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疑云初起(一)(1 / 1)

第一百六十四章 疑云初起 一

今天这个消息,是大华研究所的一个技术员透露过来的,这个技术员名叫孙也夫,因为王逸飞收集的许多关于大华的信息,都是由孙也夫提供的,因此孙也夫也算是王逸飞在大华的半个线人。

其实要说王逸飞与孙也夫认识的经过,那多少富有一点戏剧性:大约是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吧,王逸飞随同杜书记去大华械械厂视察,当大华机械厂的厂长和书记向杜书记汇报工作时,王逸飞就按照杜书记的吩咐,去车间里转转,顺便了解一下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因为他是杜书记的秘书嘛,厂里的领导当然不敢怠慢,所以就专门派了研究所的李所长和生产部的熊部长陪他下车间,当他们转到装配车间时,王逸飞看见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拿着头敲白铁皮,他当时就有些奇怪:这个年轻人看起来很象是个有文化的人,怎么被安排来当钳工呢?

于是他就随口询问了一下那个年轻人的情况,结果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个年轻人是二本毕业的一个大学生,而且学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所以王逸飞当时就有些懵了:一个学计算机的大学生,放到装配车间来当钳工,这到底是谁的创意呢?

所以他当时就开玩笑道:“你们大华还经常抱怨缺少人才,我觉得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嘛,你看,你们的钳工都有大学文化,这在外资企业都很少见呢。”

“王秘你说笑了,”熊部长忙笑着解释道,“我们当然不可能把大学生拿来当钳工,他们不过是下来锻炼的,以后还是会调到科室工作。”

“噢,原来是这样啊,”王逸飞点了点头道,“这也不错,大学生嘛,刚毕业没有什么经验,下车间向老工人师父学习一下,这也是一种培训方式。”

“对,对,”熊部长连连点头道,“我们就是这样考虑的,所以以往每年分配来的大学生,我们都会下放到车间锻炼一段时间。”

“不过你们这个锻炼时间是不是定得有点长啊?”王逸飞指着那个年轻人笑道,“就比如他吧,来大华已经两年了,还在当钳工,这要是等他钳工练熟了,只怕计算机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吧?”

“这个……”熊部长见他刚才还在赞扬,这接下来就变成批评了,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他只能随着改口道,“其实我们也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不过我们厂一直都是按照这个规定执行的……”

“要与时俱进嘛,”王逸飞有些感慨地说道,“有些东西既然我们知道它已经过时了,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一下呢?就比如这个锻炼吧,我觉得有一到三个月就够了,因为我们把大学生放下车间主要还是进行思想教育,而不是技能培训,所以这个时间太长,就适得其反了。”

“这个……确实。”熊部长和李所长都点了点头。

本来王逸飞在这种场合,一般不会说什么多话,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个秘书而已,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都只能带耳朵,而不能带嘴巴,否则就是不懂规矩。

可是他今天实在有些忍不住了,因为他看见这个年轻人,就想到自己被流放到碧岩村的情景,虽然这件事他一直都表现得很淡定,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有切肤之痛的,因此他投己及人,忍不住就表了一些感慨。

因为他知道,自己虽然是个秘书,而且还是开玩笑一样说的,但是大华机械厂的人绝不会把自己的话当成玩笑,因此这个年轻人的命运或许就因为自己的一句话,从此就开始生改变,这也正如同他自己突然被人莫名其妙地调进市委办一样。

其实认真说起来,这也算是一种公权力的泛滥,所以在一般的时候,王逸飞不会使用这种权力,但是今天,他觉得自己这样做并没有错,因为在某些时候,陋规是必须要靠特权才能打破的。

果然,杜书记视察后没多久,这个叫孙也夫的年轻人就被调进研究所,放在数控中心去当技术员了,后来王逸飞通过了解,知道孙也夫在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于是他就找机会跟他接触了一下,并询问了一些关于大华的情况。

这个孙也夫倒也聪明,他见王逸飞一句话就改变了自己的现状,心里也正想向他接近呢,这时见他关注大华的事情,心里也就有些谱了,于是他不但对王逸飞的问题知不言,而且后来还经常通过邮件,将大华生的一些重要事情及时传递给他。

于是王逸飞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在大华收了个眼线,而今天这个消息正是孙也夫用邮件传过来的,本来他开始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孙也夫给他这么一条没有含金量的消息,可是他后来通过网络聊天询问了一下,才知道这里面另有玄机。

因为这个被打的人名叫谭正刚,是机加工车间的一个老工人,这个人因为开铣床的技术一流,所以颇得工人们的尊重,不过他这人有个臭脾气,那就是喜欢跟领导顶牛,因此在大华机械厂,他也算是有一个有名的刺儿头。

据说他有一次跟研究所的李所长搞毛了,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说他设计不会设计,加工不会加工,除了会溜领导的沟子,还能干个什么,这个李所长搞设计,本来就是半路出家的,而且水平也确实很一般,所以他这次被骂之后,足足有半个多月没敢下车间。

当然,谭正刚之后敢这么傲,也有他自己的资本,因为他曾获得过两次省劳模的荣誉称号,并获得过一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各位朋友,你们别看这五一劳动奖章只是个荣誉,可是在八十年代,以及九十代初的时候,那可是金字招牌。

因为凡是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都进过人民大会堂,被国家领导人接见过,因此这样的人在单位上工作,领导都会迁就三分,否则一旦和他生冲突,人家就会说,人家是劳模,劳模你都搞不好,那肯定是你这个领导有问题了。