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生中真正的痛苦?也许,最大的痛苦,是内心顽强执着于人生的理想,而现实又总是将理想一次次残酷地摧毁。纳兰的痛苦,在他进入仕途,迎来事业风光的时候,反而表现得比以前更加强烈。那么,为什么外表越风光,内心却越痛苦?为什么大多数人拼命追求的所谓成功,却成了纳兰痛苦的根源?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从纳兰自己的文字中去寻找答案。这首《蝶恋花·出塞》应该是纳兰在事业鼎盛的时期写下来的,可就在他的事业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时候,他的文字里却显示出越来越浓厚的悲剧情感。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幽怨从前何处诉。[131]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132]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青冢”。青冢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郊区,据说是王昭君的陵墓,民间俗称昭君坟。
有学者考证,这首词很可能是在纳兰奉康熙皇帝旨意出使西域,经过昭君坟的时候写下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本来是汉朝的一名宫女。汉元帝的时候,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汉元帝派遣王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一千多年前,昭君出塞给汉王朝带来了长时间的和平;一千多年后,纳兰出塞的目的,也是为了安抚西域各少数民族,稳定清王朝的西北边疆。昭君出塞和纳兰出塞,方式不同,目的却是一致的。因此,纳兰才感慨万分地写下了这首词。
如果这个考证不错的话,那么,写这首词的时间应该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秋天。这一年,纳兰二十八岁,当时他的身份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纳兰以康熙最贴身的侍卫身份出使西域,充分证明了皇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也正说明了这个时候的纳兰,应该是处于仕途得意的时候。
可是,既然他肩负着这么光荣的使命,为什么他的词里却流露出一种悲凉的情绪呢?——“满目荒凉谁可语”。除了他之外,这种荒凉还有谁能领略得到呢?
尤其是这首词一开篇就说:“今古河山无定据。”古往今来,王朝更替,山河变化,都没有一个凭据和标准,人世间到底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呢?当年的昭君出塞,换来的是王朝的和平,可大汉王朝的辉煌功业如今不也只剩下“满目荒凉”吗?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西风吹老丹枫树”。伫立在现在的昭君坟畔,只听到断断续续的画角[133]的声音,“牧马”并不是寻常的牧马,而是象征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入侵,因此“牧马”其实是边境战争的婉称,所谓“牧马频来去”当然是指边境战争不断、争夺土地资源的意思了。
当战火消歇,深秋的西风也吹老了红枫树。当年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如今经过昭君坟的纳兰,虽然率领着浩浩****的出使大军,金戈铁马,气势雄壮威武,可他的内心体验到的并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意气风发,而是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幽怨”——千年前出塞和亲的王昭君是否也有着和他一样欲诉还休的“幽怨”呢?
纳兰的情绪在本应慷慨激昂的出塞词中却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反差,原因何在?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人生理想和康熙皇帝赋予他的职业使命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而这个矛盾一直纠结在纳兰整个的职业生涯当中。
殿试奏捷
纳兰与康熙,虽然是同年出生的表兄弟,但他们之间真正产生交集还是在纳兰二十二岁那年。这第一次正式见面,同时也是他们第一次矛盾的源起。
这一年,正是康熙十五年(1676),文质彬彬的公子纳兰容若,终于迈进了雄伟的紫禁城,来到了殿试的殿堂。这一天,本来早在三年前就该来到了,可是直到三年后的今天,纳兰才摆脱了“寒疾”的梦魇,以一名“准进士”的身份站在了康熙大帝的面前。
三年前,也就是纳兰十九岁参加会试的时候,他已经顺利地通过了各场考试。会试录取的考生称为“贡士”,可以进入到最后一关的考试,即殿试,也就是皇帝在殿廷上亲自对贡士进行策问的考试。
在康熙十二年(1673)的会试中,纳兰已经取得贡士的资格,虽然后来因病没能参加殿试,但是贡士的资格仍然保留。所以在三年后,他不需要再经过会试,而是直接以贡士的身份参加殿试。
三年后,纳兰终于如愿以偿地站在了殿试的考场上。在他面前,高高在上端坐着的,是和他同岁的表哥玄烨,也是他从小就只能仰望但从没有过近距离接触的康熙大帝。
是成功,还是失败?纳兰的命运,就掌握在面前这个一代雄主的一念之间。
这一回殿试,纳兰成功了,毫无悬念地成功了!
