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全知全能的样子,生怕露出不懂的地方,让孩子看轻了自己。其实这样辛苦地维持自己的威严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能放下“威仪”,主动向孩子请教一些事情,你们的关系将会更亲密。
晚饭后,布鲁斯一直在摆弄那个坏掉的音响,可弄了半天还是没有修好。这时布鲁斯13岁的大儿子汤姆从楼上吹着口哨跑了下来,看他的打扮似乎正准备出门去玩。“汤姆!”布鲁斯叫住了他,“过来帮我看看这个音响,再修不好就得换了!”“爸爸,您是让我帮您修音响吗?可是我以为……真是太难以置信了!您从来都不会找我做这种事的。”然后在父亲略显尴尬的目光里,汤姆迅速脱下外套蹲下来和父亲一起研究那个音响。“您看!这个导线接触得不太牢固,我猜毛病就出在这上面!”布鲁斯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你怎么会懂这么多呢?你知道,我一直把你当成小孩子!”汤姆愉快地笑了:“爸爸,我不是告诉过您,我参加了学校的电器小组吗?以后家里的电器坏了,需要帮忙时就请您说一声,我会非常愿意和您一起干活的!”从那以后,布鲁斯发现儿子变得懂事了很多,看到父母做家务事时,他会礼貌地问一声:“需要我帮忙吗?”而且汤姆还买了一大堆物理方面的书籍,有空就坐在房间里研究,现在汤姆已经成为了家里的“电器专家”,老师告诉布鲁斯说汤姆现在上课时变得“很认真”。
布鲁斯第一次向儿子汤姆请求帮助时,我们可以看到汤姆感到十分惊喜,他立刻放弃出去玩的念头,留在家里陪父亲修理东西。13岁的汤姆非常骄傲,父亲的求助让他看到了父亲对他的信任和依赖,这种感觉甚至成了他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所以为人父母的你何不放下架子,向孩子请教一些东西,你会发现不再需要唠叨、不再需要责骂,你的求助就使孩子变得更懂事、更乐于学习。
我们应该明白每个孩子都希望“做自己的主人”,他们都希望从自立与帮助他人中寻求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所以,父母不妨试着扮演一下弱者,给孩子的责任心与能力以最好的鼓励与赞赏。
其实扮弱者并没有什么为难的,你可以不时地叫孩子教给你一些东西,比如,怎样收发邮件,如何解答一条谜语等;也可以叫孩子帮助你做一些与研究有关而你又没有时间去做的工作,例如,叫孩子调查最完全、最可靠、最畅销的价值在2500元左右的冰箱,或者研究市场上最好的洗衣机,或找出一段为了达到市中心的某一地点而避免遇到修路或交通堵塞等现象的最佳线路,或叫孩子核对一些所调查的事实和资料再给你一个结论。孩子决不会认为这些工作枯燥乏味,他们一定会满怀希望地认真工作的,这不仅使孩子得到了一个锻炼机会,也会使孩子因“爸爸(妈妈)需要我”而感到开心。
另外,当孩子有自己特殊的兴趣和爱好时,可以让他告知你他所学到的、发现的东西。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对天文学感兴趣,你可以让他指出某一星座的位置;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研究汽车,当你们一起外出时,可以叫他告诉你某些车的名字。
寻求孩子的帮助,从小的方面看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技巧,但从更高的层次看,却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惑:一个小孩子有什么能力可帮助大人?历来都是大人帮助孩子,哪听说过孩子帮助大人的?他们即使接受让孩子帮助自己,也不过认为是一种哄小孩的游戏而已。
实际上,这不仅不是一种游戏,而且还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也是家长自身的需要。我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行为方式及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我们的成见、生活经验以及越来越多的惰性常常阻碍我们看到这一变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更快、更好地掌握了新媒体技术,如计算机网络等。在“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巴黎国际论坛上,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学者形成了一种共识:我们正在被青少年甩在后面,我们感到了挑战,我们对自己的无能和无知感到恐惧。甚至教授计算机的老师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老师指导入门后,很快地就超过了老师,最后就变成了相互学习。在有计算机的家庭里,孩子常常成为父母的老师,因为除了他们,几乎没有人可以教父母如何应付不断涌来的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浪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此提出“以孩子为师”,并倡议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其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也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很多让自己不得不佩服、不得不学习的地方。
许某是一家音像店的老板,最近他发现自己9岁的儿子强强常把自己看过的漫画书和CD盘带出去。许某问孩子把东西借给谁了,但儿子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借?没有啊!我把漫画书打九折卖给同学了,CD嘛,和同学交换了。”许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爸爸买给你的书啊,你怎么能把书卖了呢?”儿子却满不在乎地回答:“可是我已经看完了呀!放在那里没有用,还不如打九折卖掉,同学也高兴,我还可以存钱买新书。爸爸,你不是做生意的吗?怎么不理解我呢?”许某仔细想一想,忍不住笑了,孩子的办法多聪明啊!第二天,他在自己的音像店门前挂了个牌子:“以旧换新,两张旧影碟可换一张新影碟,同时本店从即日起出租影碟,欢迎光临!”结果店里的生意从此红火了很多,许某高兴,孩子更高兴,他郑重向许某许诺:“我要好好学习,然后出国留学,以后要做个大商人,经营很大的一家公司。”
生活中有很多强强这样的孩子,他们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还有与丰富生活相适应的多种能力,比如说,对足球、流行元素了如指掌,对家用电器样样精通,他们英文娴熟,当你被电器上的各种按键、电脑上的条条指令弄得眼花缭乱时,孩子却可以轻松应对这一切。因此以孩子为师并没有什么丢人的,这样反而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交流的融洽性和趣味性,并促使孩子不断学习和进步。
以孩子为师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但向孩子请教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应该是平和虚心而不是盛气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