?”
佛祖曾有一偈曰:“钱财身外物,悭贪难受益,纵积千万亿,身死带不去。”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车子、房子还是票子,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我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这些东西统统视为身外之物,一味追求财富、名声、地位,不见得能够幸福快乐,相反很可能将自己推向充满痛苦的欲望深渊。所以聪明人擅于取舍,于我有益者,不懈追求,如麦粒;不利身心者,纵然好得天花乱坠,也不为所动,毅然拒绝。这才是智慧。否则,盲目追求只能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活得喘不过气来。而且金钱及物质财富何为多,何为少,很难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清朝乾隆时期的宰相和珅曾拥有的财富折合白银八亿两以上,可他还是“人苦不知足,得陇复望蜀”,整天提心吊胆,最后落得财产被抄、本人自裁的下场。
世人为了追求金钱、财富疲于奔命,甚至铤而走险;其实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样拼命地追求又有什么意义呢?可是很少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要知道,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也只需一日三餐,只睡一张床。
我们快乐是因为帮助别人得到快乐,努力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嫉妒和怨恨别人,爱人类之所有,并且尊重他们,不求任何人施予恩惠,只求生活所需。知足,才能常乐,才能免除恐惧与焦虑。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从贪婪的精神桎梏中解脱出来。
不贪恋身外之物,是一种难得的清醒,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