在康熙大帝威严的审视下,纳兰容若“条对剀切,书法遒逸,读卷执事各官咸叹异焉。”[134]
“条对”指的是贡士在殿试中针对策问的答卷。评阅试卷的考官称为“读卷官”。在考试中纳兰发挥出色,不但分析议论切中事理,逻辑清晰,见解甚至比那些大学者还要高明中肯。尤其是他那一手漂亮书法,兼具飘逸美和力量美,让考官们赞叹不已。
康熙拿到纳兰的试卷一看,也情不自禁地点头微笑——纳兰性德,这个名闻遐迩的大才子,他最信任的宰相明珠的公子,早就听说他诗词文赋样样精通,主持的《通志堂经解》是本朝最为庞大的儒家经典研究工程,很符合自己倡导儒家文化的思路。他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见见这位京城最著名的公子,现在,纳兰出色的表现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于是,康熙御笔一挥,纳兰蟾宫折桂,被录取为二甲第七名。
清代的科考,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只有三个人,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这前三名是“赐进士及第”;第二甲称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是“赐同进士出身”。纳兰被录取为二甲第七名,实际上就是这次参加考试的近两百名进士中的第十名。在全国最高级别的考试中,年仅二十二岁的纳兰能够高中第十名,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殿试奏捷之后,明珠府门庭若市,上门道贺的人络绎不绝。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来来往往,让明珠忙得不可开交。不过明珠始终笑容满面,心里乐开了花。面对客人们对公子的交口称赞,明珠忙不迭地说:“过奖过奖,犬子才疏学浅,全靠圣上和各位的抬爱,在下感激不尽啊!”嘴上谦虚着,心里却充满了作为一个父亲的荣耀和骄傲。
和明珠一样感到骄傲的,还有纳兰的老师徐乾学。纳兰这回高中进士,虽然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毕竟是自己亲手提携起来的得意门生。纳兰能够“三年而学大成”,在这份成功的荣耀背后,老师的功劳是不会被知恩图报的学生忘记的。
谣言纷起
纳兰高中进士,是康熙十五年明珠府迎来的最大的一件喜事。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件大喜事背后却发生了令人感到非常奇怪的变故,而且这次变故正意味着纳兰和康熙第一次接触之后的直接矛盾。
原来,这次纳兰考中进士后,出现了反常情况——一般人考中进士,要么是进入翰林院继续深造,要么是被授予一定的官职。可是高中第十名的纳兰却没有得到任何来自朝廷的任命,他成了极罕见的、身份“不明不白”的新科进士,而且这种“不明不白”的身份竟然持续了一年多!
这个事情就奇怪了!无论是凭哪方面的条件,纳兰都应该是康熙皇帝首批考虑重用的对象啊!他的父亲明珠,现在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刚从兵部尚书调任吏部尚书。吏部尚书相当于国家人事部部长啊,全国的各级文官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官员们的考核、升降、奖罚、任免等等都掌握在明珠的手上。这样一个大权在握的父亲,难道连自己儿子的工作都安排不了?
其实,偏偏对儿子的“工作”问题,明珠还真是爱莫能助。
为什么呢?
儿子名气太大了!大到了连做吏部尚书的父亲都没有办法“暗箱操作”的地步。那个时候虽然没有“微博”,没有“网络民意”的监督,但人言可畏,明珠也不敢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排个官儿给儿子当,人家眼睛都齐刷刷地看着你哪!
当然,凭借当时明珠一手遮天的权势,他要硬塞给儿子一官半职也不是不可以;再加上纳兰又确确实实有真才实学,举贤不避亲,别人就算心里犯嘀咕,嘴上也未必真敢说什么。可还有一个人那里说不过去啊!谁呢?
