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四炮队
自从李二陛下见到了火炮的真正威力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关于火炮的最新情况,每一日批阅完奏折都要往工部里面跑一趟,让工部的大小官员觉得非常的荣耀,于是更加尽心尽力的加班加点制造火炮,工部尚书亲自监督火炮的制作进度和用料安全等,每一门火炮制作的时候都要亲自监管,每一门火炮完成的时候都要亲自主持试射。
李二陛下当然也非常关心这些问题,时时刻刻都在询问着用料够不够,经费够不够,什么时候才能建造出一批可以用在战场上的火炮,朝廷也在利用这些火炮训练炮手,准备组织炮队,称为神机营,成为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云云,工部的墨家子弟们对此觉得非常荣幸,不仅加班加点,也对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上提出了不少改良的意见,被李泰所接纳。
作为苏宁离开之后的火炮项目实际上的负责人,李泰对此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关于开花弹的问题,苏宁把自己所了解的一些事情写在信纸上托人带回来之后,他就着手开始研究开花弹的问题,要落地就爆炸,并且对周围人群造成极大的杀伤和震慑,这并不容易,如何保证炮弹不在飞行的途中就爆炸,如何保证它不在炮管子里面就爆炸,这都是问题。
使用实心弹的时候不用害怕,因为只要技术到位了,把铁丸子射出去并不难,而且铁丸子本身不会爆炸,那是针对坚硬的城墙的特殊攻城武器,要真的让火炮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话,就非要把开花弹研究出来不可。李泰的信心爆棚,发誓一定要在决战高句丽之前把开花弹研究完毕,于是按照苏宁说的。从第一次实验的时候那竹筒火药开始着手。
密封,点燃。爆炸,加强杀伤力等等,无一不是需要研究的,首先就是火药本身威力的加强,还有炮弹内部的构造,里面是否要加上一些其他的比较厉害的杀伤性武器比如铁钉之类的,炮弹爆炸的时候这些东西随着超高速运动,然后定然会对周围的士兵造成严重的杀伤。
在火药的威力不足以取代这种杀伤之前。还是往里面加上一些比较好,李泰自己觉得要是真的把炮弹限制在炮口那么一个大小里面,火药的数量肯定也不会有多少,不可能像苏宁炸毁高句丽王都大门的时候,使用好几车的火药一起点燃,那肯定非常恐怖的,但是一发炮弹就那么大,火药的数量很有限。
这种前提下,李泰开始寻找一些其他的具有杀伤力的东西混杂在火药里面,然后先把这种混杂火药放在了一个圆形的木球里面。仿造着真正的实心弹的形状制造了这种木球,以此来实验火药的威力,周围放着羊或者是猪之类的。牛舍不得,马就更舍不得了,只能用羊猪或者狗之类的,然后点燃引线,观察爆炸情况。
一声巨响之后,那些动物基本上都躺倒在了地上不动弹,少数还在一边抽搐一边留学,大半个身子都烂了,离得比较近的已经成了一堆碎肉。然后那些离得比较远的,身上的伤口不多。但是都在流血,也瘫在地上不停的抽搐。李泰检查了一下,发现那些放进去的铁钉或者小铁弹之类的都已经射入了这些动物的皮肉中,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那些离得近的不是被火药炸死也是被巨大的声响给吓死了,没有听过这种巨响的人或者动物都会被这样的巨响给吓得够呛,一些比较弱小的直接就被吓死了,李泰自己也感受过,当初皇宫里面也是这样,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习惯了,每天要是不来上几下,大家都还觉得有些不习惯,当初李二陛下就是这样,凭借着火药爆炸判断自己的宝贝儿子是不是还活着……
李泰就此提交了一份建议给李二陛下,说鉴于火药的威力有限,短时间内很难提升,但是火药的声响实在是巨大,如果运用在战场上,很难保证敌军被吓死的同时我军战马和战士会不会同样受到惊吓,所以在火药武器正式投入战争中的时候,一定要让参战的军队和将军乃至于战马都要熟悉这种爆炸声,在敌军慌乱的时候,我军就可以直接无视这种声音,冲上去斩杀敌人。
这个不用他说,李二陛下身边的一些智囊都已经提出来了,说什么火药不仅威力巨大,而且声响甚巨,乍一闻之犹如炸雷,浑身战栗不已,脑中昏昏然,不可闻话语声,离之稍近,便有失聪之险,更有甚者当场暴毙,七窍流血,五脏俱损,乃是声响过剩之缘由。
火药的威力被大家所认同,火炮的出现更让那些文臣觉得惊恐莫名,将军们都不在,只剩下了一群文官,这些文官里面自然也有不少上过战场甚至亲自带兵打过仗的,比如长孙无忌,他亲眼见到一门火炮发射一枚炮弹便把一堵土墙给彻底击毁的时候,不由得大惊失色,后退三步,一下跌倒,比他更加不堪的文臣数不胜数,孔颖达这老家伙直接晕了过去,第二天才醒过来。
他们都明白,从此,大唐的军队就有拥有了一样强悍的武器,这种强悍绝对不是一般二般的强悍,那是可以一炮就摧毁一座小城城墙的强悍,以往攻取城池都需要将军们绞尽脑汁,而如今则不必了,一炮下去,什么都可以了!
