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他靠在圣·米希桥附近的石栏杆上,一边看着流水,一边随便翻着冷摊上的旧书。他无意之间打开米希莱著作中的一册单行本。他读过几页这史家的作品,那种法国式的浮夸,自鸣得意的辞藻,过于跌宕的句法,他不大喜欢。可是那一天他才看了几行就被吸住了。那是圣女贞德受审的最后一段情形。他曾经从席勒的作品中知道这个奥尔良的处女,一向认为她不过是个传奇式的女英雄,她的故事是大诗人给幻想出来的。(34)不料这一回他突然看到了现实,被它紧紧地抓住了。他往下念着,念着;慷慨激昂的描写,悲惨的情节,使他心都碎了。读到贞德知道当晚就得给处决而惊死过去的时候,他的手抖了,眼泪涌上来了,只得停下。因为病后衰弱,他简直感情冲动到可笑的程度,自己也看了气恼。——他想把书念完,但时间晚了,书贩已经在收拾书箱。他决意买那本书;可是掏了掏口袋,只有六个铜子。穷到这样是常有的事,他并不着急;他刚才买了晚上吃的东西,预算下一天可以向哀区脱领到一笔抄谱的报酬。但要等到明天是太难受了!为什么把仅有的一些钱去买了食物呢?啊!要是能把袋里的面包跟香肠抵付书价的话,岂不是好?
第二天清早,他上哀区脱铺子去支钱,但走过圣·米希桥的时候,没有勇气不停下来。他在书贩的箱子里又找到了那部宝贵的书,花了两小时把它全部念完了。他为之错失了哀区脱的约会,又费了整天的工夫才见到他。最后,他终于接洽好了新的工作,领到了钱,马上去把那本书买了来。他怕给人捷足先登地买去。其实即使这样也不难再找一本;但克利斯朵夫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孤本;并且他要的是这一部而不是另一部。凡是爱好书的人都有一些拜物狂。哪怕只是寥寥几页,脏的也罢,有污迹的也罢,只要是激动过他们的幻想的,便是神圣的。
克利斯朵夫回去在静寂的夜里把圣女贞德的历史重读了一遍。没有旁人在场,他不用再压制自己的感情。他对这个可怜的女子充满着温情、怜悯,与无穷的痛苦,似乎看到她穿着乡下女子的红颜色的粗布衣服,高高的个子,怯生生的,声音很柔和,听着钟声出神——她也跟他一样爱钟声——脸上堆着可爱的笑容,显得那么聪明那么慈悲,随时会流泪——为了爱,为了怜悯,为了软心而流泪,因为她兼有男性的刚强和女性的温柔,是个纯洁而勇敢的少女。她把盗匪式的军队的野性给驯服了,又能够镇静地用她的头脑,用她女人的机灵,用她坚强的意志,在孤立无助而被大家出卖的情形之下,成年累月地应付那些像豺狼虎豹一般包围着她的,教会与司法界人士的奸计。
而克利斯朵夫最感动的尤其是她的慈悲心——打了胜仗之后,她要为战死的敌人哭,为曾经侮辱她的人哭;他们伤了,她去安慰;他们临终,她去祈祷,便是对出卖她的人也不怀怨恨,到了火刑台上,火在下面烧起来的时候,她也不想到自己,只担心着慰勉她的修士,教他快走。“她在最剧烈的厮杀中还是温柔的,对最坏的人也是善良的,便是在战争中也是和平的。战争是表示魔鬼得胜,可是在战争中间,她有上帝的精神。”
克利斯朵夫看到这儿,想到了自己:“我厮杀的时候就没有这种上帝的精神。”
他把贞德的传记家笔下最美的句子反复念着:“不论别人如何蛮横,命运如何残酷,你还得抱着善心……不论是如何激烈的争执,你也得保持温情与好意,不能让人生的磨难损害你这个内心的财宝……”
于是他对自己说着:“我真罪过。我不够慈悲。我缺少善意。我太严。——请大家原谅我罢。别以为我是你们的仇敌,你们这些被我攻击的人!我原意是为你们造福……可是我不能让你们做坏事……”
因为他不是个圣者,所以只要想到那些人,他的怨恨又觉醒了。他最不能原谅的是,一看到他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法国,就教人想不到这块土地上曾经长出这样纯洁的花、这样悲壮的诗。然而那的确是事实。谁敢说不会再有第二次呢?今日的法国,不见得比**风极盛而竟有圣处女出现的查理七世时代的法国更糟。如今庙堂是空着,遭了**,一半已经坍毁了。可是没有关系!上帝在里面说过话的。