这个人就是康熙皇帝。
纳兰的第十名进士是康熙皇帝钦点的,他又是明珠的长子,对这个才华横溢的相门公子,康熙皇帝印象极深。康熙可不是个昏君,没有他的旨意,明珠可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康熙皇帝没有发话,即便是贵为吏部尚书的明珠,也不敢擅自安排儿子的“工作”。于是,纳兰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尴尬着、等待着,一等就是一年多。
就在这一年,纳兰二十二岁生日的这天,他写了一首词为自己祝寿,并且把这首词送给了自己的好朋友。这就是著名的《瑞鹤仙·丙辰生日自寿》[135],这首词最能体现纳兰此时的心情:
马齿加长矣。枉碌碌乾坤,问汝何事。浮名总如水。拼尊前杯酒,一生长醉。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且随缘、去住无心,冷眼华亭鹤唳。无寐。宿酲犹在,小玉来言,日高花睡。明月阑干,曾说与、应须记。是蛾眉便自、供人嫉妒,风雨飘残花蕊。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136]
词的主题是感叹光阴消逝得太快:“马齿加长矣。”辨别马的年龄主要是看马牙齿长短及磨损的情况,牙齿长了就说明年龄增长了。在词中,纳兰说眼看着年龄一年年增加了,可自己还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啊!
高中进士又能说明什么呢?“浮名总如水。”其实在二十二岁这年,纳兰除了殿试奏捷,还迎来了好几件大喜事:从他十九岁开始、耗时长达三年的大型儒家经解丛书《通志堂经解》最终编印完成,这项工作奠定了他在当朝的学术地位;他的第一部词集《侧帽词》印行问世,这部词集一炮走红,词坛新秀纳兰与清代著名词人项鸿祚、蒋春霖成三足鼎立之势,由此奠定了他在词坛的“巨星”地位。
纳兰能够被誉为“清初学人第一”“清朝第一词人”,《通志堂经解》《侧帽词》这两部著作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年仅二十二岁的青年才俊纳兰,在康熙十五年,迎来了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双丰收。
然而,他的词名,他的学问,他高中进士的光荣,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些浮名而已。深受儒家思想教导的纳兰,笃信“君用而行之”:自己的才华,要靠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才能得到真正的施展。而君王的沉默,让纳兰感到了深深的失落。
一想到这里,纳兰忍不住要以酒买醉,借酒消愁了:“拼尊前杯酒,一生长醉。”
“无寐。宿酲犹在,小玉来言,日高花睡。”醉后一夜无眠,辗转反侧,第二天早上仍是昏昏沉沉,宿醉未醒。“小玉”是代指侍女丫环。一场大醉过后,直到丫环来伺候自己起床梳洗,才发现已经是日上三竿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消磨过去,纳兰不由得长叹一声,感慨道:“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
在这首词里还有两个典故值得我们特别留意一下:一个是“华亭鹤唳”,一个是“蛾眉供人嫉妒”。
“华亭鹤唳”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华亭即今上海松江。这个故事讲的是西晋陆机在没有做官之前,曾经跟弟弟陆云一起游过华亭。陆机的祖父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陆逊,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就是被陆逊用火攻的方式打得大败,最后抱恨死于白帝城。后来陆逊的孙子陆机被人谗害,为司马颖所杀,临刑前,陆机长叹一声:“我想再去听听华亭鹤鸣的声音都没有机会了啊!”[137]
“蛾眉”的典故出自屈原,本来是指女性的妆容。屈原因为遭小人猜忌排挤,他满怀悲愤地把自己比作遭人嫉妒的美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离骚》)那些女人自己道德败坏,反而嫉妒我的美貌,七嘴八舌地放出谣言说我是个****的人,其实只有我才是那个真正品行高洁的绝代佳人啊!
在屈原那里,喜欢嫉妒别人美貌的女性其实是代指那些妒忌别人才华、背后谗陷攻击别人的奸臣。“蛾眉”也就从原本代指出色的美女变成了形容才德出众的贤臣。屈原遭谗被楚王流放,楚国的郢都被秦国灭亡之后,屈原也在湖南的汨罗江投水自尽,以身殉国。
华亭鹤唳和蛾眉遭人嫉妒都属于悲剧性的故事,屈原和陆机也都是被谗言所伤害的历史人物。二十二岁的纳兰,是蟾宫折桂的新科进士,所有的人都在为他高兴,这是他大喜的日子。然而少年得志的相门公子看到的却是大喜之后的大悲。难道是他也遭到了被流言伤害的痛苦吗?
