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岁月留下的苦涩清风(1 / 1)

树芽渐渐地绿了起来。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坐在临北路的办公室内,心里涌动着莫名的思绪……回忆与断想不断地撞击着---来临又散去,似乎想给我一个明确的主题,但又飘飘然离我而去。近日,我搁置许久的笔总在跃跃欲试,好像要写点什么,可看、读、想之后,却又怎么也写不出来。唯有心里涌动着如春的溪流,浅浅划过那泛黄的田野,好像待耕的责任田期盼着季节的青睐。

风,柔柔地吹来。

半月前,一位孩提时的朋友在分别六年后突然回来,惊扰了我平静的心湖……文革期间,我俩闲得无聊,经常在一起切磋“画画”的体会。那时,求师无门,只好“瞎子过河---摸着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没有名画可临摹,便买些领袖的画像和样板戏连环画(诸如《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照着临摹。记得当时,在城里买新颖的“革命画像”也是很难的。由于**的浪潮正“汹涌澎湃”,人们大多处于一种狂热的信仰崇拜中,对伟大领袖的画像和“八个革命样板戏”等热爱有加,以致“敬请”的人很多,往往刚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大有“洛阳纸贵”的意味。于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俩便经常相约,到离家十多里地的郊区---千金堡去购买图画。那时的千金堡商店,由于远在郊区农村,加上农民的购买力差,有些“紧跟时代”的“新鲜物”,在那里存在的时间要久远些。

这正迎合了我们的“胃口”,让我们每次都能“大饱眼福”且“满载而归”。

其实,那时的我们都才10岁出头,因为每天上学都是半天,所以休闲的时间充裕的很。尽管每次去的时候都要“翻山越岭”,走上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来回消耗掉半天的时雨间,但求新求异的热情激励着我们,于疲惫中享受一种精神的愉映悦。有时天热口燥,便熬着,坚持走到已进郊区的那条小河旁,心捧起清凉的河水解解渴;有时饥肠辘辘,也舍不得买一个只有五分钱的面包,花掉买画的钱。我们常常高唱着革命歌曲和毛主席语录歌,来分解路上难熬的时间。记得有一次,在我们往回走的途中,忽然下起雨来---我们只好脱下衣服包裹好画像,撒开脚步跑起来,一直跑到一个废旧的大水泥管处,钻进去避雨。好在夏季雨猛,量不大,大约半小时左右就停了,我们便继续赶路。可在路过一条小河时,却遇到了一件尴尬事。河上,有个圆木搭建的独木桥,由于桥下是季节河,平时水浅,每次走到这里我都是脱下鞋蹚水过去。可这次却因为下雨,河水上涨,水流湍急得让人眼晕,再加上我本来恐高,愣是不敢走上那2米高、长4-5米的独木桥。最后,是他走回来,拉着我一点一点地挪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我引到对岸。

那段日子,往来城乡间的行走,让我感觉颇有收获,不仅看到了贫穷的乡村生活侧面,也感觉到了精神的力量。虽然我们的日子很苦,吃着玉米面和地瓜,经常就着咸菜和白菜汤,但我们单纯的快乐仍然洋溢在脸庞。因为,我们用稚嫩的笔,描绘着英雄,描绘着心中的理想画卷。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他已在美丽的丽江再次安家,并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画家和民间艺人。而我却抛弃了画笔,走上了爬格子的道路---记者、作家、管理者。虽然我们的职业不同,爱好和理想不同,但共同经历的那段苦涩的岁月,仍然穿连起人生的徐徐清风……

在春天的暖阳里,过去的只是时间,而留下的却是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