克利斯朵夫为了爱法国的缘故,竭力想找一个法国人来表示他的爱。
那时正到了三月底。克利斯朵夫不跟任何人交谈,不接到任何人的信,已经有几个月之久,除了老母每隔许多时候来几个字。她不知道他害病,也没把自己害病的事告诉他。他和社会的接触只限于上音乐铺子去拿他的活儿或是把做好的活儿送回去。他故意候哀区脱不在店中的时候去,免得和他谈话。其实这种提防是多余的,因为他只碰到一次哀区脱,而哀区脱对于他的健康问题也只淡淡地提了一两句。
正当他这样地无声无息,幽居独处的时候,忽然有天早上收到罗孙太太的一封请柬,邀他去参加一个音乐夜会,说有个著名的四重奏乐队参加表演。信写得非常客气,罗孙还在信末附了几行恳切的话。他觉得那回和克利斯朵夫的争执对自己并不怎么体面。尤其因为从那时起,他和那位歌女闹翻了,他自己也把她很严厉地批判过了。他是个爽直的汉子,从来不怀恨他得罪过的人;倘若他们不像他那么宽宏大量,他会觉得可笑的。所以他只要高兴跟他们重新相见,就会毫不迟疑地向他们伸出手去。
克利斯朵夫先是耸耸肩,赌咒说不去。但音乐会的日子一天天地近了,他的决心一天天地跟着动摇了。听不见一句话,尤其是听不见一句音乐,使他喘不过气来。固然他自己再三说过永远不再上这些人家去,但到了那天,他还是去了,觉得自己没有骨气非常惭愧。
去的结果并不好。一旦重新走进这个政客与时髦朋友的环境,他马上感到自己比从前更厌恶他们了,因为孤独了几个月,他已经不习惯这些牛鬼蛇神的嘴脸。这儿简直没法听音乐,只是亵渎音乐。克利斯朵夫决意等第一曲完了就走。
他把所有那些可憎的面目与身体扫了一眼。在客厅的那一头,他遇到一对望着他而立刻闪开去的眼睛。跟全场那些迟钝的目光相比,这双眼睛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真朴实的气息使他大为惊奇。那是畏怯的,可是清朗的、明确的、法国式的眼睛,望起人来那么率直,它们自己既毫无掩饰,你的一切也无从隐遁。克利斯朵夫是认识这双眼睛的,却不认识这双眼睛所照耀的脸。那是一个二十至二十五岁之间的青年,小小的个子,有点儿驼背,看上去弱不禁风,没有胡子的脸上带着痛苦的表情,头发是栗色的,五官并不端正而很细腻,那种不大对称的长相使他的神气不是**,而是惶惑,可也有它的一种魅力,似乎跟眼神的安静不大调和。他站在一个门洞里,没人注意他。克利斯朵夫重新望着他;那双眼睛总是怯生生的,又可爱又笨拙地转向别处;而每次克利斯朵夫都“认得”那双眼睛,好像在另外一张脸上见过似的。
因为素来藏不住心中的感觉,他便向着那青年走过去;他一边走一边想跟对方说什么好;他走一下停一下,左顾右盼,好似随便走去,没有什么目标。那青年也觉察了,知道克利斯朵夫向自己走过来;一想到要和克利斯朵夫谈话,他突然胆小到极点,竟想往隔壁的屋子溜;可是他那么笨拙,两只脚仿佛给钉住了。两人面对面地站住了,僵了一忽儿,不知道话从哪儿说起。越窘,各人越以为自己在对方眼里显得可笑。终于克利斯朵夫瞪着那个青年,没有一句寒暄的话,便直截了当地笑着问:“你大概不是巴黎人罢?”
对于这个意想不到的问句,那青年虽然局促不堪,也不由得笑了笑,回答说他的确不是巴黎人。他那种很轻的,像蒙着一层什么的声音,好比一具脆弱的乐器。
“怪不得。”克利斯朵夫说。
他看见对方听着这句奇怪的话有些惶惑,便补充道:“我这话没有埋怨的意思。”
可是那青年更窘了。
他们又静默了一会儿。那年轻人竭力想开口:嘴唇颤动着,一望而知他有句话就在嘴边,只是没有决心说出来。克利斯朵夫好奇地打量着这张变化很多的脸,透明的皮肤底下显然有点儿颤抖的小动作。他似乎跟这个客厅里的人物是两个种族的:他们都是宽大的脸、笨重的身体,好像只是从脖子往下延长的一段肉;而他却是灵魂浮在表面上,每一小块的肉里都有灵气。
他始终没法开口。克利斯朵夫比较单纯,便接着说:“你在这儿,混在这些家伙中间干什么?”