一年多时间的等待,对于心高气傲的纳兰来说,实在太难熬了。本来早就应该唾手可得的进士功名,已经迟来了整整三年。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他自认为在殿试上的表现无可挑剔,为什么康熙皇帝的反应还如此不冷不热呢?他为什么迟迟不对自己的前途做出任何安排甚至连一点暗示都没有呢?
天意从来高难问。没有人知道康熙皇帝这个时候在想什么,包括明珠在内。高中进士的热闹过去之后,大家都只能焦虑地等待。康熙长时间的沉默,让一度志得意满的新科进士纳兰感到了被忽略甚至被遗忘的沮丧,他从热情的巅峰跌入了失意的低谷。
当代女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人生不过百年,大器晚成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去等待的,何况纳兰在文学界、学术界已经声名鹊起,早就是“成名要趁早”的典范了。他从小就努力克服多病的体质,刻苦练习骑马射箭,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他做这一切,都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为了有一天——在威武堂皇的朝廷殿堂上,在他仰慕的偶像康熙皇帝面前充分地展示自己,实现他“君用而行之”的事业理想。如今,康熙皇帝除了御批他为第十名进士之外,再没有后续的旨意对他的前途进行任何安排。纳兰莫名其妙地被冷落,也被其他朝廷大臣看在了眼里,大家当面不说,背地里少不了各种猜测,少不了议论纷纷:这明珠的公子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圣上对明珠不满意了,所以对他的儿子迟迟没有任命啊?
朝廷里的明争暗斗从来都不会停止,位高权重的明珠本来就是大家争相追捧的对象,但同时也是被暗中嫉妒、攻击的对象。纳兰在朝廷中的进退,无疑是和他的父亲明珠紧紧拴在一起的。因此康熙对纳兰的态度,在朝中大臣看来,其实也就是皇帝对明珠的态度。明珠的政敌们更觉得这很可能是打击明珠的又一大好时机。
于是一时间,谣言四起,针对的都是明珠父子,他们一边揣摩圣意,一边想借此动摇明珠在康熙身边的地位。这些谣言传到纳兰耳中,更使他心情低落。
“是蛾眉便自、供人嫉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此出色的容若公子,却不得不在谣言的包围中如履薄冰。他还没有进入仕途,却已经隐约感受到了仕途的风险。
荣任侍卫
一年多的等待其实还不算什么,更奇怪的是,康熙十六年(1677)的秋天,纳兰终于等来了康熙的任命。这个任命才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皇帝居然任命纳兰为三等侍卫。
清朝入关后设立了专门的侍卫衙门,侍卫就相当于皇宫的保安,是皇帝的武装侍从官员,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带刀侍卫。康熙年间,侍卫分为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和大门侍卫。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由皇帝亲自选定,要经过极其严格的“政审”,各方面条件优秀而且安全可靠的人才能入选,纳兰正属于这种情况。从此以后,他就是离皇帝最近的人了!
要知道,能够被选中当皇帝的贴身侍卫不容易啊!而且,三等侍卫的官阶是正五品,也就是说,比那些状元榜眼所授的翰林院职位还要高,俸禄也更加优厚。更重要的是,能够随时跟在天子身边,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荣耀啊!
这个任命一下达,明珠府再一次门庭若市,上门祝贺的人再一次络绎不绝,明珠也再一次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一次非同寻常的任命,显示了康熙对纳兰家族的特殊恩宠,是“天子用嘉”的表现,是皇恩浩**啊!而且这一重用,显然让之前那些猜忌的谣言不攻自破——明珠父子在朝中的地位非常稳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因为康熙特别赏识纳兰的文武全才,也是对明珠的特别信任,才破例将容若公子安排在自己身边。对纳兰来说,这应该是天大的惊喜才对。
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在所有的人都为纳兰感到高兴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是例外,这个人就是纳兰性德本人。
这就奇怪了,锦绣前程摆在面前,为什么偏偏纳兰就高兴不起来呢?
