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有志不做亡国君,谁料傀儡枉一生(1 / 1)

光绪算是清宫中最弱势的一位皇帝,众所周知,他是慈禧太后手中摆弄的木偶,他是个傀儡皇帝。那个在平民眼中高高在上的皇位,往往要与权势、金钱、华服、珍馐、美女、威仪相裹挟,然而这与光绪的一生却丝毫不沾边。他承受了平常皇帝所难以承受的压力,但他不像傀儡玩物、碌碌无为、风流成性的同治皇帝,因为他有着一颗振兴中华的决心,也有着一种雪耻洗辱的魄力,更可贵的是他有锐意维新的行动,所以他内心的躁动是要异于和多于他人的。对于他本身有机会去临朝问政,也有能力思考社稷,更是有勇气推行维新,他的一生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诸多耻辱,可是他是一位有骨气、有想法的君主,他虽败犹荣。

“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这是光绪皇帝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的一组真实的写照。他虽有一定的远见,也能够接受新事物,但是他摆脱不了他的软弱,他没有勇气去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他的志气再大却也是有气而无力,终归摆脱不了他傀儡的命运,成为慈禧太后手中的玩偶,来回肆意地摆布,去满足她对权力的欲望。光绪帝的内心碰撞是激烈的,想要强国强民的愿望强烈,然而现实却远远达不到,心中的落差,交织着无奈与失望,使这个本身就体弱多病的皇帝谜一般地离开了人世。

光绪4岁即位,正式成为慈禧争夺权力的工具,是她御案上不可或缺的摆设,更或是说是她任意玩弄的玩偶。光绪是慈禧专权的政治需要,光绪帝孤独抑郁,疏于照料的成长,终使他体弱多病,到他17岁亲政,慈禧太后一直“垂帘听政”掌握朝中大权。“亲政”之后,光绪帝并非能够如愿地摆脱掉慈禧太后的控制,遇到大事之后的光绪仍要向慈禧太后去请示,而他实际并没有多少决定权。在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时刻,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法。这使胸怀大志、不甘沉沦的光绪帝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为了能够重新让国家振兴,能够把个人的利益和自身的荣辱置之度外,光绪帝曾说:“太后若不给我实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可见他的气节非同一般,他用他手中有限的权力支持变法,虽然变法仅仅维持了百日,但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他的勇气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尊重。

人们总是认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他代表着权力,更代表着威严。我们往往只看见了皇帝散射光芒的光环,却很少关切皇帝内心的悲苦。大清一朝,光绪皇帝的悲剧色彩最为浓厚。光绪贵为天子,就算他没有实权,他大可像同治那样醉生梦死地生活,假若他羡慕权力,更可以像汉宣帝对霍光、嘉庆对乾隆那样,本本分分、唯唯诺诺地多等数年,熬过慈禧过世,水到渠成地荣登大统。必竟他尚且年轻,他可以等,但他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已经岌岌可危了,不能再等了。他没有嘉庆的机遇,但他有着足够的胆魄与见识。为了中国他只能试着纵身一跃,期盼着能够跳出浊流,改变这一切。他以他虚弱的身体以一种不可想象的魄力在103天内完成了一场迅猛的革命,面对强势的慈禧,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他是没有多大胜算的,但是他仍然有勇气去对抗,是他点燃了中国的希望之火。身为封建帝制中的皇帝,他必然并不想让祖先的基业崩溃,但却又是他为中国帝制的坟墓掘下了第一镐。他虽是一个傀儡,却用尽了自己的力量,也算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无疑光绪帝都可谓是一个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在家庭生活方面,他有做臣子的父亲,难以尽孝,有个监视他的皇后等种种不幸。同样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人物,一个别人眼里高高在上、拥有着无法逾越权力的皇帝,他虽然在位长久,却是傀儡一生;虽不甘沉沦,却又难有作为。再从作为一个帝王所应该具备的种种素养上来看,光绪帝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有着一定的远见,但是他却又性格懦弱,缺乏政治谋略,当他遇到慈禧这样一个唯权是图的人物,他在政治上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但是光绪皇帝依旧是以大清的江山社稷为重,极力地推行变法,他并没有轻易地去退缩和妥协,来求得自身的保全;反而是为了变法,置个人的生死安危于度外。这早已经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为价值方面选择,其做法也是值得称道的。

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已而师徒饶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帘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光绪驾崩后,清越四年而亡。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