他粗声大气地嚷着,那种不知顾忌的态度便是人家讨厌他的地方。那青年窘迫之下,不禁向四下里望了望,看有没有人听见。这举动使克利斯朵夫大为不快。随后那年轻人不回答他的问话,又笨拙又可爱地笑了笑,反问道:“那么你呢?”
克利斯朵夫大声地笑了,笑声照例有点儿粗野。
“对啊,我又来干吗?”他高高兴兴地回答。
那青年突然打定了主意,喉咙哽塞着说:“我多喜欢你的音乐!”
随后他又停住了,拼命想克服自己的羞怯,可是没用。他脸红了,自己也觉得,以至越来越红,直红到耳边。克利斯朵夫微笑着望着他,恨不得把他拥抱一下。青年抬起眼来说:“真的,在这儿我不能,不能谈这些问题……”
克利斯朵夫抿着阔大的嘴暗暗笑着,抓着他的手。他觉得这陌生人瘦削的手在自己的手掌中微微发抖,便不由自主地很热烈地握着。那青年也发觉自己的手被克利斯朵夫结实的手亲热地紧紧握着。他们听不见客厅里的声音了,只有他们两个人了,觉得心心相印,碰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
但这不过是一刹那,罗孙太太忽然过来用扇子轻轻触着克利斯朵夫的手臂,说:“哦,你们已经认识了,用不着我再来介绍了。这个大孩子今晚是专诚为您来的。”
他们俩听了这话,都不好意思地退后一些。
“他是谁呢?”克利斯朵夫问罗孙太太。
“怎么!您不认识他吗?他是个笔下很好的青年诗人,非常地崇拜您。他也是个音乐家,琴弹得挺好。在他面前不能讨论您的作品:他爱上了您。有一天,他为了您差点儿跟吕西安·雷维-葛吵起来。”
“啊!好孩子!”克利斯朵夫说。
“是的,我知道,您对吕西安不大公平。可是他也很喜欢您呢。”
“啊!别跟我说这个话!他要是喜欢我,就表示我没出息了。”
“我敢向您保证——”
“不!不!我永远不要他喜欢我。”
“您那个情人跟您完全一样。你们俩都一样地疯癫。那天吕西安正在跟我们解释您的一件作品。那羞怯的孩子突然站起来,气得全身发抖,不许吕西安谈论您。您瞧他多霸道!……幸亏我在场,我马上哈哈大笑,吕西安也跟着笑了;结果他道了歉。”
“可怜的孩子!”克利斯朵夫听得大为感动。
接着罗孙太太和他谈着别的事,但他充耳不闻,只自言自语地说:“他到哪儿去了?”
他开始找他。可是那陌生朋友已经不见了。克利斯朵夫又去找着罗孙太太,问:“请您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
“谁啊?”
“您刚才跟我提到的那个。”
“您说那个青年诗人吗?他叫做奥里维·耶南。”
这个姓氏的回声,在克利斯朵夫耳中像一阕熟悉的音乐一般。一个少女的倩影在他眼睛深处闪过。可是新的形象,新朋友的形象立刻把那个倩影抹掉了。
在归途中,克利斯朵夫在拥挤的巴黎街上走着,一无所见,一无所闻,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知觉。他好似一口湖,四周的山把它跟其余的世界隔离了。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点儿声音,没有一点儿**。只是一片和平宁静。他再三说着:“我有了一个朋友了。”
(1) “不朽的女性”一语,见歌德的《浮士德》第二部:“不朽的女性带着我们向上。”
(2) 卡莱尔(1795—1881)为英国著名史学家及论文家。
(3) 范拉士葛为十七世纪西班牙画家。
(4) 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狄德罗,在十八世纪倡导新思想最力。
(5) 见《旧约·以赛亚书》第三章。
(6) 平民大学于一八九八年创于巴黎,尔后遍及全国:由各界名流教授夜课。当时因德莱弗斯事件发生,一部分知识分子创此机构,意欲借思想的交流而与平民及工人阶级接近。此项运动至一九〇四年以后渐趋衰落,不久即告终止。
(7) 指路易十四。
(8) 巴拉圭于一六〇七至一七六七年间曾受基督旧教中的耶稣会派统治。
(9) 范尔生依多利克斯(公元前82年—公元前46年)为高卢族反抗恺撒大帝的领袖。此处言“法兰西对抗罗马(罗马教会)”,乃作者有意讽刺当时的反教会派牵强附会。文中所言立像,乃指一九〇三年立于法国南方格莱蒙-法朗城之范尔生依多利克斯塑像。