当然了,这强悍的武器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比如一旦下雨,火药受潮则不可再用,也就是说下雨天,不论是否开战,火药武器就变成废物了,大炮就成了一个笨重的铁疙瘩,炮弹就是一个个笨重的大铁球,没有火药的相助,无论是大炮管子还是大铁球都没有攻击力,连一把战刀都不如。
那么关于火药的防潮措施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工部的官员开始从那些用来制作雨伞的油纸入手,开始研究可以专门用于火药防水的物件。这和燃烧罐不一样,燃烧罐是以油作为燃料,就算是水也没办法扑灭。可是火药不同,一旦受潮了。就算晒干,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使用,就相当于废掉。
如果唐军行军的时候遇到了大雨,而火药保存不当,受潮了,无法使用,那么唐军就会面临极大的危局,因为除了火炮。并没有可以代替它的武器,这就直接导致了李泰试图发明不用害怕受潮的火药,苏宁得知以后不由得觉得李泰实在太疯狂了,还真有几分疯狂科学家的味道,防水火药,那,那不是简简单单的可以制作出来的,那是需要化学知识的,让苏宁这个化学渣渣情何以堪?
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其他人吧,到时候了。自然而然的,我们这个首先使用火药作战,首先使用火药武器作战的国家。一定可以发明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强力热武器,不在于一时,而要着眼于未来,我们不是万能的,苏宁就算不是原产物也是有能力极限的,超过了能力范围,就算知道知识也无法制作,那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
可是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自己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迟早可以发明出属于自己的强悍的热武器,有了先例和推动力。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大唐不是满清。李世民不是康熙,唐军也不是八旗,他们有足够的开拓进取之心和足够的野心,为了配合他们的野心,热武器的辉煌迟早会降临在大唐帝国身上。
高句丽三国时代的开启这段时间内,工部紧赶慢赶的已经赶制出了三十多门火炮,那黑黢黢的炮身,粗壮的身躯,沉重的质量,光滑的打磨,一看就是一尊大杀器,为了应对火炮发射炮弹时候产生的强大后坐力给人带来的威胁,工部还专门设计了应对策略,为了保证这种策略不会给后膛造成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后膛炸裂,对于后膛的设计,工部也有相对应的策略。
所以,这三十多门火炮的实用性和价值远远超过了元朝和明朝时期乃至于清代时期的中国火炮,不仅射程远,而且威力强,有了苏宁的添砖加瓦,大唐火炮的起步就是另一个时空里的几百倍。
在火炮有了一定程度的数量的时候,李二陛下就等不及的把精选出来的一批将要作为炮手的士兵组织起来了,这些炮手因为其特殊身份,不可以作为府兵而存在,便就要如同十二卫里面的肉食军一样,成为战斗常备军,一直都要作为炮手存在,根据工部官员的建议,一门火炮最好配备四到五名炮手是最合适的。
李二陛下于是下令到,一门火炮配备五名炮手,由工部官员指导这些炮手使用火炮,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们训练出来,然后试着送到战场上使用一下,苏宁那边催得很紧,好像很需要的样子,那里也是最合适的,所以李二陛下很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试验一下火炮的实际作用,交给苏宁来训练是最好不过的了。
一百五十名预备炮手就被选择出来,五个人一门炮,三十门火炮如同上古凶兽一样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让他们觉得非常的新奇,之前就有教官告诉他们这是火炮,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使用火炮,但是具体怎么做,火炮是什么样子的,怎么使用,那都是未知数,这一下子看到了这么大一个铁疙瘩,他们能不惊讶吗?
“天啊!这就是火炮啊?”
“真么大?天啊,不会都是铁打成的吧?那要多少铁啊!”
“那得有多重啊?五个人能抬动吗?”
“笨!谁说要你抬了?没看到那些马吗?要你抬还不把你压死!”
“得了得了得了,这玩意儿怎么用啊?”
“……”
一批炮手就在那里围着火炮交头接耳起来,工部的熟练官员则是一个人负责一组炮手,抽了三十个人把他们带到郊外的火炮集训基地进行集中训练,一车又一车的火药、一箱又一箱的大铁球随着他们一起被带到火炮集训基地,随行护卫监视的都是皇帝的亲军玄甲军,表示除了皇帝对此的严重关切。
大唐贞观十年五月二十九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炮兵队正式诞生于大唐帝国长安城郊外,从这以后,历史发生了巨变,可以说随着火炮的一声巨响,原先的历史进程被生生震毁,而随着这支炮队的诞生,历史被他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轨道当中,开始重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