纳兰高兴不起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一年的五月三十日,他的妻子卢氏刚刚去世,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再大的喜事都不可能冲淡他的哀伤了。另外一个原因:康熙的这个任命,看上去是无比的荣耀,但是跟纳兰的事业理想却完全是南辕北辙,它不但没有带给纳兰喜悦,反而将纳兰推入了矛盾痛苦的深渊。
按惯例,成绩优秀的年轻进士应该选入翰林院继续深造,这才是最符合纳兰的人生志向的——他的事业理想之一就是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凭他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造诣,进入翰林院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退一步说,就算不进翰林院,朝廷也应该根据进士的才能分别授予相应的官职,让他们在政治上去大展宏图,那么,这也能实现纳兰参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贯理想,充分发挥他的政治才能。
可是,结果和他的理想完全相反。当皇帝的侍卫意味着什么?
在满族的语言里,侍卫称为“虾”或者“辖”。按清朝皇室的传统,侍卫都是由家丁或者奴仆来担任,要随时听从皇帝的驱使,基本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职责,除了随身携带兵器,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之外,还要负责传达皇帝的圣旨;皇帝出巡或者参加其他活动的时候,侍卫都必须充当保镖;皇帝临时有任何特殊任务都可以指派侍卫去执行;哪怕是皇帝有时候想附庸风雅,召一帮文人学士来歌功颂德,侍卫还得作为御用文人参与吟诗作赋,相当于皇帝的随身秘书……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侍卫必须时刻围着皇帝转!说好听点,侍卫是正五品的高官;说得不好听点,侍卫只是一个随时听候皇帝差遣的奴才,就像一只永远只能弓着背哈着腰的“虾”!
这样的任命怎么可能让纳兰高兴得起来呢?别人可能觉得当皇帝的奴才,那可是光荣得不得了;可是在纳兰心里,还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呢?文人的风流,是要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性情,反映时代的精神;可是作为一个侍卫,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御用文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受到严密的控制,不但时间上没有自由,连思想上的自由也受到了钳制。这样的工作,又怎么能实现他文人的理想呢?
纳兰和康熙命运的真正交集,就以这样无奈的方式产生了,他们之间九年的矛盾相处也从此开始了。
君臣相似之处
纳兰内心的这种矛盾,康熙是不可能理解的。纳兰和康熙,在这一年都是二十三岁,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康熙是纳兰的表哥,出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纳兰出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康熙只比纳兰大八个月。这对同年出生的表兄弟,也有颇多相似之处,略举几例:
第一,都是“神童”。
玄烨八岁登基,迅速成长为一代雄主;纳兰少年成名,文采风流。
第二,都文武双全。
玄烨自小博览群书,当上皇帝后仍然手不释卷,未尝有一日间断。他自己也说“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朕少年好学如此。”(康熙《庭训格言》)即使是在出巡之时,“亦必以卷帙自随”(《御制资治通鉴纲目序》)。康熙不仅精通汉学、满学,诗文兼擅(现存诗1147首),对西学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与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康熙自然也从小就通习骑射武功。他在今河北省围场蒙古族满族自治县兴建了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的木兰围场,每年在此举行狩猎。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年,他还以69岁(康熙六十一年,1722)高龄在木兰围场狩猎。康熙二十一年(1682),他东巡到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在山海关外打猎,射虎三十九只,最多一天射杀五只老虎。[138]他还曾三次御驾亲征,平定准噶尔叛乱。他的御驾亲征并非花拳绣腿,仅仅是摆个样子,而是亲自全面筹划,严密部署,表现出了一个出色的军事家的才华。