(10) 勒南早年为诚信的旧教徒,后研究哲学而不信宗教,著有《耶稣传》,认为耶稣只是一个非常的人。
(11) 郁金香自十六世纪末流入欧洲后,种植郁金香成为民间极普遍的一种癖好。
(12) 扬山尼派为十七世纪旧教中的一个小宗派,盛行于法国,根据荷兰扬山尼主教人性本恶之学说,倡为一种极严格的道德及神学宗派。
(13) 法国一般的勋位均称荣誉团勋位,创始于拿破仑。
(14) 一七八九年以后的三个政体,指第一共和(即大革命以后的,1792—1801年),第二共和(即路易-菲利浦下台以后,1848—1852年),及第三共和(普法战争以后,1870年9月起直至二次大战被德国侵入为止)。
(15) 此所谓第四个政权,暗指工人及平民阶级的抬头。
(16) 意大利的毕克·特·拉·弥朗台尔(1463—1494)为历史上有名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博学家。
(17) 哥特式建筑的教堂,正面钟楼上往往有下粗上细的极长的八角形柱作为结顶,末梢则为箭形。而八角形的长柱四周饰有树叶与枝条等作为装饰,此处称神圣的荆棘,乃言此种树叶枝条之装饰象征基督荆冠上之荆棘。小圣堂在今巴黎法院侧,建于十三世纪,与巴黎圣母院相距不远。
(18) 易卜生戏剧《埃达·迦勃勒》中的主角,怀有高远的理想而终流于庸俗浅薄。
(19) 大卫为以色列的第二个王,年代约在公元前一〇五五至公元前一〇一四年,少年时为父牧羊,先知撒母耳为之行油膏礼,预定其继承扫罗王位。因以色列王扫罗为神厌弃,为恶魔所扰,致精神失常,乃从臣仆之言,访求耶西之子大卫侍侧弹琴。扫罗一闻琴声,即觉精神安定。见《旧约·撒母耳记》上卷第十六章。此处将故事略加改动,弹琴易为吹笛,访求改为偶遇。
(20) 《玛勃洛》为通俗的儿童歌曲,其中的复唱句是:“玛勃洛打仗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21) 巴赫作有《约翰福音所记的耶稣受难》与《马太福音所记的耶稣受难》两部圣乐,为音乐史上巨制。此段均系暗指两大圣乐中抒情的及戏剧化的境界。又巴赫曾任莱比锡圣·托马斯学校歌唱教师二十余年,故下文称其为“歌唱教师”。
(22) 萨伏那洛为意大利十五世纪时狂热的宗教家,曾于短时期内操纵佛罗伦萨的政局。
(23) 按所有巴赫的传记均称巴赫子女共二十人(前妻生七个,后妻生十三个),巴赫故世时(1750)尚生存者共有子女九人。作者言其子女共二十一人,有十三个比巴赫早故,不知何所据。
(24) 墨屯系巴黎近郊村镇,风景秀丽,为巴黎人常往游散之地。
(25) 伊凡德·祁尔贝为法国近代著名歌女,以善唱杂曲小调红极一时。
(26) 基督旧教教会规定,每季之初的星期三、五、六应当守斋,谓之四季斋。复活节前的星期三至复活节(星期日)之间的守斋,称为封斋。
(27) 希腊神话载:阿尔哥王阿克利西奥西斯因神示将被其生女达娜哀所杀,乃将达娜哀幽禁塔中。达娜哀为宙斯所恋,化身为黄金雨潜入塔中。
(28) 蒲舍等四人均为法国十八世纪画家。绘画采用妇女作题材,以法国十八世纪为最盛。
(29) 波生与特·香班涅均为十七世纪法国画家。两人均为法国古典画派之宗师。
(30) 鲍格林为十九世纪瑞士画家,以色彩强烈著称,兼有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作风。作品侧重于表现思想,时或失之晦涩费解。
(31) 按此系指卢浮宫底层的古代雕刻陈列室。
(32) 此节所述的景象,均以伦勃朗原作《善心的撒玛利亚人》画上的实景为主。据《新约·路加福音》第十章载,有一男子中途被盗,受伤垂死。一教士及一利末族祭司行经其旁,均不顾而去。素为犹太人痛恨之撒玛利亚人过而怜之,为之疗伤,以马载之而去。此乃耶稣为诠释“爱邻如爱己”一语所说之故事。后世文人画家多以此为题材,伦勃朗此作尤为知名。
(33) 古法兰西的花园系指卢浮宫前面的蒂勒黎花园。
(34) 圣女贞德(1412—1431)为百年战争中挽救法国的民族女英雄,十六岁即率领军队反抗英军,解放被围的奥尔良,故史家亦称其为奥尔良的处女。贞德最后落于英人之手,被处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