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疾、耳病和从前一样,未见好转。贝多芬遵照医师指示到卡罗维发利(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一个城市,以硫磺温泉著名)去洗温泉浴,喝矿泉水,但是病情仍然没有起色。
在这段期间,贝多芬对任何事情充满兴趣,他一边写小曲,一边拟定下一首曲子的腹稿。此时,欧洲的局势已有很大的改变。
远征俄国的拿破仑军队,浩浩****地攻进了莫斯科,俄军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将住屋捣毁、粮食烧光,饥饿与寒冷严重地打击着法军的士气。1822年的冬天,俄军趁其虚弱之际,大举反攻,法军大败,狼狈而逃。
以前被法军铁蹄**的国家,自然不会错失良机,纷纷联合起来对抗法国,“打倒拿破仑”的口号响彻全欧洲。
1813年10月,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的联军在莱比锡击溃法军。另一由威灵顿将军所率领,在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大陆西南端)防御法军进攻的英军,6月底在维多利亚获得辉煌的胜利。最后,拿破仑被赶下帝位,放逐到厄尔巴岛。战胜的消息传来时,维也纳的市民雀跃不已。
贝多芬一直深信艺术是以至真至善为本质的,但是在此时他却写下一些与本质相违的作品。1813年所写的《威灵顿的胜利》被人称为《战争交响曲》。这首曲子是受梅尔泽斯的劝说而写的,很适合机械技师梅尔泽斯所设计的自动管弦乐器来演奏。贝多芬本想将此曲献给威灵顿将军,赞颂他,但是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作罢。
后来,他又写了几首富有战斗气息的合唱曲《日耳曼的复活》《爱国大合唱》及《充满光荣的瞬间》等,并由自己担任乐团指挥。陶醉在胜利的气氛里,贝多芬感觉自己是最兴奋的人了。
曾经被誉为伟大的英雄、人民救主的拿破仑,当其野心暴露之后,贝多芬倍于常人地憎恶他。他经常想,如果自己的战争知识如同自己的音乐知识一样,那么一定可以打败拿破仑。
贝多芬以由许多的管弦乐器及打击乐器所编成的大管弦乐曲《威灵顿的胜利》,举办了几场慰问伤员官兵的演奏会。有次演奏会演奏《第七交响曲》,维也纳当地有名的音乐家均参加演出,由一流的音乐家打鼓、吹号,非常精彩。
这次的演奏会颇获好评,贝多芬像维多利亚的胜利者般被赞扬着,他被邀往各国的宫廷,接受上宾的款待,但是,时日一久,这种兴奋感逐渐减弱,他心想,这样下去行吗?
贝多芬想,自己所得到的赞赏和光荣并不是因为倾注全力于音乐的创作上,只是因为歌咏战争的胜利。人们不明就理地鼓掌,仅是为了战胜的亢奋而鼓掌,这是空洞的光荣!贝多芬的心情沉重下来。他想到久违了的自然,他所爱好的自然,在宁静、和平的自然当中,他可以捕捉到作曲的灵感,获得心灵上的安慰。
偶尔,贝多芬会回想起童年的情景。有一天,他好不容易摆脱父亲布置的功课,逃到原野上,看见一位小女孩正要捕捉一只停在花朵上的蝴蝶,她那可爱的小手逐渐接近,将要抓到蝴蝶的翅膀时,贝多芬一边挥动手帕,一边跑进花丛,蝴蝶受到惊吓后,展翅飞走。贝多芬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忍心见到可爱的蝴蝶失去自由。
正当贝多芬沉浸在这样的回忆时,忽然想起昨天来访的朋友安东·克拉夫特。他是贝多芬在里希诺夫斯基四重奏乐团时的同事,他担任中提琴手与大提琴手。后来转任罗伯克维兹公爵的四重奏乐团的一员。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公爵破产,乐团解散,他的生活发生了困难。
贝多芬对自己感到生气,他沉醉在空洞的光荣中,却忘了遭受困难的昔日好友。
贝多芬立即提起笔来,写信给鲁道夫大公:
我的朋友克拉夫特愿意为殿下演奏。
他在罗伯克维兹公爵家已有二十多年,由于近来战祸,生活潦倒,如果我不能代他请求殿下,那么我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了,为了减轻他的不幸,我请求殿下,并请殿下原谅我的唐突。
贝多芬希望这封信能对这位老友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