相门公子纳兰,同样文武双修。当上侍卫之后,更是不废武功,骑术精良,射箭百发百中。“容若数岁即善骑射,自在环卫,益便习,发无不中。其扈跸时,雕弓书卷,错杂左右,日则校猎,夜必读书,书声与他人鼾声相和。”[139]其中,“雕弓书卷,错杂左右,日则校猎,夜必读书”几句,形象地写出了他文武兼修的生活特点。
第三,都有志于著书立说。
纳兰二十二岁即完成了大型儒家经解丛书《通志堂经解》的编撰刊刻工作。康熙大帝一生则主持了《康熙字典》《全唐诗》《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图书的编撰出版工作。其中《康熙字典》是古代历史上收录汉字最多最全的汉文字典,为汉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都对西洋科学技术与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博采众长的通达态度。
例如耶稣会士南怀仁(比利时人)、张诚(法国人)、徐日昇(葡萄牙人)等先后成为康熙的老师,为他讲解天文历法、西洋医学、几何学等等。南怀仁还为康熙制造了火炮,成为平定三藩之乱的重要兵器,被清军将士誉为“得胜炮”。
纳兰也在他的著作《渌水亭杂识》中多次提到西洋的科学技术,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有利于本国文明的进步。
例如他说:“西人历法实出郭守敬之上,中国曾未有也。”认为西方的历法要比中国的先进。
再如:“西人医道与中国异,有黄液、白液等名。其用药,虽人参亦以烧酒法蒸露而饮之。”这是描述中医与西医用药之不同。
又如:“西人测五星,谓近地二十度,虽晴时亦有清濛气,星体为此气浮而上登,不得其真数,须于此气以上测之,又须有次第乃正。如木、水、金前后相次而行,欲测金星,先测木星在何处,俟其西行至某度,乃于其度测水星,又于水星上测金星,乃不受清濛之混,诚良法也。”这是赞同西方人测量金木水火土五星的正确方法。
当然,纳兰于西学也不是全无批判的吸收。例如他也曾批评“西人长于象数而短于义理……尊其天主为至极,而谤佛又全不知佛道”。这是说西方人信奉天主教,诽谤佛教,对佛家经典义理几乎一无所知。
君臣不同之处
康熙与纳兰的相同之处还有很多,然而,这对同龄的表兄弟,更多的却是他们之间的不同。
第一,人生经历不同。
纳兰从出生到荣任侍卫的这二十余年里,基本上是一个一帆风顺的相门公子。虽然经历了爱情的失落和因病错失殿试机会的挫折,但对于那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来说,这两件事实在算不了什么。那么,谁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呢?
当然是康熙皇帝。
康熙虽然是天潢贵胄,但从小并没有体会到多少父爱和母爱:八岁的时候,父亲顺治皇帝去世;十岁时生母佟氏去世,十岁的玄烨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八岁登基的玄烨其实是在孤独中长大的。登基成为小皇帝之后,他又接连经历了几件震动朝野的大事:
十四岁(康熙六年七月,1667),玄烨亲政,接着在十六岁(康熙八年,1669)的时候智擒鳌拜,扳倒了这位专权的辅政大臣,牢牢掌握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二十岁(康熙十二年,1673),玄烨又开始着手处理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撤藩,平定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进一步显示了作为一代英明皇帝的雄才大略。
从康熙元年(1662)到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一日(1683年10月1日),清朝走上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收复台湾的道路(顺带提一下:康熙八年,刑部尚书明珠曾作为招抚台湾的使臣被派往福建泉州议抚,当时纳兰十五岁)……
就在康熙登基的那一年,纳兰的父亲明珠升任郎中,以郎中的身份开始重建内务府,并且在康熙三年的时候升任内务府总管,成为正三品的内务府最高长官,掌管了皇帝和皇室家族的家务事,这是跟皇家最亲近的职位之一。明珠从此开始走上平步青云的道路。
因此,跟康熙皇帝玄烨的经历比起来,在父亲庇护下成长起来的纳兰总体上来说还是一帆风顺的。
第二,个性不同。
