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1 / 1)

也许王守仁开出的条件既不够有吸引力,亦不够有威慑力,所以朝廷的反馈只是一些大而化之的虚文,总之“所辞不允”,对其他事宜却避而不谈了,就好像王守仁从未说过什么一样。

官场的太极拳就是这样让人无奈,任你使出天大的力气,也只打在一团软棉花上。王守仁所能做的,也只有再写一封词真意切的奏疏,洋洋洒洒数千言,最后简直是以哀求的口吻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至于号告三军,则虽激之以忠义,而实歆之以爵禄延世之荣;励之以名节,而复动之以恩赏绚耀之美。是非敢以虚言诱之也,以为功而克成,则此爵禄恩赏亦有国之常典,理所必有也。今臣受殊赏而众有未逮,是臣以虚言罔诱其下,竭众人之死而共成之,掩众人之美而独取之,见利忘信,始之以忠信,终之以贪鄙,外以欺其下,而内失其初心,亦何颜面以视其人乎?故臣之不敢独当殊赏者,非不知封爵之为荣也,所谓有重于封爵者,故不为苟得耳。(《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20)

这是实实在在的忧虑,也是实实在在的狼狈。当初为了平叛,表面上虽然以忠义名节激励三军,实则是以高官厚禄的封赏邀买人心。自己开了那么多的空头支票,倒不是存心诓骗,而是以为功成之后,朝廷理所当然会对功臣有相应的封赏,谁知道朝廷竟然真的只赏自己而不及臣僚,这让自己有何面目面对那些被自己“诓骗”来卖命的人呢?与其如此,倒不如连自己也一并不受封赏的好。

这种态度其实很犯官场忌讳,试想朝廷真的准奏,连王守仁的封赏一并削除的话,人们只会集怨于朝廷,对王守仁的感情越发深厚了,这当然是朝廷最不愿看到的局面。忠臣理应为君主分忧,有主动背黑锅的义务。如果朝廷真的不愿封赏众人,忠臣要做的就是坦然接受自己的那份封赏,使所有人的怨怼情绪集中在自己身上。

共同的战斗经历最能使人结成牢固的袍泽情谊,而王守仁精明的政敌们只用了一次封赏便轻松瓦解了这个在战斗中形成的“王守仁反动集团”,这是何等高明的手段!

辞封再次不予获准,而正在这样狼狈的时候,王华“适时地”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