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面的表观结构(1 / 1)

“佩塔维斯环形山”中央高原周围的地形与大裂缝

显然,月海整体呈现出一种支离破碎的结构。所有月海以一种马赛克似的方式排列,颜色不同,有大有小,却具有一种普遍的特点,那便是呈多少有些不规则的多边外形,有的轮廓还是曲线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月海之间的分界线是白色或明亮的。

大部分月海的表面轮廓都难以定义,它们似乎延伸进了凸起地形之间的缝隙;我们在平底月坑内部也发现了同样的物质,月坑的圆形底部——有的非常广阔,如席卡尔德月坑、格里马尔迪环形山、托勒密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柏拉图环形山等——确实呈现出与月海性质相同的分类。如果我们将高立于月海平原上的月坑或孤峰也算为月海的一分子,就会感觉所有凸起地形都是从一个结构不均的原始表面冒出或“挤出”来的。

在月海这一普遍结构上我们注意到了一些明显的差异。云海(1)和风暴洋的南部之间没有任何分界。它们构成了一个由小块和起伏——山峰、山脉以及若隐若现的月坑——组成的广阔的复杂整体。其他月海上的小块面积更大,且地面上的起伏也不多。在零碎的小块与地面起伏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明显的联系。

月球的这一起伏地形表现为数不胜数的月坑。大部分的月坑乍一看是圆形的,尤其是大型月坑,实际上它们呈现出的是多边形,外侧山脊与附近区域的裂缝或凸起地形的走向平行。月坑之间经常相切或相互侵占,看起来就像洞穴一样,通常而言,坑底总是低于周围地面。最后,许多月坑呈星座状向四面八方辐射,有的占地面积相当广阔,比如,以第谷坑(2)为中心的广袤月坑占据了月球圆盘相当大的一部分。

平底月坑内部结构的不规则性——洛维、皮瑟摄

左图:与凸起地形走向相连的不完整或彼此相接的月坑——洛维、皮瑟摄

右图:多边形或形状不规则的月坑——洛维、皮瑟摄

大部分的灰色区域或月海均没有明确的边界,一些起伏地势在其表面突兀而 起。——洛维、皮瑟摄

月球上的风景:地平线上有一处隆起。根据洛维、皮瑟的理论,隆起产生了许多在月表被观察到的月坑。

(1) 月球上七大月海之一,七大月海为风暴洋、冷海、雨海、丰富海、静海、云海、澄海。

(2) 也称第谷环形山,位于月球正面南部,是月球表面最著名的环形山之一,在地球上肉眼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