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有一则寓言。鸟儿子问鸟爸爸:“人幸福吗?”鸟爸爸回答:“没咱们幸福。”鸟儿子问:“为什么?”鸟爸爸回答说:“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鸟儿子问:“这刺叫什么?”鸟爸爸回答:“叫忌妒。”
客观地说,人天生就有忌妒心理,婴儿从一岁半开始就出现了忌妒表情,而两三岁的孩子忌妒吃醋的心理已经很明显了。有时我们为了管教孩子,可能会“吓唬”他们:“宝宝,这件衣服你要是不穿,妈妈就送给隔壁莉莉了!”果然,孩子马上将衣服穿上。“小明,你要是再淘气,妈妈就不疼你了,只疼弟弟!”果然,正在疯玩的孩子立刻安静了下来……只是,当我们得意这一招儿很管用时,是否想到这可能助长孩子的忌妒心理呢,是否想过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不快呢?家长如果长期用这种方式教养孩子,可能使孩子习惯于把别人当做“假想敌人”,养成忌妒、不接纳他人的性格。
忌妒会让孩子产生怨恨的心理,对别人施以冷眼,并对别人的过失给予猛烈的攻击,从而使自己丧失宽广的胸怀。忌妒是一种十分有害的心灵腐蚀剂,不仅使孩子陷入心理的死亡之谷,还会使人怠慢和落后。
在果园的核桃树旁边,长着一棵桃树,它的忌妒心很重,一看到核桃树上挂满果实,心里就觉得很不是滋味。
“为什么核桃树结的果子要比我多呢?”桃树愤愤不平地抱怨着,“我有哪一点不如它呢?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不行,明年我一定要和它比个高低,结出比它还要多的桃子,让它看看我的本事!”
“你不要无端忌妒别人啦,”长在桃树附近的老李子树劝诫道,“难道你没有发现,核桃树有着多么粗壮的树干、多么坚韧的枝条吗?你也不动动脑子想一想,如果你也结出那么多的果实,你那瘦弱的枝干能承受得了吗?我劝你还是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吧!”
忌妒的桃树可听不进李子树的忠告,忌妒心蒙蔽了它的耳朵和眼睛,不管多么有理的规劝,对它都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桃树命令它的树根尽力钻得深些、再深些,要紧紧地咬住大地,把土壤中能够汲取的营养和水分统统吸收上来。它还命令树枝要使出全部的力气,拼命地开花,开得越多越好,而且要保证让所有的花朵都结出果实。
它的命令生效了,第二年花期一过,这棵桃树浑身上下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桃子。桃树高兴极了,它认为今年可以和核桃树好好比个高低了。
充盈的果汁使得桃子一天天加重了分量。渐渐地,桃树的树枝、树干都被压弯了腰,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可是,桃树不肯放弃即将到来的荣耀,它下令树枝与树干要坚持住,不能半途而废。
这一天,不堪重负的桃树发出一阵哀鸣,紧接着就听到“咔嚓”一声,树干齐腰折断了。尚未完全成熟的桃子滚落了一地,在核桃树脚下渐渐地腐烂了。
这虽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是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忌妒是毁灭人的腐蚀剂。虽然拥有忌妒毛病的人不会拥有童话故事中桃树般的命运,但是他的心里也绝不好受。
因为忌妒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就要让他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平常心,也就拥有了人格魅力。
培养孩子远离忌妒,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事求是地对待孩子的言行
家长要密切注视孩子的言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把它们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内驱力。同时,实事求是地对待孩子,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让孩子随时清楚自己的不足。
2.帮孩子分析原因让其远离忌妒的误区
帮助孩子分析忌妒对象“成功”的原因,帮助孩子找出自身的缺陷和“赶超”的优势及途径,避免自弃、自卑、攻击、执拗等不良心理的持续侵扰。
3.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
有忌妒心的孩子多数有自卑感,看不到自己可贵的地方,懒得开发自己的潜能。忌妒心强,会造成心理上的内耗。家长要引导孩子逐步树立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4.激发孩子竞争和自强的信念
积极引导孩子把忌妒心理转变为竞争意识,鼓励孩子奋起竞争。
忌妒的人是可怜的,他们自卑、阴暗,他们享受不到阳光的美好,体会不到人生的乐趣,而只会生活在他们的黑暗世界里。忌妒的人会使“心灵的疾病”扩散到身体各处,引起躯体上的不良反应,摧毁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