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于自己将会获得什么收益往往持低估的心态,对于自己将会失去的损失则会高估,即人们常说的夸大自己的损失。可以说,相比于自己获得的收益,人们似乎更加关注自己将会失去什么,并且对自己的损失更为敏感和担心。比如,人们在购买产品时,经常会认为自己吃亏了,因为消费者始终认为“没人会做不赚钱的生意”。本着这样的想法,他们会对自己获得的收益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获得的收益并不多,至少不会对等于自己的付出,而对于自己付出的价钱,会觉得“我付出的钱太多了”。
这就是损失效应,它在购买产品的场景中比较常见,为了提升成交率,销售员需要想办法提升对方的安全感,提升对方的消费体验,尤其是一些愉快的消费体验。除此之外,销售员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不要总是强调自己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而应该将这种表达方式转化成“如果你不参与这次交易,将会损失什么”。将收益转化成损失来强调,无疑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损失效应,从而给消费者制造一些心理负担,并引导他们立即做出购买和消费的决定。
比如,某个负责推荐理财产品的业务员这样介绍自己的产品:“我们最近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是高收益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能达到11%,这样的产品会在本月推出,名额只有500位。”可是消费者对于这款理财产品并不重视,他们都觉得业务员的说法可能夸大其词,事实上根本没有这样的收益,所以并不打算投资。
一段时间之后,这款理财产品依旧遭到了顾客的冷遇,这个时候公司不得不更换业务员。第二个业务员在面对顾客时更换了表达方式:“我们最近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是高收益产品,名额只有500个,如果您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就会错过获得高收益的机会,这个机会在过去几年从来没有出现过。”经过一番推荐之后,这款理财产品很快销售一空。
通过强调将会损失什么,正好迎合了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时产生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有时候会让他们犹豫不决,有时候又会让他们对损失产生不甘的心理。因此,对损失的强化无疑能够有效帮助消费者下定购买的决心。
损失效应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自己即将付出的代价和成本,会关注自己将会失去的东西,考虑到损失可能产生的一些不适,销售员会尽量避免直接告诉消费者不同产品种类花掉了多少钱,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总价。与之前强调损失了什么相比,这里则要尽量避免将损失具体化,避免对损失项目进行细化,而一个简单的技巧就是:坏消息一次说清楚,好消息分次来谈。
比如,有个人去购买套装,结账的时候,销售员告诉顾客说:“先生,您一共消费了2568元。但是我们会赠送您一条价值100元的围巾,一双50元的袜子,一个150元的挂饰品。”通过具体的赠品介绍,消费者往往会认为这次购买很划算,尽管赠送的产品并不值钱。
如果销售员在结账时这样说道:“先生,您一共消费了2568元,但是我们会额外赠送一些价值300元的东西。”又或者说:“先生,您一共消费了2568元,其中外套1200元,羊毛衫800元,裤子568元。然后我们会送您一些价值300元的礼品。”
在这三种表达方式中,哪一种更具吸引力呢?答案是第一种,在这种表达中,消费的价钱一次性说出来,而享受到的福利则分次说出来,这样不仅会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因为东西很多),还会让消费者延长对福利的享受,可以说分次摊开来谈论福利或者优惠,可以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加具体,时间也更长。同样是享受了300元的优惠,单纯的一句话带过无疑会降低消费者的体验。
有人曾做过实验,让超市业务员将需要赠送的赠品分成两种方案,第一种赠品方案是一个价值830元的电压锅;第二种赠品方案是价值150元的一套碗碟,价值200元的两罐山茶油,价值150元的睡衣,以及价值130元的砧板。结果在价格透明的情况下,多数人都选择了第二个方案,这里固然涉及“生活用品越多越好”的思维,但是两者之间的价格相差了200元,这对于追求更多优惠的消费者来说,显然说不通。更合理的解释就是,优惠和赠品的分次使得消费者产生了更大的满足感。
同样的,在谈论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时,要尽量将产品的价格一次说清楚,很多时候,消费者不会有“这个产品很贵”的想法,但如果分次分项目来说,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格会有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可能会觉得产品的价格有些名不副实,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加上他们一旦认为“这也要花钱,那也要花钱”,就容易反悔。
损失效应完全体现出了消费者渴望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收益的心理,在他们看来,只有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整个交易才有意义。正是基于这种预期,消费者才会经常表现出对损失的过分恐惧。加上消费者对于产品信息不够了解,他们往往会对产品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无疑会影响到他们在消费中的决心,并且不利于销售员销售工作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