人生经历与成长环境的不同铸就了玄烨与容若不同的个性。同样是二十余岁的青年,在惊涛骇浪中成长起来的玄烨,培养了坚韧豁达的性格,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代雄主康熙大帝;而不谙世事险恶的相门公子纳兰,却是养成了多情多病的柔弱秉性。跟他的表哥玄烨比起来,纳兰更像一个风流儒雅但又有些文弱的江南才子。
容若与玄烨,一个是在堂堂相门,顺风顺水中长大的多情才子,生命中充满了哀伤的柔情;另一个是在血雨腥风中经过了你死我活的拼杀,终于排除一切艰险,树立起绝对权威的一代帝王;一个多愁善感,文采风流,另一个却刚毅果敢,具有百折不摧的智慧和坚强。
第三,人生理想不同。
玄烨,作为一代雄主,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强大帝国,让爱新觉罗氏的江山稳固而长久;容若,却更渴望做一个自由自在、纯情率性的江湖雅士。
玄烨,是为一代王朝的兴盛而生;容若,却是为一种纯粹的性情而生。
第四,身份不同。
在种种不同之外,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还是身份的不同:纳兰的命运从此掌控在康熙的手里,他随意而下的任何一道旨意,都能左右纳兰的人生;而一贯向往精神自由的纳兰,就在这种失去人身自由的职业生涯里,感到了极度矛盾的痛苦。
我们只要看看纳兰任侍卫以后的生活,就可以了解他这种矛盾的心态了。
康熙跟别的皇帝不同,他是个不太“安分”的皇帝,不喜欢一天到晚待在深宫当中,而是喜欢到处巡视。康熙的一生,最重要的远途出巡至少就有三次东巡[140],从北京出发,经山海关,至辽宁,最远到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六次西巡[141],从北京出发,远达五台山;六次南巡[142],南巡一次往返就约有七千里,最远到达浙江杭州、绍兴等地;三次北征,亲征噶尔丹[143]……
除了这些远途出巡,赴北京近郊等近距离巡幸更是频繁发生,例如康熙一生曾四十八次到木兰围场秋狩,五十三次移驾避暑山庄。皇帝尚且如此勤政,其臣下的忙碌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康熙十六年(1677)秋天,纳兰正式走马上任,从此开始了他马不停蹄的侍卫生涯。从被任命为侍卫到去世的这些年,康熙几乎每一次出巡都有纳兰随从护驾。稍微举几个例子来看看他“职场生活”:
康熙十七年(1678),也就是纳兰任侍卫的第二年,他就扈从康熙巡视多个地方,并到塞外视察边防形势。
康熙十八年(1679),康熙到保定打猎,纳兰随行。
康熙十九年(1680),康熙多次巡幸昌平等地,纳兰随从。
康熙二十年(1681)三月,康熙奉太皇太后到汤泉,纳兰随行护驾;九月,又随皇帝巡视京畿等地。本年中,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云南昆明,三藩叛乱平定。
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天,康熙东巡,出山海关,到清朝的发祥地巡视,祭祀长白山,纳兰随行护驾。就在同一年秋天,纳兰奉旨出使西域。
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纳兰护驾康熙西巡五台山;六月再随驾巡视塞外,一直到达古北口一带。本年,郑克塽投降,清廷宣告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五月,纳兰又一次扈从康熙到古北口,七月底回京;九月,纳兰再随从康熙下江南,直到年底才返回北京。
……
由此可见,纳兰的工作逐年增多,任务逐年增重,也可见康熙越来越放心地将一些更重要的任务交给纳兰去完成。九年的侍卫工作,纳兰的足迹往西到了五台山(今属山西),往北上过长白山、医巫闾山(今辽宁闾山),往东南到过泰山,渡过淮河长江到南京一直到扬州、苏州等地,还曾奉使西域,到过内蒙古、新疆等地。至于他扈从康熙随时出城巡察,或者陪太皇太后到汤泉等北京附近的地方,那次数更是多得数不清,他的生活可以说得上是比陀螺转得还要快。[144]
连续几年当中,仅是跟着康熙一起出巡纳兰就已经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这还没有包括在内廷当值的工作。皇帝出巡,工作视察之外,尚可兼享休息和娱乐,他身边的侍卫可就没那么惬意了,因为即使在皇帝休息和娱乐的时候,侍卫们也必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确保出巡安全。
在纳兰出任侍卫之后的几年当中,就算在康熙不出巡的日子里,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他既是带刀侍卫,随时要保障皇帝的安全,同时又是文学侍从,必须随时应对康熙的其他召唤。
比如说,康熙曾经命令纳兰赋《乾清门》应制诗,翻译康熙御制《松赋》等等。他的同事说他的工作是“日侍上所,所巡幸无近远必从,从久不懈益谨。上马驰猎,拓弓作霹雳声,无不中。或据鞍占诗,应诏立就”。“上有指挥,未尝不在侧,无几微毫发过。”[145]
