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散文写作随意谈(1 / 1)

对于散文,传统意义上的说法是“形散而神不散”。何谓“形散”?何谓“神不散”?这些问题一直是作家和评论家争论和探讨的话题。

散文,顾名思义好像就是以“散”为主,可以“信马由缰”地写,“随心所欲”地写。但纵观古今中外名家的优秀散文,没有一篇是真正“散”的,大多是结构严谨之作,全然没有那种天马行空似的“散漫”和“随意”。虽然每位作家对散文的概念理解不同,表现在具体的写作中也是或长或短、或写景叙事或抒情议论、或“小题大做”或“大事化小”,其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但好的作品必然离不开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离不开一个“神”字---散文的灵魂。也就是说,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没有思想的支撑是不行的,作者的高境界支撑起他的“高作品”。语言、结构、手法,只是一篇作品的外在形式,而贯穿其中的思想与精神才是文章的精髓。没有“精髓”的散文,就真的“散”了,“散”得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对于散文来说,“精髓”是靠语言来完成的,没有文采的语言不会把作品的“精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语言的精彩,构成了文章的精彩;语言的张力,表现了作品的张力。丰富而形象的语言,会像溪水一样潺潺流淌,流进读者的心中,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受,进而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实现“打动人心,或给人感悟,或给人启迪”的阅读效果。

当代散文创作中,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分歧与争论---有的坚持“短小精悍”说,有的提倡“鸿篇大作”论。我认为,散文写作不必论篇幅大小,也不在于写“大”与“小”的题材,一切都要根据所要描述的事物而决定,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散要而完成。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功力。在写作的过程文中,自觉地、没有限制地进行且又能恰到好处地完成设想的字数是最理想的状态。实际上,作者在准备开始写作前,头脑中就有一个基本的“预算”,根据自己想采取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以及联想程度等,确定了文章大体的字数,作品完成后不会偏离太多。这里的“大”与“小”,是作者主观与客观映照、联想后的必然结果。文字多少,不是最终目的,内容才是最主要的。评价一篇散文是否优秀,不是看它的长与短、“大”与“小”,而是要看它的内涵,看它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意义。古今中外,大凡名篇佳作,无一不是以内容、内涵取胜,而多为千字文,很少达万字文章。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内文只有360字,可谓“短”、“小”,但其内涵的丰富、语言的精彩,则堪称“大”而“上”;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3000多字,可谓不长不短,其深邃的思想和激越的诗情熔为一炉,堪称为具有历史坐标意义的名篇佳作。我这样说,不是否定“鸿篇大作”的散文,而是觉得散文的“大”不是表现在“长”,更不能以长、短“论英雄”,正如评价人的作用不能以高矮、胖瘦来衡量一样。

短文,相对于长文比较精炼一些。但不能说,凡是短文就比长文“好”,短小的就是优秀的。评价一篇文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看其“新不新”,有没有独到的视角;其次,要看其“活不活”,有没有精彩的语言;再其次,要看其“高不高”,有没有吸引人的内容;还有,要看其“香不香”,有没有深刻的意境……不管你的篇幅大小,不论你的题材如何,只要你的文章占据了其中一条,就能让人看下去,占得越多,“品质”越好,若占全了,那就是“优秀”作品了。

当然,文章的优与劣要由读者来评价。若抛开观念,抛开所谓的“标准”来评价作品,则只要是读者爱看,喜欢的,甚至百读不厌的,就应该是好作品。好作品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就像普洱茶一样,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