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中住的可习惯?那些伺候的人可得心?”皇后拉着黛玉和宝钗坐在自己身侧。
宝钗笑道,“多劳母后费心,一切都极好。”
“母后安排的哪儿有不妥当的,只是身为晚辈却让母后辛劳,心中屡有不安。”黛玉也颔首应道。
“有什么费不费心的,只要一切妥当就好。宫中的规矩虽然比你们府上多了一些,不过倒是也不用太过在意,若有不便之处,尽管前来寻本宫分说。”
“以后你们也要时不时在宫中常住最好,这后宫的事物,你们也好帮衬着本宫几分。”
“母后,我可以帮你做女红。”湘云开口应道,“还有晴雯的女红也极好。”
皇后不由得莞尔,心中却是略微有几分心疼,要说这些儿媳妇儿,尽皆是好的,不过有几个却是幼年困苦,着实是遭了不少的难处。
“湘云,香菱,你们两个上前来。”
湘云起身,香菱迷茫的看了看晴雯,这才起身上前。
拉住二人的手,皇后说到,“以后啊,本宫便是你们的母后,陛下便是你们的父皇,不管有什么委屈或者不适应,尽管来寻本宫,一切有本宫为你们做主。”
香菱憨憨的点头,并行礼道谢。湘云则是怔了怔,随后竟是抽泣起来,“母后,我...我好欢喜,我不仅有了三哥哥,还有了母后疼爱。”
皇后轻轻的将湘云抱住,“莫哭、莫哭,以后母后疼你。”
好一会儿,湘云方才恢复了情绪,想着刚才自己的作为,不由羞赧的跑回去躲在了鸳鸯几人的身后,再不敢上前。
“传膳!”
...
前方的皇极殿中,有内侍端着一碗碗热腾腾的腊八粥送到重臣的手中。
文武百官尽皆齐声高呼,“谢陛下。”
先秦时期,每逢年末这个月,都需要祭祀神灵、先祖,祭祀神灵称‘蜡’、祭祀先祖称‘腊’,这种仪式也被称之‘大腊’,所以到后来这年末最后一个月便被称之为腊月。
腊八这个节庆并非古已有之,大概是从宋朝的时候开始出现,据说是释迦摩尼的得道之日。
宋朝几百年,腊八这个节日极为盛行,上到皇家下到百姓,尽皆畅行。到了大乾朝,自然也就延续了下来。
这一天,皇帝会向百官赐腊八粥,各府也会向下人赏赐腊八粥,算是难得的普天同庆的日子。
一碗暖稠的粥水下肚,众人的精神好了很多,又有内侍端来茶水漱口,随后朝会方才正是开始。
除了各地给皇帝拜年的事儿之外,最多的便是江南的事情,江南安定之后,各部尽皆遣官员前往,各方面的事情也需要重新梳理。
不过,因为时间尚短,所以虽然各部的官员大多都赶过去了,却还未奏效。
尤其是吏部上下,要说现在大乾储备的官员数量不少,可是先是蜀地几乎是换了一茬,现在江南又要换一茬。
这涉及到的可不是三五个官员,而是数十甚至上百各个级别的官员。
不管是均衡其中利益还是挑选合适的官员任命,又哪儿有这般容易?
刑部、大理寺的人也忙的一塌糊涂,那些犯事儿的官员上下牵扯,哪些人该杀、哪些人该放,同样是一番利益权衡。
林如海这个户部尚书虽然也同样忙碌,不过看在江南运回来的大批银两、物资的份上,却是也甘之如饴,自从他到了户部,就没过过宽裕的日子,现在也总算是翻身了,手中有钱粮、遇事心不慌,林如海表示,哪怕现在西疆开战他也能支应一段时间。
“陛下,臣启奏。”方遥出班。
“臣请陛下裁撤‘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之职。此职位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权限过大,容易尾大不掉,而且,此职本就是当年太上皇陛下临时所设,不过是为了稳定金陵之地,现今国朝定都神京稳定,也无须这样一个职位坐守金陵了。”
别看这个职位名字那么长,但是实际上品级还真的不高,约莫也就在正四品左右,和一地知府相仿。
但是,因为加了‘钦差’两个字,就变得不一样了。一般来说,钦差是临时授命,针对某件事或者某个地方,皇帝亲自派人过去。
而这里的钦差,却是变成了一个长期而稳定的职位。
不管其品级如何,见官大三级。而且,有着给朝廷专奏之权,这才是甄应嘉真正的权势所在。
当年太上皇迁都神京,对于故都金陵自然是不放心的,毕竟这里是龙兴之地大族不少,他也担心这些大族会不会暗中勾连,甚至行逆反之事。所以,算是单独设了这样一个职位,目的就是监察江南。
目的的确是达到了,但是却也让甄家的权势一下子膨胀到难以限制的地步。
“臣附议,此职隶属不少,花费甚糜,若是裁撤可以节省十数万钱粮。”林如海也出班应和。
随后,便是有不少人尽皆出言赞同。
实际上,这件事情百官心知肚明,哪怕依旧保留这个职位,不说皇家会不会担忧出现下一个甄家,任命谁前去都是个问题。
当初甄家能够得到这个职位,是因为甄家是太上皇的家臣,说白了是太上皇的奴才,太上皇对甄家极为信任,现在隆兴帝手中又这样的人选么?没有。
所以,裁撤掉是必然之事。
隆兴帝微微颔首,略作思索便是说到,“那此职便裁撤了吧,吏部统算与此职相关的一应官吏,若是没有必要的闲职,一并裁撤,在任官员另行任用,其余职位与此职有相通者,由其他部司接手。”
“方爱卿专职参办此事。”
“臣,方遥领命。”
“陛下,南疆邛都王使者、勿邓部首领使者已经抵达真定府。”
隆兴帝先是瞥了自家儿子一眼,随后便是说到,“着鸿胪寺准备相迎诸事,此是南疆大族第一次遣使朝贡,不可轻慢。”
“一应事宜,鸿胪寺请示齐王便是。”
贾琮赶忙出班说到,“儿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