这些话的意思是:纳兰自从当上侍卫之后,皇帝出巡不论远近,必定指定要纳兰随从,而他从不懈怠,工作十分谨慎小心。他上马打猎的时候,拉开弓箭噼里啪啦作响,百发百中;有时候接到皇上的旨意,马上要应制作诗,他骑在马上不假思索,即刻就能完成。皇上任何时候有任何指令,纳兰都能在第一时间办好,从不离皇帝左右,也从没出过任何差错。
徐乾学也说过,纳兰“出入扈从,服劳惟谨,上眷注异于他侍卫”。这就是说,纳兰恪尽职守,从不偷懒,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儿“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的纨绔作风。因此,皇上对他的宠幸远远超过对其他侍卫,先后赏赐给他的白金、金牌、彩缎、御馔、名马、弓箭、佩刀、字帖等等各类物品不计其数。
纳兰在文武两方面表现出来的才干,包括他的任职态度,都让康熙十分满意。而康熙越是对他表示满意,就越是不愿意这样优秀的侍卫离开自己。所以,不久他就下旨升纳兰为二等侍卫,后来他又晋升为一等侍卫,成了当时皇帝身边最抢眼的红人之一。
最大政绩——觇梭伦
当然,康熙并不是只把纳兰当成一个奴才看待,他把纳兰放在身边,其实也是在对纳兰进行全面的考察,在合适的时候,他也会把一些重要的任务交给纳兰去完成。纳兰在仕途上的最大政绩,也几乎是他政治生命中的头等大事,就发生在这九年的侍卫生涯当中。
如果没有这个政绩,那我们历史当中的纳兰可能就只能是一个多情善感的文人,可正因为有了这个政绩,才使得纳兰的政治生命变得光辉起来。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情呢?它对纳兰的政治前途又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原来,这就是正史记载的,纳兰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奉使觇梭伦诸羌”(《清史列传》)。这一年,纳兰二十八岁。“奉使”当然是指奉康熙皇帝的旨意出使。这是他第一次作为皇帝的特派使臣出使塞外。
“觇”就是暗中窥伺侦察的意思,“诸羌”应该是指西北地区原来羌人活动的少数民族部落。梭伦是什么地方呢?因为史料的记载比较简单,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争论比较大,有人认为梭伦在东北,有人认为在西北,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梭伦在西北。具体来说,梭伦是指以今天内蒙古最西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旗政府所在地附近的索陇呼都克为中心,包括当时驻扎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游牧部落,以及他们的活动范围所达的黄河河套以西及新疆吐鲁番等地。[146]
当时,负责管理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是理藩院,但康熙并没有派理藩院的官员去觇梭伦,而是特派了自己的贴身侍卫纳兰。那么,康熙为什么没有按照常规派遣理藩院的官员,而是让纳兰去完成觇梭伦的任务呢?纳兰这一次觇梭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清史稿》里说纳兰奉使塞外的目的是“有所宣抚”,是对游牧在西北梭伦这个地方的少数民族部落进行宣抚,也就是传达康熙皇帝的旨意,安抚民众。这是康熙实施边防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
因为,这个时候的清朝廷,刚刚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叛乱。胸怀大略的康熙,在解决了三藩问题之后,就马上着手处理边防问题:
其一,东南边疆,进入统一台湾的最后攻坚阶段,最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台湾。
其二,在东北边疆,康熙的主要目标是抗击沙俄。他三次东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勘察敌情,制定战略。后来清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十五年(1686)两次取得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最终促成了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捍卫了东北的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