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初识

当杜甫从齐赵一带浪游结束回到洛阳时,他已经30岁,时为开元二十九年,即公元741年。

开元末年,盛世繁华仍在,但玄宗已经开始不像继位之初那样励精图治了,官吏党争、外戚专权已经初现苗头,盛世王朝正在走下坡路。

杜甫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虽然东都洛阳仍然一派富庶奢靡风气,歌台舞榭,纸醉金迷,但是他已隐隐嗅到了一股腐烂的异味。过去洛阳的繁华是天下安定、海内升平的象征,繁华锦绣中透露出来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而现在这繁华在杜甫眼中,只是一片浮华,看上去热闹依旧,转瞬就可能成为过眼云烟。

杜甫在郊外的首阳山下开辟了几间窑洞,作为自己的住所。据说他的先祖杜预就葬在这里,杜甫居住于此有些“不敢忘本,不敢违人”的意思。在首阳山的日子,杜甫时常远离人群,独自出去散步,他回想自己30年逝去的岁月,从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少年时的与名士交游,到后来的名落孙山,以及在齐赵之间的那段清狂**的日子,看似丰富多彩,实则没有什么真正有意义的功绩,除了一些诗文,自己对社会没有做过什么贡献,实在是有愧于祖先。

杜甫是在这一时期结婚的,他的夫人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两人很是恩爱,后来安史之乱时,杨氏随杜甫一起逃亡,同甘共苦,杜甫写了很多诗怀念妻子。

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杜甫的二姑母病逝。对于这位从小照顾自己,对自己影响很大的姑母,杜甫一直视为亲生母亲,这悲痛可想而知。杜甫亲自操持姑母的葬礼,并撰写了墓志铭。两年后,杜甫的继母卢氏也过世了。

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的初夏,杜甫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李白。李白生于武后长安元年,即公元701年,此时已经44岁。这时的杜甫刚刚建立起自己的诗歌风格,而李白已经完成了不少名篇,是当世杰出的诗人。这两个最伟大的诗人的相遇以及他们后来的交往被传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当年杜甫游历江南时,李白在齐鲁之地;而杜甫往游齐赵之间时,李白却辗转到了江浙一带。可谓阴差阳错。不过命运自有一番安排,诗仙和诗圣若居于同世而不得相见,后世文人该有多少遗憾!

李白的性格和杜甫迥然不同。李白15岁习剑术,20岁即过着游侠一般的生活,求仙访道,宛如“天上谪仙人”。这是一种浪漫的生活,显示了李白高度的心灵自由,他蔑视一切权贵,反抗一切秩序,坚决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的诗歌很少这样挥扬恣肆,也很少有关于求仙问道的题材。李白的生活方式离他比较遥远,不过,这种隔阂并没有影响两个人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